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生
【摘 要】本文论述“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东盟职教国际合作模式创新,分析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现状,阐述中国与东盟开展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主要模式——“贵阳模式”和“南宁渠道”,提出中国—东盟职教国际合作可在政策制度创新、合作模式创新、积极推动中国技术标准和课程标准“走出去”等方面不断加以探索和创新;同时,高职院校应依托区域和办学优势,积极与东盟国家构建职教共同体,“政、行、企、校”多方参与,深化和创新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模式,利用区域特色打造职业教育人文交流闪亮名片。
【关键词】一带一路 中国—东盟 职教国际合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2C-0004-03
培养国际化职业技能人才,创新开展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渠道和模式,输出中国技术标准和职业教育教学标准,对稳定和长期发展双边及多边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2015年,教育部发布《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支持各个高等院校从“一带一路”倡议出发,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职业教育合作。此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人文交流领域的合作不断向前推进,尤其是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共同培养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人才的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办学仍然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任务还很艰巨。为此,本文试就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现状、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开展的主要模式以及今后推进和改革高职院校国际合作办学协同创新路径进行研究,并提出笔者的一些看法。
一、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现状
根据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公布的信息,截至 2019年 5 月,由地方审批报教育部备案实施的高等专科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含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项目)已突破900个。教育部和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改革发展的任务之一是:“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培养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促进中外人文交流。探索援助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的渠道和模式。开展国际职业教育服务,承接‘走出去中资企业海外员工教育培训,建设一批鲁班工坊,推动技术技能人才本土化。”在“一带一路”涉及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职业教育合作的项目包括轨道交通、旅游、电子商务、矿产、农业等职业人才培养。从区域上来说,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比较好的院校主要集中在具有区域优势的高职院校。如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与泰国东北皇家理工大学合作举办的泰中轨道交通学院于2017年11月成立,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在地理上来说是靠近东盟国家最近的高职院校之一,该校在轨道交通职业人才培养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2017年9月12日,中国—东盟电子商务职业教育合作与交流平台——“电商谷”服务与支持中心正式启动,落户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电商谷”,将致力于东盟国家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电商谷”秉承“开放、凝聚、发展、共享”的理念,以电子商务职业教育为核心,从国际合作的角度出发,聚焦中国广西和东盟之间的电子商务职业教育与培训、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以及电子商务企业合作等内容,搭建中国—东盟电子商务职业教育合作与交流平台。2016年9月22日,中国—东盟邊境职业教育联盟成立大会在南宁举行,标志着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职业教育合作进入新的阶段。联盟成立3年来,整合“跨界”“跨境”两种资源,在深入推进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强化科技研发与社会服务等方面成效显著,成为中国与东盟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成功的典范。在积极推进中国—东盟职教国际合作的过程中,也有一些合作项目重形式,停留在签协议阶段,缺乏务实性合作。还有的合作需要政府部门的推动和创新,需要破除一些政策上的障碍,不断完善中国—东盟职教合作和交流的政策保障体系。
二、中国与东盟开展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主要模式
我国与东盟职教国际合作经过几年的努力探索,已经形成自己的区域特色和行业优势,即“贵阳模式”和“南宁渠道”。第十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期间,2017年7月29日,中国—东盟职教合作联盟在成立大会上发布《贵阳共识》。《贵阳共识》的发布旨在促进中国—东盟地区以及联盟会员单位职业技术教育之发展,增进文化交流,促进就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2019年7月22日至23日,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国际论坛暨特色合作项目成果展在贵阳举办。本次活动以“示范引领,深化合作”为主题,旨在通过“中国—东盟双百强职校强强合作旗舰计划”,建立中国与东盟国家在职教领域深层次、多形式、实质性、机制化的合作平台,活动重点展示了包括“中泰‘鲁班工坊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在内的第二批20个中国—东盟高职院校特色合作项目的成果和经验,以引领带动中国与东盟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务实合作。如贵州将帮助东盟国家相关高校建设轨道交通专业,编写教材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人才培养基本标准,培训轨道交通行业技能技术型人才。2016年第九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式上,由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与东盟国家副总理及政要一同为“中国—东盟轨道交通教育培训联盟”揭牌。该联盟由60家中国和东盟国家轨道交通类院校合作成立。“中国—东盟轨道交通教育培训联盟”成立以来,贵阳职业技术学院为泰国的29名学员进行了为期一年的专业培训,标志着“澜沧江—湄公河沿岸国家轨道交通技能人才培训计划”已进入实质性的实施阶段。贵阳职业技术学院还将招收东盟国家轨道交通专业项目班的留学生,再次在老挝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研究所举办轨道交通师资培训班、在老挝挂牌建立中老铁路轨道交通技能技术培训工作站,并推进“双学历”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共同开发中、老文双语专业教材等方面开展深层次合作。“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职教合作,“贵阳模式”不仅为东盟各国培养了高水平的技术人才,也拓宽了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办学渠道,提高了国际化职业人才培养水平。
