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创新引领 加速创新突破

2020-06-09 04:49安庆市科学技术局
安徽科技 2020年5期
关键词:院所科技人才孵化器

文/吴 曙(安庆市科学技术局)

摄影/李红兵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近年来,安庆市科技创新增速领先、总量居中、均量靠后,增长的势头逐步形成,创新氛围日渐浓厚,但是与全省竞相发展的态势比、放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大格局中审视,差距依然很大,创新基础力、投入力、产出力和持续力都存在短板。这就需要安庆市科技部门全面对标高质量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十三五”发展目标,确保全面完成中共安庆市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和市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科技创新工作争先进位、创先创优,形成增速领先、位次前移的突破态势。

一、坚决扛起加速突破、奋起直追的使命责任, 着力推进科技创新争先进位、争先创优

1.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下好创新“先手棋”

习近平总书记观察大势、谋划全局,作出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之选。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突出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引领、第一、全局、核心、战略基点”的地位,先后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住了科技创新便抓住了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紧紧扭住技术创新这个战略基点;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分析了科技创新的问题,指出了科技创新的方法与路径。他先后指出,要采取“非对称”战略,更好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科技竞争就像短道速滑,我们在加速,人家也在加速,最后要看谁速度更快、谁的速度更能持续;企业必须在核心技术上不断实现突破,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掌控产业发展主导权;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抓住大趋势,下好“先手棋”,打好基础、储备长远,甘于坐冷板凳,勇于做栽树人、挖井人,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夯实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根基;要加大应用基础研究力度,以推动重大科技项目为抓手,打通“最后一公里”,拆除阻碍产业化的“篱笆墙”,疏通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连接的快车道,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加快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在实践载体、制度安排、政策保障、环境营造上下功夫,在创新主体、创新基础、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方面持续用力。

2.落实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推进安庆高质量发展

安庆在安徽省“一圈五区”战略中占据“一圈三区”,是区域重点城市。战略定位决定了安庆的科技创新不仅不能掉队,而且要成为全市未来发展中后来居上、弯道超车的关键之举。现有发展阶段决定了创新驱动必将成为发展主动力。2019年全市GDP 突破2300 亿元大关,处在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跨越的关键节点,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是发展的基本遵循和基本规律;同时,安庆市又处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关键卡口,创新驱动作用更为凸显。现有基础决定了科技创新必须持续加力,安庆经过近年来发展,产业格局重塑的基础已经形成,汽车及零部件、化工新材料、医工医药、纺织服装、装备制造、食品加工、节能环保等首位产业形成了一定规模,规上企业成为全市科技创新的主体。首位产业创新平台已经组建运营,市校合作纵深推进,产学研合作通道和机制基本成型。创新创业生态不断优化,各个层面的创新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社会创新创业活力有所增强。

3.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十三五”目标任务

安庆市把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摆到第一位的高度,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企业数、技术合同交易额、研发投入强度、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科技企业孵化器等提出了发展目标。一是主要目标要冲刺。增速指标要从领先向率先乃至第一冲刺,总量指标要从居中向靠前冲刺,均量指标要从靠后向居中冲刺。二是单项工作要进位。国家级孵化器要从C 类向B 类进位,全市孵化器绩效评价要在全省争先进,科技成果登记要在全省进位。三是争取省级以上政策投入要增加。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省级支持要提升,科技项目省级以上支持要进位。四是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要扩容。众创空间、孵化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室一中心”、新型研发机构、院士工作站都要全面培育。

二、坚定发力主攻重点,着力推进创新空间、创新链条、创新要素、创新主体、创新领域实现新突破

1.主攻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提标扩容,在拓展创新空间上实现新突破

没有今日的科技企业培育,就不会有明天的新兴产业集群。创新空间就是解决科技企业生成问题,这是安庆的薄弱环节。目前全市仅有国家级孵化器1 个、省级孵化器4个,国家众创空间8 个、省级众创空间8 个,数量明显偏少。因此,必须下决心完善科技企业的创业层、孵化层、加速层、毕业层,构建完善的孵化器、众创空间培育体系,主要在4 个方面着力。一是抓面的拓展,实现科技企业孵化器县域全覆盖。下决心培育一批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力争建成120 家科技企业孵化器,确保全市每个县(市)区都有1个省级以上孵化器,坚持不懈推进建设,确保科技型企业总量一年上一个台阶。二是抓质的提升,提升孵化能力。要对标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标准,在创新平台、创业导师、孵化基金、科技金融、专利申请、市场开拓、生产服务等方面发力,使孵化器、众创空间等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摇篮。三是抓点的引领,带动孵化器逐年升级提档。实施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扩区升级工程,依托筑梦新区组建孵化创新平台,依托安庆经开区圆梦新区组建加速平台,形成创新、孵化、加速三位一体,实现国家级孵化器升档目标。四是抓资源的整合,促进科技企业成长。支持各县(市)区整合本地科技人才、基金、普惠金融、担保、创业导师等创新资源,在孵化器集中布局,形成集聚效应,培育科技企业成长的良好生态。

