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驱力的职教名师成长路径探析

2020-06-09 02:33潘俊
江苏教育研究 2020年12期
关键词:内驱力成长

潘俊

摘要:深入探究职教名师的成长路径,对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名师成长外部条件不可缺少,但内因是名师成长的最关键因素。本文结合笔者的成长经历,从树立名师志向、扎根教学一线、理论学习、教育科研、示范辐射等方面,探析在内驱力的推动下职教名师成长的路径。

关键词:职教名师;内驱力;成长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20)04C-0054-04

“教学名师”称号是对“学生喜欢、家长放心、同行佩服、社会敬重”[1]的教师的表彰。对于职业教育来说,“职教名师”是指在职业学校教育与教学实践中,起着重要的领衔、示范、激励、凝聚和辐射等支配作用的教育专门人才。[2]深入探究职教名师的成长路径,对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职教名师的成长既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及所在单位的政策扶持,还需要产业背景、行业企业的支持,这些都属于外因。一名职教名师的成长更需要的是内因,就是自身的内驱力,这往往是职教名师成长的决定性因素。本文拟基于内驱力,结合笔者经历,探讨职教名师成长的路径。

一、职教名师的精神内驱:想成为“名师”

人的内驱力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唤醒状态或紧张状态,表现为推动人们活动以达到满足需要的内部动力,内驱力是作用于行為的一种动力。可见,要成为职教名师,就要有成为名师的内驱力。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赛门的“10年定律”认为,要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需要10年的锤炼。社会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10年坚持做好一件事,历经挫折而不被打倒,那一定是他从中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对于职教名师来说,这份兴趣就是对自己教师职业以及自己专业的旺盛热情[3],这份热情就是推动他们不断前行的内驱力。

一名教师要成长为职教名师,首先他要想成为名师,就是要具有强烈的自我专业发展的意识,持续保持专业成长的自觉状态。一名教师没有成为名师的志向,他几乎没有可能成为名师,而一旦成为名师的理想形成了,这就成为了推动他前进的强大动力,促使他在教师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并最终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名师。“名师”和“名利”都有同一个汉字“名”,但成为名师肯定不是为了名利,否则他一定成不了名师。因为一名有名师志向的教师一定会在职业生涯中锻造自己爱生敬业的高尚师德,精益求精的工作状态,攻坚克难的探索精神,更要有淡泊名利的品行情操,这岂是名利所能给予的?他要为成为名师树立远大理想,制订详实的发展计划,走上一条不容懈怠,充满艰辛,永无止境的修行之路。[4]

在笔者25年的教师生涯中,第12年如期晋升副高职称,这个时候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按部就班工作,教书育人,至于更深层次的专业提升就“刀入府库、马放南山”;另一个选择是在新的平台上,按新的要求继续专业研究,向更高水平教师努力。当时,笔者参加了省厅组织的专业负责人培训班,聆听了多名一线名师的讲座,内心触动很大,这些教师的专业素养、精神气质令笔者向往,内心升腾起一股冲动:我也要成为这样的教师!不让自己的教师生涯趋于平淡。随即制定了自己的努力目标和成长规划,并迄今一直为之努力。

二、职教名师的成功密码:把学习当作习惯

一名教师立下了成为名师的志向,成为名师的内驱力将督促他在今后的人生中“努力成为一名名师”。这个过程中,不仅是经验的积淀,更重要的是专业知识的丰富,业务能力的完善,对于职业教育来说,还要拓宽行业知识。这一切的起点都指向——学习。很多职教名师的专业发展实践证明,持之以恒地学习是成功教师所依赖的最基本路径。作为职教名师,要把学习视作职业生命的源泉,博览全书,学以致用,夯实文化底蕴[5];要养成阅读习惯,掌握职业教育领域、专业领域最前沿知识;同时紧跟行业发展动态,学习产业发展新技术、新流程,通过学习,能够对职业教育内外各个要素有着深刻的认识和把握。可见,名师成长的工作历程同时也是其不懈追求的学习历程。[6]

每个名师成功的具体途径各自不一,但是,渴望求知,勤奋学习是他们的共同特点。名师专业成长的速率和水平与教师对学习的投入与产出成正比,这是已经被很多名师的成长经历反复证明的一条基本规律。自从明确了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后,笔者意识到要着力加强学科专业知识、职教理论知识和行业前沿知识的学习。首先给自己制定了学习计划,一是读书计划,查询这三方面的经典专著并学习,撰写读书反思;二是走访企业计划,实地学习行业态势;三是外出培训计划,培训期间,认真听讲,坚持撰写学习日记,反思每天的学习体会;四是名师学习计划,笔者非常珍惜会议研讨、交流等各种与名师、专家交往的机会,虚心向他们学习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也包括他们的学习方法。一次和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周春林书记交流时,他说自己有一个学习习惯,那就是常年有课题在研究,有论文在心中,并围绕这些研究阅读相关书籍。这对笔者启发很大,之后也效仿这样的做法,受益良多。近年来,笔者撰写了近百篇学习反思、8本读书笔记和培训日记,有些反思已转化为论文公开发表。

