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林
摘 要:随着我国对青少年人才培养的重视,教学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也逐渐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转变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并充分利用知识提高自身的能力。本文主要研究语文课程中应该提高的核心素养,并通过分析初中语文的教学现状提出相应的改进和创新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 核心素养 教学方法 课堂实践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更重视知识点的传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过于陈旧,导致教学效率不高。随着社会的发展,提高全国青少年的综合素养,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成为大势所趋。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可以通过传授语文知识,提高其文学素养。目前,教师的教学效果并不明显,不能起到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教师应该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成效。
一、语文核心素养概述
1.语文核心素养概念
所谓核心素养就是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教学,使学生具有某方面的技能,可以充分适应社会的发展。教師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其具备可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以及优良品格,比如爱国主义精神、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通过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审美情趣等;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可以通过语文课堂来建立。为了让学生具备较好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语文教师就应该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初中语文素养
初中的学生思维较为灵活,并且正值青春叛逆期,极易出现不配合的现象,甚至容易导致思想滑坡。所以,教师应在语文课堂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品行和修养,进而认真学习,提高自身能力。
我国的教育会按照学生的年龄进行分级教学,所以语文课堂的核心素养也应该分级教学。语文素养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初级阶段就是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充分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高级阶段则应该对学生的领悟能力进行培养,注重学生的文学修养。对于初中学生而言,还是应该以基础教学为主,高级教学为辅,在提高学生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同时,提高其文学素养。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1.教学改革形式化严重
目前,我国初中语文教学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教学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学改革不彻底,教师并未真正废弃陈旧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无法提高,教学效率自然也无法提高。教师应该充分遵循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规定,逐步优化教学过程,并参考国外的教学方式,采用多媒体教学,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中充分学习,但是部分教师的改革方式有偏颇,没有充分将教学内容融入课程中,导致其改革过于形式化,失去了改革的真正意义。
2.教学目标过于强调知识记忆
如今,教学的目标主要是为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所以教师应该注重学生能力的提升。但是,部分教师过于重视知识本身,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教学方式不合理,直接导致教学效率不高。部分教师将富有情感的文字转变为呆板的知识进行讲授,使初中生失去了学习的乐趣,无法实现自主探究学习,学习效率很低。并且,呆板的语文教学不利于学生正确思想的塑造,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3.缺乏完整的评价体系
现代语文教学缺乏完善的评价体系,导致无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影响其学习质量。课程的评价体系是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的一种肯定,如果有一个较好的语文教学评价体系,则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其实现自主学习,并且有可能通过不断钻研,真正热爱上语文。目前,由于缺乏完善的评价体系,教师无法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进行理性的评判,部分学生由于自身能力长久无法得到肯定,逐渐丧失了学习的热情。
三、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
1.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初中学生的心理状态较为敏感,并且有一定的叛逆心理,所以教师应该充分照顾学生的感情,不应该让其在紧张的环境中学习。尤其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更应该在课堂中添加人文情怀,营造较为轻松的学习环境。
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增加与学生的互动,逐步了解学生的喜好,并且根据学生的喜好营造教学环境。教师利用特别的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的效率。如在对《纪念白求恩》这一课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关于白求恩的短视频,学生被文章的写作背景所吸引,从而对《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产生兴趣,进而探索新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为学生解答相关问题,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率。
2.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
教师应该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语文教师在教授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应该积极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并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
教师还应该向学生介绍更多的课外知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如在教授《岳阳楼记》时,应该通过多媒体呈现岳阳楼的图片和与建筑相关的知识,向学生介绍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事迹,以便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与学生进行互动时,教师可以采用微课等教学软件,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
与度。
3.建立完善的评价方式
根据上文所述,学生十分在意教师的评价,教师给予的教学评价很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所以教师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可以在每节课上对学生进行考核,让学生对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然后根据学生的进步程度进行奖励。通过该方式,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除此之外,教师应该着重考虑学生的期中评价和期末评价方式,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可以自主探究学习语文的方法,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通过语文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审美情趣,可以塑造学生良好的品质。教师应该积极改进教学理念,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建立合适的教学评价体系,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最终提高学习效率。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教师应该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积极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好的适应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怡飞《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探究》,《中国校外教育》2019年第31期。
[2] 刘幼华《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年第
10期。
[3] 张德云《核心素养视角下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策略》,《语文教学通讯(学术刊)》2019年第4期。
[4] 左春艳《核心素养下语文课堂点拨的实践与思考》,《内蒙古教育》2018年第18期。
[5] 吴月圆、钟晓杰《核心素养背景下前置性学习的价值与实践观照—山区小学“学为中心”语文课堂新思考》,《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