2.主攻产学研用金合作提档升级,在完善创新链条上实现新突破

产学研用金合作的目的就是把科技成果与企业、资本有机结合起来,推进科技成果熟化、工程化、产业化,把技术原型到关键技术、关键技术到共性技术、共性技术到产品和价值实现的通道打通,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方面工作仅靠开展高校院所对接活动是不行的,要在链接上下功夫,形成稳定合作、集约对接、项目支持、联合攻关的工作机制。稳定合作是针对首位产业或主导产业,选择1 个主导高校院所牵头,多个高校院所联动的合作机制,形成“1+X”模式。如化工新材料,就是稳定地与北京化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合作。汽车产业、装备制造、食品加工、节能环保、医工医药、纺织服装可以比照执行。集约对接,就是要改变企业与高校院所“单打型”对接局面,推进产业链上多个企业与高校院所集中对接、集中攻关,实现产学研合作从企业合作向产业合作转变,从而提高对接成功率,也便于高校院所集中科研资源攻关。项目支持,就是要在每年第一季度开展创新平台、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规上工业企业创新资源调查,建立1000 家以上企业、180 家以上创新平台研发项目库和技术需求库、科技成果库,为高校院所、企业、金融机构搭建产学研用金合作精准化平台,带着需求抓合作,带着项目求资本。联合攻关,就是要每年遴选一些需要技术集成的科技计划项目或工程化、卡脖子技术,组织一个高校院所牵头、多个专家参与的攻关小组开展攻关。

3.主攻创新平台和研发项目提质增效, 在集聚创新要素上实现新突破

推进创新突破,单纯依靠本地创新要素难以实现目标任务,因此,必须用创新平台集聚创新人才、用研发项目吸引创新资源。创新平台建设要坚持大敞口、小切口。所谓大敞口,就是宏观上抓多层次创新平台,集聚创新要素的敞口要大。支持高校院所与企业以及园区建设研究院、大学科技园、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和技术转移中心,推进首位产业创新平台、企业创新平台、技术转移平台建设,集聚产业创新、企业创新、技术创新要素。所谓小切口,就是微观上要深耕首位产业创新服务平台,集聚创新要素支撑首位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强化绩效评估和创新资源导入,推进首位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实质运作、提质提效;统筹教育、发改、经信等部门资源,着力培育各类研发服务平台,建立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技术研究中心、设计中心、工程中心后备队,培育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省技术创新中心。研发项目要形成主动实施、分类申报,稳定支持、适度竞争的机制。主动实施、分类申报就是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先行立项实施研发计划,待省级以上政策出台后,按照指南分类申报,确保立项的计划性、实施的先行性、申报的主动性、结题的有效性。稳定支持、适度竞争,就是对产业链升级的支持是长期的、稳定的,而具体支持的企业和高校院所是有一定竞争的,不论支持哪个企业和高校院所,都是聚焦产业链的关键环节,通过持续支持切实提高科技创新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贡献率。2020 年,安庆市将分重大专项、重点研发、工程化、卡脖子等领域,推出80 个左右科技计划项目,分类争取省政策支持,分产业集聚创新要素。

4.主攻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创新创业, 在培育创新主体上实现新突破

安庆市科技创新最大的短板就是科技人才少、科技企业少。尽管2019 年全市列入安徽省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皖创新创业政策支持的企业有2 个,但2014 年以来获省支持的仅有5 个,仅占全省总数的2.9%;2019 年科技型中小企业274 个,仅占全省5.8%;2019 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279 家,仅占全省的4.2%;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仅为13.4%。科技人才团队创新创业不足直接制约了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一要把抓科技人才团队作为激活创新主体的首要任务。科技人才团队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创新团队,要引进科技人才在各类研发服务平台上生成、转化科技成果,让各类平台尤其是首位产业创新平台起到作用、发挥实效;另一类是创业团队,要引进并扶持科技人才团队带着科技成果创办企业,推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项目落户安庆。二要把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作为培育创新主体的基本路径。要在科技计划项目评审中对创新创业大赛获奖企业给予加分,科技成果项目直接入库,帮助获奖企业对接投资商和资本,为初创型企业拓展市场站好台。要组织好第九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安庆赛区赛事,实现参赛企业数、获奖数全面提升,培育一批成长型科技企业。三要把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成长、规上企业转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升高新技术企业“三大计划”作为扩大创新主体的关键举措。稳住一批、培育一批、引进一批、升级一批,做大高新技术企业总量和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推进科技企业招商,增加招商引资考核权重,鼓励引进高技术领域企业。

5.主攻农业社会科技提升扩面,在科技领域拓展上实现新突破

安庆是农业大市、人口大市,是全国林长制试点以及环境治理任务和生态建设任务较重的地区,拥有530 万人口、500 万亩山场、300 万亩水面、300 万亩耕地,如何发挥农业社会科技支撑作用,助力农林产业化、生态环保和医药医疗高质量发展是篇大文章。一要在林业创新上趟出新路。重点打造“一院一站一联盟”,推进林业产业化创新研究院实施林业重大专项3 个以上、转移转化林业科技成果20 项以上;怀宁县与安徽农业大学的综合试验站选址与协议谈判基本完成;2020 年要召开林业科技创新联盟大会,推进林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二要在农业科技上优化调整。加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力度,优化安庆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功能,推进怀宁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提档升级。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 周年的重要批示精神,加强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建设,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构建科技支农覆盖到村的服务体系。三要在生态环保与医药领域上巩固拓展。实施好高新区国家项目。组织开展大气、土壤固废污染防治、生物医药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应用。当前,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非常时期,要加大对防控企业科技计划项目的支持力度。