三、职教名师的修行之路:深耕日常教育教学

根据经验,一名教师从入门到合格,再到优秀,再到名教师,往往需要3个10年的时间,这时他的职业个性成熟而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这是量变引起质变规律在名师成长过程中的体现。这是一条漫长的修行过程,而修行之路“始于足下”,始于每天的教育教学工作。名师成长于每一堂课中,成长于师生每一次交往中。名教师,首先要能教学,能上课,否则就是有水分的名师。

当笔者立下成为拔尖教师的志向时,就要求自己要在本职岗位干出成绩,将来成为货真价实的名师。坚持不混课堂,不糊弄学生,珍惜每一次与学生交往的机会,出色完成本职工作。笔者从教的是导游专业,一直注重揣摩自己的教学语言、表达方法、课堂气氛营造等,目的就是让学生真正听明白;每节课会拿出10分钟让学生到讲台进行模拟讲解,课堂上尽可能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表达,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课堂教学风格;讲授《地方导游》时,每两周带学生去一次景点,让学生聆听优秀导游的示范讲解,或进行实景讲解,让学生在对客服务中学会对客服务;每年都会与同事们一起组织多场学生活动,让学生们自己策划、组织,目的就是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经过多年努力,我校学生在各级各类大赛中的成绩、学测成绩、导游考试成绩均取得了长足进步。

四、职教名师的个性气质:敢于挑战自己

立志要成为名师的教师是对生命价值有着更高追求的那一群教师,这种强大的内驱力使他们主观上愿意将自己的职场个性充分张扬,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自己的潜能,进行自我规划,自我提升。因此,名师往往都是敢于担当、乐于担当、善于担当的那一群教师。简而言之,名师能“自己培养自己”[7]。

参加省导游技能大赛教师组比赛时,笔者已年届不惑,这样的年龄参加技能比赛的教师很少,学校之前在这个项目上成绩也很一般。但笔者想如果不参加,怎么去指导学生参加竞赛?怎么去参加省里的教研活动?怎么去推进专业建设呢?考虑到这些,笔者毅然报名参加,纠正自己的普通话,训练语音语调,形体仪表,背诵理论知识,推敲修改导游词,最终获得了省赛教师组一等奖。之后又和同事一道,不断研究赛项的比赛方案,积极走访行业企业,不断提升技能教学质量,学校旅游类专业学生的技能竞赛成绩一直不俗。现在想来,当时真的就是一股挑战的勇气在推动自己走向竞赛的舞台。名师专业发展之路肯定是不平坦的,很多教师在取得一定成绩以后往往会小富即安,故步自封;当遇到发展的瓶颈时,又会左顾右盼,直至停滞不前。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就在于他们面对成绩和困难时,勇于突破自我,不断进取,实现人生的进阶,因为他们有强大的内驱力一直在推动他们前进。

五、职教名师的精神内核:带着思考去工作

职教名师一定有自己的教育思想,这样的教育思想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教学经验,它是这些名师长时期以教育科学研究的态度对待日常工作后的教育取向主张。同时,职教名师要把研究过程作为自我的心路历程,实现研究能力与研究精神、人格品质的同步提升。[8]系统的科学研究不仅能实现理论与实践融合,而且能反过来推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踐的发展,这样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被教育内外所承认,从而决定了这些职教名师自然成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领军人物。

教师业务成长进步快慢,关键就在于善不善于思考,带着研究的心态去对待每一项工作,工作就会完成得有质量。旅游类专业的工学交替工作因为市场需求大,看似很好操作,但日常管理问题却很多:理论和实操如何分配?何时进入企业实践?见习和实习如何合理安排?校内学习和企业实践课程如何衔接?笔者和同事们将这些问题梳理出来,觉得必须理顺,才能使学生在工学交替中得到专业提升。笔者成功申报江苏省教育规划课题“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全程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过程也是工学交替工作不断推进、不断完善的过程。几年下来,我们构建了旅游专业学生四个进阶的全程工学交替培养模式,学生受益良多,课题研究成果在多种杂志发表。在旅游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笔者和同事们除了进行整体规划外,将重点落在实训室的具体设计上,我们查阅了大量实训基地建设的论文。为了对接业态发展现状和趋势,满足学生的校内实训要求,我们对每一个环节都不放过,整体的氛围营造、设备摆放,甚至局部的水电走线等都仔细推敲,最后实训基地先后免检通过省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和现代化实训基地的评审,并成功申报了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与基地建设同时开展研究的2个省市课题也顺利结题。职业名师还要注重研究行业,研究业态。笔者曾陪领导走访市旅委,当时旅委领导谈到镇江美食旅游的概念,回去后笔者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觉得很有研究价值,后来撰写的关于镇江发展美食旅游的论文发表在核心期刊《美食研究》上。在参加镇江旅游发展规划研讨会时,笔者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比较系统的看法,得到认可和采纳。近10年来,笔者每年都有课题在研究,这些课题都与日常工作和学习有密切关联。通过课题研究和实施,思考问题会更加全面,更加严谨,工作完成质量更高,学习效果也更佳。

