中国传统节日为依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

2020-06-09 12:09孔筱孔翠
公关世界 2020年10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孔筱 孔翠

摘要:在传统节日文化中包含形式多样的美育教育元素,如何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合理地融入思政教育工作;如何充分发挥美术专业师生在文化创意、艺术创作方面的特长,积极探索传统节日文化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路径,进而实现文化育人的目的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高校 传统节日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传统节日历史悠久、民间认同基础广泛,包含的民俗、文学、美术等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情感,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具有独特的精神内涵,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资源。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要求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民俗。

在传统节日文化中包含形式多样的美育教育元素,如何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合理地融入思政教育工作;如何充分发挥美术专业师生在文化创意、艺术创作方面的特长,积极探索传统节日文化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路径,进而实现文化育人的目的显得至关重要。

一、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

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的传统节日是一种传承和体现,在我国众多的传统节日中,体现出四个方面的内涵:

(一)从“家国情怀”培养爱国精神

中国很多传统节日文化都包含着忧国忧民、团结统一的家国情怀。为了纪念屈原的端午节,纪念介子推的寒食节,大家从包粽子、清明前禁烟火等风俗仪式中了解历史人物故事,爱国忠臣形象入脑入心,牢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激发爱国情。

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对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做具体指导,大学生的爱国精神培养,发挥传统节日的汉语功能,激发爱国主义精神,把个人成长与国家事业、民族命运结合,做一个可堪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大学生。

(二)从“家风传承”涵养道德风尚

缅怀亲人、祭祀祖先是中国人的情结和传统,清明节扫墓祭祖,中元节和春节等节日都与祭祖有关,我们独有的过节方式,体现了中国人的道德情怀。“仁义孝悌”“尊老爱幼”的家庭美德也反映出中国注重良好的家风传承,引导学校、社会、家庭共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道德建设氛围,教育学生“清清白白做人,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从“勤劳奋斗”深化劳动教育

“七夕节”在现代人心目中已然成为中国的“情人节”,我国是农业大国,世世代代祖先面朝黄土,辛苦耕耘,创造了独有的农耕文化,很多节日的传承也是通过劳动形式体现的,七夕节除了商家、媒体宣传的“中国的情人节”,很少熟知姑娘们会通过彩线穿针这一乞巧的方式来抒情达意,以劳动的方式进行庆贺,以劳动表达对爱情的美好向往。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必须抓好新时代劳动教育,把劳动作为必修课,我们可拓展教育途径,用具有亲和力的传统节日的劳动观念和劳动节等现代节日的实践来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树德、增智、强体。

(四)从“文化审美”激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国所有传统节日都是和农历相对应,根据农历而设定的,充分体现了我国人民追求“天人合一”的观念。端午节的秀香囊、赛龙舟,七夕、中秋、重阳等节日的登高赏秋、祈盼丰收,腊八、小年、春节、元宵节的除舊布新、赏灯舞龙等节日风俗让我们感受到了礼仪的形式美;春节张贴的各种书体的福字、春联,鲤鱼、福娃等图案的剪纸,展示用文字和图形元素表达对美好生活祝愿。

具有民间乡土艺术气息的木板年画、花灯制作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广博的美术教育资源,更是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学生进行生动的中国梦教育的鲜活教材。

二、以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为切入点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丰富的教育内容和多样的教学方法,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广阔平台。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圣诞节、万圣节等洋节在年轻人中盛行,在一定程度上冷落了中国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教育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嵌入度不高,没有发挥出节日文化的最大教育价值,巧妙融入第二课堂,使大学生吸收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养分,吸取思想精华,培养高尚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成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迫切需要。

三、利用中国传统节日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在第二课堂育人过程中,发挥传统节日文化的思政育人优势,通过班会、社团活动、志愿服务、主题教育等多种活动形式生动展现传统节日的内涵,让学生在参与中潜移默化地受节日文化的熏陶。项目化推进,成立“守护我们的节日”工作室,切实探索结合专业特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紧密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专业特点,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抓在手上。

(一)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融入课堂教学

把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与专业教学融合,挖掘整理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传统故事、历史典籍、历史诗词等作为课程辅助资料,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传统节日为抓手引入课堂,课堂教学、作业布置以主题进行,在感受传统节庆魅力中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精神境界,激活思想引领的内生活力,让更多的学生在专业创作上有成就感,在思想成长上有获得感;举办“守护我们的节日”主题作品展,数字媒体、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等不同研究方向创作立体构成、背景创意、邀请函等多种形式作品。在展厅内营造氛围浓厚,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每个节日一个展示区域,布艺、金工、剪纸、影像等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碰撞,展现当代青年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思想认知和行动表达。

(二)创设传统节日主题体验活动,提高大学生参与度

通过开展传统节日主题体验活动,引导大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遗产及内容,树立传统节日的文化自信和传承自觉。围绕“守护我们的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系列主题,开展具有明显中华传统节日色彩的展演活动,比如,在春节举办写春联、中国鼓、空竹表演、猜灯谜、新春祈福活动,邀请民间艺人进行面塑、糖画、剪纸展演,充分展现了我国传统节日春节的民俗;特邀知名书画家、优秀校友和学校师生现场开展笔会,举办专题书画、剪纸作品展。在体验节日中充实精神生活,提升文化境界。

(三)注重传统节日文化创新性传承,增强节日文化吸引力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融合了儒家、道家等各家文化,传承到现代,理应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时代精神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相融合,创造出适合这个时代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节日文化,增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现代性,更适合年轻人的审美“口味”,有针对性的传承发展。

结合专业特点和学校所在地的地域文化优势,积极探索“优秀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专业”模式,设计明信片、玩偶、配饰、冰箱贴等文创产品,努力探索商品化的实现途径,为学生提供创业环境及条件。

(四)发挥新媒体优势,开展传统节日文化宣传引领

充分发挥新媒体宣传效能,线上传播介绍传统节日的历史由来和精神内核,进行针对性的宣传报道和介绍推广,在传统节日、二十四节气以及开展主题活动等时间节点进行推送,用学生喜欢的网络语言把讲道理与讲故事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节日的认同感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动力,让学生听得进、入得心;采取个性化、互动式的服务方式,创作动画讲传统节日、图说传统民俗等网络文化精品,开展线上互动交流活动,提高青年学生关注度,走进青年、引领青年,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

(五)搭建社会实践平台,构建“多维互动、知行合一”的立体化思政育人模式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把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使大学生在锻炼实践能力的同时学习传统节日文化,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在志愿服务、“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团日活动等环节中,组织师生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节日故事,学习制作龙尾挂饰、传统服饰等传统节日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讲节日传统、画民俗、体验传统礼仪活动;举办研学优秀传统工艺系列活动,对传统节日中的文化题材、风土民情做艺术解读,承担传播与传承使命,找到文化归属,增强了文化自信。

加强传统节日教育,以“守护我们的节日”为主线,做好传统节日的传承引领,挖掘传统民俗中包含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根植各专业实际,让传承更“专”更“精”,对学生更有实效性、吸引力,让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学生成长的全过程,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落细落小落地。

基金項目:济宁学院2017年度辅导员骨干专项“工匠精神”视域下曲阜民间美术非遗融入大学生美术类社团的研究(2017GGZX08 )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N].人民网.2017.01.25

[3]王学强.浅析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思政教育功能 .[J].《新课程研究》.2017年09期

[4]黄梅珍,翁小敏.开发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德育功能探究. [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18年08期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传统节日礼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