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耀丹
摘 要基于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之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旨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实验过程,形成自主探究能力,在应用的过程中养成科学严谨的态度。本文就高中化学实验创新教学策略进行相关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9-0004-01
高中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不仅来源于生活,更服务于生活。教师通过实验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形成相应的化学概念,并初步掌握一些常用的实验技能,进而有效地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推进,教师在实际的实验教学过程中,需要进一步还原实验教学的本来面目,改进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从而不断提升实验教学成效。
一、遵循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实验热情
兴趣作为学生学习源源不断的动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遵循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全面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性,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得到思维的发散和操作技能的提升。在以往的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或者是考虑到实验的安全性,常常采取自己做实验,学生观看的方法进行。这不仅不能够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还模糊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忽略了学生的课堂地位,没有给予学生一个充分操作、充足探讨的空间。因此,教师应当以激发学生实验热情为目标,创设多样化的实验情景,切实落实新课程理念的相关要求,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例如在进行过氧化钠和水的实验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能力均衡的几个小组,并为每个小组提供试管、胶头滴管、过氧化钠、酚酞试液和水等化学药品和充足的仪器。引导学生按照教材中的正确步骤,分组进行实验,并由一名学生记录实验中产生的现象。待实验结束之后,各个小组再分别讨论,分析实验结果以及过程中存在不足的地方,由此不仅让学生学习到他人身上的优点,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其动手操作能力。
二、熟练掌握理论知识,切实增强实践能力
由于化学知识具有一定的严谨性和抽象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定要结合相关的实验操作,才能够直观生动地给学生造成正面印象,引导学生进一步把握相关的理论基础,加深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程度,全面提升其化学综合素养。在实际的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反复阅读相关概念,在初步了解了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再运用正确的操作步骤检验实验结果,并保证整个实验过程安全顺利。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化学实验的成效,教师还需要作为一名指导者,适当地对学生的操作情况做以修正和补充。例如在开展探究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实验时,教师首先就可以邀请学生将装满二氧化氮的试管倒立在水中,然后拔出试管中的胶塞,等到液面停止上升的时候,再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从水中取出,往开口向上的试管中滴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水面上升的原因、颜色消失的原因等,由此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提升化学综合水平。
三、创设生活实验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消化
高中化学知识离不开人们的生活实际,教师应当紧贴学生生活,根据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为学生合理创设更多生活化的实验情境,由此增强学生的熟悉感,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在生活中的运用价值。例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多做一些小实验,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意识到化学知识的重要性。如怎样去除暖水瓶中的水垢、食物的保鮮方法等。借助这种生活中的常见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关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并养成积极思考的好习惯。
与此同时,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还应当将可持续发展渗透到高中化学教学中,大力倡导绿色环保的化学理念,通过化学知识的渗透,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促进学生得到更加全面健康的发展。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科学的实验方法,让学生明确二氧化碳的产生方式,并能够在生活中做到绿色出行,从点滴小事做起,尽可能减少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排放量等。
四、总结反思实验过程,持续优化教学质量
化学实验不仅给学生呈现了直观的知识过程,还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了相关理论知识。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当基于实验过程做以公平客观的评价,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操作步骤等,帮助学生构建完整正确的化学知识体系,修正脑海中的知识误区,全面实现高中化学的教学目标。与此同时,在每一次实验之后,教师还需要求学生认真做好实验报告,清洗相关仪器,摆放实验用品,通过完整的工作持续优化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
五、结语
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下,高中化学教学必须要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操作能力,同时树立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三观,全面达到化学实验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敖广.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J].2017,21(1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