六、职教名师的人格魅力:乐于共生共荣

植物界中存在一种“共生效应”: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它看上去矮小而单调,当它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变得枝繁叶茂、生机盎然。后来,心理学家发现,在人类群体中也存在“共生效应”,如英国著名的卡迪文实验室,在20世纪80年间共出现了25位诺贝尔获奖者,印证了“共生效应”的真实性。

教师成长同样存在着“共生效应”规律,职教名师的涌现通常具有在某些区域、学校、专业领域和教师群体中“共生共荣”、集中产生的倾向。教师必须明白:同行间的良性互动有利于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和业务水平。所谓“独行快,众行远”,教师要主动融入团体,利用团队的力量,通过集体备课、观摩、评课、研讨等活动促进大家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每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特色、教学方法,在集体合作中,都能够从同行身上获得启发,丰富自己的教育经验。名师还要有一种境界: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职教名师在实现自我的同时,还需要通过各种形式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利用课题研究、人才培养方案研讨、集中学习、专题讲座、课程建设等途径凝聚、引领其他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成长,唤起团队教师的集体发展自觉,让名师内驱力在其他教师身上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笔者担任市旅游教研中心组组长,所率领的教师团队被认定为江苏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工作室以“专业引领、实践探索、共同发展”为宗旨,本着“求实、创新、服务”的工作理念,定位为“学习研究的团队、业务成长的阶梯、示范服务的中心”。工作室积极吸纳中青年专业骨干教师,建立名师与中青年教师合作互动的培养机制,搭建协作研究、共同成长的阶梯;通过合作互动、项目开发、技术咨询等服务方式,依托学校,联系行业企业,服务学生和社会;以“全程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为主要研究内容,积极探索旅游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工作室建有成员发展档案,有效保障工作室建设的有效性和成员发展的可测性;成员每人都有自己的读书计划,定期进行心得交流;工作室积极开展教研展示活动,利用市教研中心组、江苏联院专业协作会等平台,每年组织工作室成果展示活动,通过展示活动,引导成员沉入课堂,研究课程,关注学生,形成各自的教学特色。2016年12月,工作室承办了江苏省职业教育文化寻宝活动,工作室成员开设专题讲座及课堂教学展示,与会省内教研专家就“职教高效课堂”问题与开课教师进行了探讨,大家深受启发。2017年7月,江苏省教育厅葛道凯厅长视察学校旅游实训基地,对专业建设理念、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学生培养质量给予好评。学校旅游专业被认定为江苏省职业教育首批现代化专业群和首批现代化实训基地;旅游教学团队被评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优秀教学团队。每年均有10余批省内外同行来校交流,并先后接受福建、新疆旅游骨干教师跟岗学习,真正起到了领衔、示范、激励、凝聚和辐射作用。

职教名师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党和国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为名师的成长提供了优越的保障条件,一名职教教师只有执着于职教事业,坚信职业技术教育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9],在强大的内驱力下,通过前人的指引、同行的促进,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历练、企业实践、科研提升,才能“破茧而出”,实现人生价值的升华,并辐射同行,从而更好地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10]

参考文献:

[1]岳丽英.职业学校成长路径探索[J].交通职业教育, 2016(2).

[2]方健华.名师专业成长的规律、影响因素与机制——基于名师成功人生的解读[J].教育发展研究, 2011(15-16).

[3][9]邓宏宝.工匠精神:职教名师必备素养与成长动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9(17).

[4]崔志钰.工匠精神视域下职教名师成长的路径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9(17).

[5][7]李建红.职教名师成长规律探析[J].现代盐化工, 2017(1).

[6]张毅.职教名师的特质及成长途径研究[J].高教学刊, 2015(23).

[8][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 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10]张桂春.职业学校“教学名师”的特质[J].教育科学, 2012(6).

责任编辑:章跃一

猜你喜欢
内驱力成长
破译自推娃的密码
高一学生物理学习动机与物理成绩的相关性调查研究
初探价值观提升内驱力
浅析中学生学习内驱力的影响因素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
提倡“活学活用” 践行“快乐数学”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从身体美学角度分析《所罗门之歌》中奶娃的成长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