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同效应的高职“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讨

2020-06-08 10:42吴宇峰
广西教育·C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协同效应课程思政

【摘 要】本文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论述基于协同效应的高职“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从“课程思政”的内涵出发,剖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实现渠道,通过建构“融合课程”“协同课堂”“师资协同”等方式形成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的协同育人模式,探索出一条有效的“课程思政化”建设路径。

【关键词】课程思政  协同效应  “同向同行”  “融合课程”  “协同课堂”  “师资协同”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2C-0138-03

课程思政化是当前各大高职院校亟须全面推行的一种德育模式。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性、针对性,各门课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本文试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从课程思政的内涵出发,剖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实现渠道,通过建构“融合课程”“协同课堂”“师资协同”等方式形成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的协同育人模式,探索出一条有效的“课程思政化”建设路径。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指在高校课程教学中,充分发掘各类课程的隐性与显性的思政教育资源,使得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立德树人教育理念。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是高职教育形成协同效应的关键因素。如何能做到“同向同行”?理解“同向与同行”的内涵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同向”问题的理解。“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可以从国家认同、政治认同、道路认同、理论认同、制度认同、文化认同等诸多方面进行考虑,归纳起来主要可从以下三个层面解决“同向”问题。

1.保证政治方向的一致性。“课程思政”建设要与思想政治课所倡导的政治方向保持一致,共同推动大学生对国家和政治的认同。这个认同包含了民族观念、政治观念及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的认同。“课程思政”要跟思想政治课程遥相呼应,不能拆台,不能做反面解释,结合课程特点,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阐明我国的政治导向和立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如在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教学中,我们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思想融入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以人民的需求为专业学习的动力,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2.保持育人方向的一致性。立德树人、以文化人是我国高校育人的基本理念。“课程思政”在建设中要明确几个育人的方向,即培养人才是为了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为我党治理国家服务的,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服务的,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中,我们结合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增加了“云计算技术应用”“数据库管理与网站开发”和“网络安全防护”课程,以适应当前社会主义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的需求,培养高素质的高职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3.实现文化认同的统一性。中国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课程思政”建设归根到底是一个文化认同、价值观认同的问题,这是解决一个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石。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课程思政”建设要在专业教学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使学生能结合真实的教学情境去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从而实现为国家培养合格有用人才的教育目标。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中,时刻将爱国、敬业、诚信等情怀融入课程教学,引导学生正确抵制计算机网络行业中的不良风气,将爱岗敬业精神放在首位,诚实对待客户,切实为客户解决网络技术问题。

(二)“同行”问题的理解。“课程思政”建设与思想政治课程同行,指的是高校中除了思想政治课以外的课程,其教育教学内容、方式与教学手段与思想政治课程步调一致,实现合力育人、合力培养人的共同目标。如何能实现“同行”?我们可以从步调一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和共享发展四个方面入手进行课程思政化的建设。

1.步调一致,是指纳入“课程思政”系列的课程在课程标准、教学内容设计方面与思想政治課程所传达的政治思想相吻合。教学设计要结合思政内容进行顶层设计,根据“课程思政”的要求和标准进行修订,从而在课程体系建设上体现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中,我们融入了职业素养类的课程,如专业导学(包括感受企业文化、职业认知、了解专业概况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与就业指导、职业素质培养等课程,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德育素质。

2.相互补充,指的是“课程思政”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相互补充,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将思想政治的内容做深化,思想政治课程在教授中,结合专业技能做相应的升华。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中,可与思政老师共同备课,共同培养,力求做到学生思想境界与专业技术水平同步提高,达到全方位育人的目标。

3.相互促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建立在多学科的基础上的,思政课在紧跟中央精神的前提下,为专业课程提供一套可参考的教学标准,在某些领域引领“课程思政”的建设,进而构成两者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中,依托思想政治课程宏观的爱国主义思想,在教学设计中可将爱国情怀贯穿始终,将原来的美国思科网络设备全部更换为华为系列网络设备并详细讲解华为网络技术的构架方案及网络设计原理,推行并扩大中国自主品牌的网络技术应用范畴,呼吁学生为振兴中国技术而奋斗。

4.共享发展,指的是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共享教学信息,利用教学资源平台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如今的时代,是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大数据共享时代,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通过共享的数据信息,可以压缩教学成本,并实现教学成果的相互转换。在教学中可借助得实教学平台进行网络课程的授课,通过网络课程平台,可以实现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时开放授课。在思政网络课程教学中,可设置专业素养培养专栏,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专业课程,提供职业素养培养方面的答疑解惑,帮助学生摆正就业的心理,做一名脚踏实地的“IT人”。

二、协同效应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实现

理解了同向同行的内涵后,我们结合协同效应的概念(即在企业生产、营销、管理的不同环节、不同阶段、不同方面共同利用同一资源而产生的整体效应,也就是“1+1>2”的效应),从教育学的角度出发,对教育中的协同效应做了如下的解释:

从教育教学系统的角度看,协同效应是指教育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及要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整体效应。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在遵循“协同效应”原理的基础上,将与思想政治课程同向同行,从而加深专业课程学习的深度,拓宽专业课程学习的广度,提高专业课程的人文素养与社会价值观的认知高度,增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以培养系统集成技术员、网络与系统管理员、网站开发与电商运营技术员等网络技术人才为目标,在课程教学中,涉及大量的项目管理与操作的实践。根据哈肯提出的协同效应,可在教育实践中成功构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思政”化建设的全新育人模式。该模式基于协同育人理念,通过“课程融合”“课堂融合”和“师资融合”三个方面的融合,解决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只培养单一化操作型人才的教学瓶颈,将思想政治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专业教学,以职业道德精神的培养为教学主线,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实现全方位、立体式的人才培养。