三、坚持改革为先、创新为上,着力整合力量资源、 优化创新创业生态

1.推进科技服务机制改革

从过去政策与项目的被动申报、被动评审向主动实施、主动服务、分类申报转变,既要当好项目评审的裁判员,更要当好项目实施与人才引进的教练员、运动员。一是建立科技创新调查制度,建立创新资源库和项目库。常态化地开展全社会创新资源和产业技术需求摸底调查,找准产业技术供需结合点,精准推进产学研用对接,精准组织科技计划项目实施和评估,增强科技创新治理能力。二是改革科技项目评审机制,保障科技项目主动实施。建立紧扣产业链的预立项、先行实施、分类推荐、政策稳定支持相互衔接的科技项目工作机制。建立专家技术性评审、客观性评审、示范性评审相互融合的项目评价机制。创新国家、省和市各类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的组织申报推荐和实施管理。三是完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主动培育引进人才团队。制定实施《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认定与管理办法》,改进科技人才项目申报评价方式,科学设立科技人才评价标准,培育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

2.推进目标绩效管理机制改革

要改变工作压力层层递减、工作绩效主观判断的困局,构建人人有硬目标、个个有责任的工作推进机制。一是强化部门目标管理。强化目标导向,加强过程管理,把季度考核和年终考核贯通起来,狠抓工作落实。二是建立重点工作调度机制。完善领导首位产业和重点工作分片联系制度,跟踪调研调度片区科技创新重点工作。三是建立重点工作督办问效制度。对承担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进行常态化调度,有序推进各项重点目标任务、各项重点工作落地落实取得实效。四是建立季度公示通报制度。每个季度工作调度情况和目标完成情况以及干部职工季度履职情况要书面小结公示,让谁在干事创业、谁的绩效突出一目了然。

3.推进事业单位转型改革

要让事业单位在科技创新突破中建功立业、增强服务功能、提升发展能力。一是推进安庆市科技开发中心转型。聚焦科技创新重点工作,在原有业务基础上,加强与市场化公司合作,不断开拓业务类型和范围,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和服务科技创新能力。二是推进孵化器运营机制改革。创造性拓展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空间,试行与安庆经开区圆梦新区联合办公机制,加强与筑梦新区合作;完善创业导师机制,试行科技企业普惠金融服务机制,做强国家级孵化器品牌。三是拓展安庆市产学研合作处职能。在继续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的基础上,主动服务企业和高校院所,积极引进长三角区域大院大所来设立分支机构,大力招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四是精准定位成果转化中心职能。以机构改革为新起点,展现新作为,积极主动承担全市科技成果转化的协调、指导服务工作,承办市科技计划项目评审工作,积极加强与大院大所和各类创新平台对接,协同创新资源,畅通成果转移转化渠道,为高校院所和企业的协同创新、资源共享、技术转移转化以及科技交流、科技人才、科学普及提供高质量服务。

4.推动创新资源整合改革

要调动各行各业积极性、整合各方面资源推进创新突破,形成创新引领的强大工作推力。一是整合科技计划项目。按项目研发所处阶段和攻关重点,优化整合全市科技计划项目为研发类、工程化类、“卡脖子”技术类和重大专项类,并推行科技计划项目网上申报常态制,建立常年受理渠道;积极争取国家、省级层面创新政策支持。二是整合科技人才资源。持续推进市校合作,利用安庆师范大学在人才培养、引才聚才、应用研究、成果孵化、平台共建等方面的校际资源,招引集聚更多创新资源、创新人才和创新成果来宜落地;建立市级科技人才专家库,整合装备制造、化工、医药、农业、信息等各类科技工作专家,助力科技创新服务,集中力量补齐创新短板。三是整合创新平台。摸清全市各创新平台在产业技术、仪器设备、科技成果等方面的优势,推进平台之间交流与合作,强化协同创新,提高科技资源使用效率;紧盯高端装备制造、化工新材料、医工医药等首位产业发展,依托产业优势和龙头企业,推进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产业技术研究院,提升科技创新供给质量。

猜你喜欢
院所科技人才孵化器
军工院所经营性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提升建议
中芬科技产业园:科技人才与产业技术的“强强联合”
国内外科技巨头人才保留政策对航天院所的启示
以创新发展为引领的航天院所科技委智库运行机制探讨
军工院所经济运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科技人才是发展的推动力
宁陕农业科技人才助产业脱贫
倾力打造资本市场孵化器
孵化器清场
基于DEA有效性分析的企业孵化器运行效率评价——以西部地区30家国家级企业孵化器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