2017年9月11日,中国—东盟教育官员对话会讨论通过了《南宁宣言》,初步达成构建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发展共同体,确定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永久落户南宁。《南宁宣言》以加强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增进学生和教师交流、促进各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实现地区经济增长和地区繁荣、助推“一带一路”建设为目标,提出要在多个领域开展广泛、务实的交流与合作。《南宁宣言》还提出要开展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和创新领域的合作,促进中国—东盟的产能结构优化及行业企业的技术标准化,支持职业教育协同行业企业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服务经济全球化。
无论是“贵阳模式”还是“南宁渠道”,自2017年以来,中国与东盟的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成果丰硕,从双边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留学生互换、设立职业教育联盟、共建职业院校、学分和课程互认,对“一带一路”建设和推进人文交流产生了重要影响。“贵阳模式”和“南宁渠道”正式确立后,开始实施“中国—东盟双百职校强强合作旗舰计划”。经实践探索,中国、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老挝等国家打造了30多项跨境职校办学项目、人才培养项目,并于2018年初开始遴选首批“中国—东盟高职中心院校特色合作项目”。首批项目的合作内容包括境外办学、来华留学、中外合作办学、师生交流等,合作国家包括马来西亚等8个东盟国家。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与国内外“政、行、校、企”协同联动,依托特色专业,探索出产业—教育—人才“三链融通”的职教国际化办学新模式,这两所院校分别与泰国等东盟国家的25所院校共建职业教育联盟,开展了14个项目合作,为7所东盟国家职业院校培训师资2000人次。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还与泰国东北皇家理工大学在泰国共建“泰中轨道交通学院”,并在泰国设立1个分院和3个分部,以“师资+课程+实训”方式,助力泰国轨道交通职业教育发展。中国—东盟边境联盟作为边境职业教育对接东盟国家职业教育开放办学的重要窗口,发挥了塑造边境职业教育品牌形象的重要作用。
三、中国—东盟职教国际合作实践模式创新思考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向前推进,中国与东盟国家对职业人才的需求将呈现上升趋势,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空间广阔,前景光明。无论是“贵阳模式”还是“南宁渠道”,无疑都是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成功典范,也为未来的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提供了经验借鉴。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为职业教育的“跨境”和“跨界”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职教国际合作模式也将发生变化,中国—东盟职教国际合作可在如下方面不断加以探索和创新。
(一)政策制度创新。中国与东盟国家社会制度不同,法律体系有差异,在职教国际合作中应积极谋求探索和创新政策制度。国际合作中,在政府层面应建立沟通机制,根据形势的发展,完善中国—东盟职教合作和交流的政策保障。政府做好顶层设计,从宏观上制定中国—东盟职教国际合作的相关政策和标准,及时指导相关院校、行业和企业开展与东盟国家的合作,规避政治和经济上的风险。坚持以互利合作为导向,积极推进职教国际合作,在经费、政策上予以支持,为双边人员来往创造便利条件,总体上营造良好的国际合作环境,为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保持稳定和长期发展提供政策和制度保障。政府间要加强在国家资历框架建设等方面的合作,课程互认、学分互认、学历互認、资格互认,建立开放互通的职业教育合作框架和体系,为双边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搭建政策平台。
(二)合作模式创新。中国与东盟国家在许多领域具有良好的合作空间,中国在轨道交通、建筑工程、农业、制造等领域具有技术和资金优势,而东盟国家在能源、水产和旅游等领域具有优势,双方合作培养职业人才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组建类似中国—东盟轨道交通职业教育集团的模式值得借鉴和推广,可由中国—东盟院校主导,企业参与,行业指导联合组建职业教育集团,联合培养职业人才,是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办学的最佳实践路径。随着中国高铁技术走出国门,中老铁路、印度尼西亚雅万高铁、中泰铁路等项目的开工建设,东盟国家与中国高铁技术人才培养合作日渐热络,由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主导组建的中国—东盟轨道交通职业教育集团正逢其时,为东盟国家培养轨道交通人才发挥重要的作用。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携手北京博导前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手江苏、浙江等国内优秀职业院校,推出“电商谷”项目,开展跨境电商人才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创新与实践。这些项目合作的成功案例为探索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模式创新提供了实践路径。
(三)积极推动中国技术标准和课程标准“走出去”。6月4日—5日,在中国工程科技论坛—— 中国材料与试验标准体系发展高峰论坛上,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徐匡迪指出:“近年来,中国标准化事业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与制造大国及走出去战略不相适应。”而对于国际标准的重要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主席张晓刚在《中国质量报》上撰文指出:“要加强中国标准‘走出去顶层设计,在国家层面研究制定统一的中国标准‘走出去规划文件,加强相关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的协调和沟通,加快推进各领域国际标准化工作,在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上形成合力。”技术之争最终归结于标准之争,谁掌握了标准的制订权,谁就会占领国际市场。随着中国企业走向海外,技术标准成为国家的重器和核心竞争力。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给中国技术标准“走出去”带来了机会。特别是中国的高铁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随着中国与泰国、老挝、印度尼西亚等东盟国家在高铁领域的合作,中国高铁技术标准已经“走进”东盟国家,使中国在东盟的高铁市场上具有极大的竞争优势。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推进中国技术标准“走出去”意义重大,也是中国与东盟开展全面长期合作的需要。职业教育培训需要完整的课程体系,其中课程标准是职业培训中重要的内容。由合作双方共同开发课程标准或由中方输出课程标准,作为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创新模式,有利于双方的合作关系稳定和长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