(一)紧抓思政思想,建构“融合课程”。具体如下:

1.开发和建设系列融合性课程。结合当前的思政教育形式,紧紧围绕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特点,在传统的计算机网络课程设置中增加蕴含社会主义创新创业观的课程,如计算机创新创业课程,电商运营创业项目等。结合当前社会发展态势,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教育融入课程教学,提升学生的就业素质。

2.制订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专业认证标准和“课程思政”要求,把科学精神、人文关怀、红色基因等育人元素融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中,发挥专业教学隐形育人功能。如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设置中,加大真实项目的课时比例。教师在进行实操类项目课程教学时,可结合真实的行业状态,适时引入职业道德的素质教育。教学中,可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模仿客户提出技术上的刁钻问题,在学生出现畏难情绪时,引导学生坚守职业道德操守,提升服务意识,做到有始有终。

3.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式教学方式。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内容,开展项目式教学,以真实情景实践的方式加深学生对专业素养及专业知识的理解。如在计算机网络搭建课程教学中,以真实的客户需求作为教学问题导入,课程教学依据项目化的教学方法, 实施“项目驱动、案例教学”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进行案例教学中,由教师根据真实客户案例提取某个部分的项目设计要求,引导学生架构网络设计方案。学生提交设计方案之后,依据设计要求核验方案的合理性。由于学生的实践经验不足,一个网络设计方案往往需要经过三至五次的反复修改才能基本满足客户的设计需求。在多次的设计修改磨炼中,学生潜移默化地领悟到敬业、诚信的职业精神,在项目实践中很好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融合,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质。

(二)构建协同课堂,形成实践教学模式。围绕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并实施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主题专业实践教育。在项目教学实践中,实施项目进社区、进企业,结合真实的社会情况,完成现场教学,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亲身领悟社会工作的政治担当和伦理责任。如在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综合布线工程技术、网络安全防护等项目化课程教学中,学校可与社区联系,带领学生进入社区居民家中,为百姓解决真实的网络问题,既锻炼专业技能,也将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核心思想在教学中植入心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构建师资协同,形成合力育人的教育局面。为了全面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课程的协同效应,学校专门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有深厚思想政治教学底蕴与教学经验的老师集中起来,共同探讨课程思政化实现的途径。思政老师在完成思想政治理论梳理后进入各个专业系部,与专业教师共同备课,切实为各专业课程的思政化改革提供贴切可行的思政思想指导,全面提升专业课程思政化的改革力度。为了提高课程思政化的教学效果,我们定期与思政老师针对课程内容进行研讨,不断用思政思想武装专业教学,提升专业教学的政治思想觉悟,形成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共同发展的协同效应。

三、计算机网络技术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的教学成效

(一)提升了专业课程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高度。专业课程教学中无缝穿插思想政治教育,提升了思政学习的高度。教师通过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深了高职生的社会主义情怀;通过将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形成了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相互扶持、互相促进的良好局面。思政教师在进行思政课教学中,围绕专业课程进行思想政治高度的升华;专业课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将社会主义道德思想与实际专业实践相结合:由此实现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同向同行,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二)強化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观的地位。立德才能修身养性。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我们前进的领航灯。教师通过将思政思想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潜移默化地为学生注入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促使其以共同实现社会主义目标为己任。学生在学习实践中,自觉地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校内外开展了很多有意义的公益活动,如电器维修,网络搭建等,为师生解决了很多网络上的问题,获得较好的反响。

(三)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思政化教学中,我们将敬业精神融入项目实践教学中,采用模拟实战的方式,将网络维修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以客户需求的方式提出,考察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大部分学生在遇到问题时都能用敬业的精神要求自己,尽心尽责,想尽办法为客户解决问题,最后有效地实现项目实践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日常教学的必备精神储备,很好地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

总之,协同效应,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根据各种教育资源内在的规律,结合国家发展的方向,结合学生的需求,进行资源整合,助力升级,从而获取超于课程本身的教学教育效果,打造顺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高职教育人才。高职专业课教师应遵循协同效应的教学模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坚持社会主义的教学理念,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调政、行、企、校、党、团、班级组织协同发力,持续推进高职课程的思政化建设,形成自上而下的思政教育新模式,为培养全方位、高素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接班人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陈吉.协同效应视域下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探索——基于天津财经大学旅游系学生工作的实践[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13)

[2]陈金华.教师同侪互助的现实困境与出路[J].中国教育学刊,2013(9)

[3]张新光.基于协同效应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机制、模式及路径研究[J].三江论坛,2019(4)

【基金项目】2018年度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十九大精神推动下高职专业教学中职业精神的培养”

【作者简介】吴宇峰(1979— ),男,江西九江人,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计算机技术。

(责编 何田田)

猜你喜欢
协同效应课程思政
中国整体与区域居民收入周期的协同效应分析
预知子醇提物联合姜黄素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协同效应及机制探索
山东矿盐管理公司:发挥集约化优势实现1+1>2协同效应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矿区老年群体健身方式的协同效应分析
共同配送协同效应评价体系构建
火山岩气藏体积压裂多裂缝协同效应及控制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