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蓉
摘 要 市场经济发展中,建筑行业占据极高的地位,随着行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建筑行业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提升提供了极大的推动力。基于此,我国对建筑行业提出了“营改增”的重要决策。本文研究“营改增”对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的影响,提出建筑行业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营改增” 建筑企业 财务管理 应对措施
“营改增”的提出是为了适应目前经济的快速发展、立足于国家发展的基本国情从而实行的重要措施。“营改增”在试点过程中取得了良好成绩,因此在各个行业中不断得到推行和深入使用,推动了国内税收制度的改革,体现了国内结构性减负的政策。增值税指的是对产品的增值部分缴纳税收的方式,将原本的营业额改为增值税的税收改革解决了传统税收方式中存在的多重征税的问题,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优化了国内税收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内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营改增”对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的影响
(一)对建筑企业施工耗材成本的影响
在建筑企业施工中,一般的建材有水泥、钢筋、木材等,随着建筑施工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耗材也不断增加,影响着建筑工程的造价与工程质量。在采购上,原材料的采购方式一般有两种,甲方提供或企业自己购买。在“营改增”政策的基础上,甲方提供的建筑服务,可以按照3%的征收率征收简易计税项目。对普通的建筑工程项目来说,水泥钢筋与木材在工程的总体造价中占据了极大的比重。但是在“营改增”政策之后,建筑行业的税率变动非常明显,因此加强对建筑企业成本的管理,是企业控制建筑成本的重要方向。如果主材耗材按照专用发票,在“营改增”政策下可以以17%的税率相抵扣,但是主材会产生大量的运输费用,同样需要消耗,存在很多限制性因素,因此很多建筑企业采用就地取材的方式。如有小规模供应商人的出现,企业的进项税发票税率的提升就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1]
(二)对建筑企业主要财务指标的影响
价税总额不变的情况下存在进项税额单一、片面等影响,价税总额分离之后成本费用额度比收入更低,限制了企业经济利润的提升。税金制度重点针对营业税或者增值税,因此城市建筑项目税收的比例并不高。从收入中分离出销项税可以降低收入的总额,因此在“营改增”政策之后企业增值税的适用税率上升到了11%。
(三)对建筑施工人工成本的影响
建筑工程施工中人工成本很难得到增值税发票,但是建筑工程中一般人工成本都比较高,在人工成本难以抵扣的情况下,建筑工程施工成本不断上升,因此企业税负比较重。施行“营改增”政策之后,企业需要降低人工成本,提升人工效率。建筑施工所用的设备,在“营改增”政策下可以按照17%的进项税来抵扣。如果是小规模企业,以3%的进项税进行租赁很容易造成抵扣不足,企业需要交纳高额税收。一些建筑施工企业中需要支付设备费用,设备费用包括安拆费用和油料费用等,占据了工程整体造价的8%左右。因此以租赁的方式就会增加企业的税收。
二、“营改增”下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的应对策略
(一)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营改增”政策施行之前,建筑企业在施工中对建材的管理一向比较严格,为降低施工成本,在建筑施工中对沙子和石材等原材料的采购,更重视与工程所在地的供应商直接交易,因此很难得到增值税发票,企业需要交纳高额税收。企业交纳税收方面存在较多的差异。因此在“营改增”政策施行之后,建筑企业应该加强招标方式的运用,从根本上杜绝上述行为,在购买材料的时候要严格确定供应商的身份,对存在的“关系户”等人,要严格进行处理,确定供应商的纳税人身份之后综合考量各个供应商之间的含税报价情况,选择信誉度高和经营效益好、属于纳税人身份的供应商,加强与这类供应商的联系与合作。
一般建筑企业工程项目中涉及较多的建筑材料,如石材、木材、水泥等,企业要针对这些建筑材料制定采购方案,调查清楚供应商信息之后建立供应商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收集供应商的纳税情况与供应材料质量、报价等信息,做好处理且存档,对供应商的信息要及时更新、维护等,为企业的决策提供良好的依据,推动企业正常发展。企业可以将企业原材料纳税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实现健康发展。
(二)加强票据管理
建筑企业施工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所取得的增值税发票存放比较关键,一般来说发票的存放都比较分散,因此给专用发票的整理、存放和审核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加大对增值税发票的管理力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企业进项税抵扣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因此建筑企业应该加强对专用发票的管理。在与供应商签订合同的时候,要在明确结算方式和确定专用发票上的相关内容之后,以先开发票、后结账的方式,确保资金的去向和发票管理的有效性,为票据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建筑企业还需要严格审核专用发票,确定得到的增值税发票的真实性,同时做好发票的保管工作,为后期的工作打下基础。[2]签订合同的时候,必须选择合适的可以开具增值税发票的单位合作,增加建筑企业进项税抵扣额。
(三)加强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
建筑企业在成本管理的基础上,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确保成本管理的真实性和科学性。企业要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良好的信息管理系统,形成科学合理的增值税链条,确保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落实。建筑企业可以将分包、机械租赁与建材采购、材料出库等信息与供应商提供的应收信息、应付信息合理整理在一起,将信息整合到信息化平台中,对成本进行实时跟踪,实现企业人工成本和信息化资源的高效利用。建筑企业通过信息化管理可以充分了解票据开发过程到传递每个环节的详细情况,降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风险的概率。如果建筑企业项目分散在不同的地方,加强信息化管理可以实现公司资源共享,实现异地和远距离信息传输,确保增值税发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所以在企业的管理中,还可以建立价格管理信息平台,综合对比价税分离后的成本,分析与预算价格之间的差距,为建筑企业的成本管理创造更好的条件。
(四)做好机械管理与纳税筹划
“营改增”政策下的建筑企业,人工成本抵扣困难已经成为非常普遍的趋势,建筑企业用人成本普遍上升,因此企业需要加强人工管理。一方面,企业要强化劳务管理,选择综合能力比较强的劳务团队,确定施工团队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将施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控制好,降低返工的概率,合理控制建筑施工的成本与费用。对设备的采购一定要确保性能良好,采购先进设备,提升机械设备的装备水平以及自动化水平,避免企业对租赁行业的过度依赖,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进步。[3]
“营改增”政策施行之后,很多属于营业税计税范畴但是难以抵扣的费用都可以在增值税的销项税额中扣除,从而得到可增加的可抵扣税额,为企业的纳税筹划扩大了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企业纳税的压力。因此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将纳税筹划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方向之一,对企业财务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建立健全企业纳税筹划制度,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纳税筹划方案,然后根据企业的发展与市场经济的改动及时更新与维护。企业还可以聘请专业人士或者外部团体人员参与到企业内部的纳税筹划工作中,加强对企业成本管理的控制,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进步。
三、结语
在建筑企业的发展中,对成本的管理需要合理使用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营改增”政策对建筑企业成本管理造成的不良影响,而且还可以确保建筑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升建筑企业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竞争力。建筑企业要发展,就需要提升企业成本管理的地位,提升对“营改增”的重视程度。建筑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应该积极探索新的方式和策略,优化成本管理方式,创新出更合理的方式,实现稳定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为云南建投第五建设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周惠云.营改增对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研究[J].财会学习, 2018(16):171.
[2] 阮仁胜.“营改增”后建筑施工企业的税务管理研究——基于建工模式下的税务筹划措施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17(41):64-65.
[3] 汪霄 潘婷,程碧华.“营改增”对建筑业税负影响及应對策略研究[J].会计之友,2017(15):10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