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
摘 要:利用作业本进行语文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前提,也是获得良好课堂效果的保证。本文主要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从课前使用、课中使用、课后使用出发,对作业本的运用与备课策略进行阐述,以期提高课堂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 语文做业本 巧妙使用
语文作业本是一种引导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工具。以下是我对小学语文作业本使用策略的探究。
一、部编版教材实行后语文作业本的改变
首先,围绕“语文素养”开展—新《课标》背景下,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公,教师是带领学生学习的领路者。在教师运用课前作业本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差异等情况,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调整自己的备课重点。比如,同样进行古诗文的教学时,面对一年级的学生和六年级的学生,教师的课前准备就不应该相同。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识字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也是教师备课的重点。针对六年级的学生,教师就要围绕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设计,突出语文作业本的作用。
其次,思维导图大量增加—思维导图最开始只是作为一种记忆理解的工具,通过与生活以及学习的各个方面具体结合后,不仅能够清晰地呈现各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还能够不断提升人们的信息处理能力。语文作业本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其中思维导图的数量明显增加。
第三,阅读题量增加—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激发学生语文兴趣的关键。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阅读教学的方式,促进学生全方面的提升,而作业本的变化顺应了这一需求,阅读题量明显增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语文作业本在教学中的使用
1.课前使用—预习新知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语文作业本应更加重视学习观念的引导。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要锻炼学生的学习意识和技能。例如,在每节课上,老师不应该占据主导,而应该让学生先利用作业本自学,预习新知。教师给学生5分钟时间,让他们知道该学习哪一课。在自学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明确学习方法,并回答教师的问题。只有教师对作业本有了清晰的认识,才能为学生指明自主学习的目标和方向,学生才能有效地开展自主学习。
2.课中使用—教学“线索”
基于语文作业本的指导思想,课堂教学的重心从片面的“教”转向“教”与“学”的互动。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利用语文作业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通过课堂上的“教”和“学”,以探究性学习的方式解决疑惑,研究规律和问题,实现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机结合,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优化。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理论依据,也是学生学习时最重要的工具。教师在备课时,可以利用作业本中的题目对教材进行整体感知,熟悉教材的体系,做到对整本书、每个单元、每篇课文心中有数,并知道哪些地方是重点、难点,哪些地方應该花较多的时间详细讲,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以便合理安排课时,把握教学节奏。而在进行具体课文的备课和利用语文作业本时,教师同样应该从教材入手,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准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以便获得更好的课堂效果。
例如,五年级上册的《父爱之舟》《慈母情深》,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作业本这一导学形式,调动起对这篇课文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上课时能够认真听讲和思考,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父爱之舟》《慈母情深》中细节描写的阅读,来增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作业本教学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的经验,此时就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以小组的形式促进学生对思维导图的应用。比如,教师可以将某一班级的学生分为6个或8个小组,然后鼓励学生针对某一篇课文绘制思维导图,以此促进学生对作业本应用的积极性。
例如,教师在讲解语文作业本中的第六题“根据课文内容,把刺猬偷枣的过程补充完整,填写在下面方框里”时,就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分析文章。首先,让每个小组选出组长,组长负责对组内成员进行分工,比如谁对文章进行划分,谁记录小组成员讨论的结果等。此时,教师要将课堂的主动权放置在小组长身上,小组长负责组织和分配任务。然后,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进行讨论交流,确定研究方向,让学生想想“刺猬偷枣”的过程是怎样的,并对此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之后,便可以根据确定的研究方向绘制思维导图,教师可以评选出绘制思维导图最快、思路最清晰的一组为优胜,得到相应的奖励。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让学生更好地对课文进行了梳理,同时还活跃了学生的阅读思维,为提高阅读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课后使用—巩固提升
课后作业本的使用包括两部分:课堂反馈练习和拓展推广。一方面,作业本使学生得到及时、适当的训练,达到“就地达标”的目的,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使学生获得了提高。另一方面,作业本使教师获得直接的反馈信息,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改进的思路。
例如,在指导写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将一些问题分为不同层次。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安排相应的问题作为课后的实践巩固,这就遵循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同时,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针对学生反映出的问题,及时加以指导和解决。
总而言之,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把语文作业本作为载体,采用灵活的教育方法,努力使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帮助学生学好语文学科。
参考文献:
[1] 俞奇娜《试论提高语文〈作业本〉中“小练笔”质效策略》,《新西部(理论版)》2016年第8期。
[2] 于立新《农村小学语文作业本功能初探》,《内蒙古教育》2014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