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孜孜 何珍
【摘 要】本文对幼儿师范院校女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年级差异、家庭居住情况差异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幼儿师范院校女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获得受学校、家庭、学习环境、目标及最近学习生活状态诸因素的影响,就此提出提升幼儿师范院校女学生幸福感的策略: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学习主动性,建立满意的职业发展规划;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建立完善的心理支持系统;加强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认同感,营造幼教职业的主观幸福感。
【关键词】幼儿师范院校 女学生 主观幸福感 满意度 调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2C-0116-02
主观幸福感是个体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由于目标的达到或理想的实现,自己在物质、精神等方面获得心理上的愉悦、满足或安稳的一种心理体验。追求主观幸福感是当代大学生追求自身感受的永恒话题,同时也是发展自身潜力和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强大动力,但是当代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形成和发展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一些研究表明,女大学生深受性别因素和社会期望的影响,社会一方面希望她们能够出人头地,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但另一方面又希望她们成为贤妻良母,在家庭中相夫教子,而这两者之间有时候是很难平衡的。在这些特殊的因素影响下女大学生势必形成特殊的主观幸福观,从而影响她们自身职业的定位。对于幼儿师范院校的女学生(以下简称幼师女生)而言,她们是未来的幼儿教师,对于生活和事业的看法影响着其主观幸福感。因此,研究幼师女生的主观幸福感特征及影响因素,对于塑造她们的职业幸福感有很大帮助,同时能够帮助她们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角色的转变,幸福开心地从事幼教事业。
一、调研意义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幸福快乐,同时每个人对幸福的见解又不一样,但幸福到底是什么呢?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但它却影响着我们的身心健康。为此,笔者对幼师女生进行主观幸福感的问卷调查,了解她们对未来职业的期待及主观幸福感的现状,研究她们主观幸福感的机制及影响因素。这项研究一方面可以了解目前幼师女生主观幸福感的整体状况,深化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另一方面可以有助于改善幼师女生的生活质量,提高她们对未来职业的期待和向往,帮助她们感受更多的积极的心理状态,对于塑造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调查结果分析
笔者针对广西区内两所幼儿师范院校学前专业在校女生,以问卷的方式发放问卷了解其主观幸福感的现状。本次调查以随机发放问卷、当场填写并收回的方式进行。回收问卷2100份,其中有效问卷2078份,有效率达98.95%。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幼师女生主观幸福感的年级差异分析。从表1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幼师女生主观幸福感的友谊满意度、家庭满意度、学校满意度、学业满意度及环境满意度等维度在年级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自由满意度维度上,各个年级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幼师女生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大致方向都是一样的。
LSD进一步分析显示,在友谊满意度上,一年级与二年级存在显著性差异(均值差异0.289,P=0.000);在家庭满意度上,一年级与二年级(均值差异0.252,P=0.007)、二年级与三年级(均值差异0.351,P=0.001)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学校满意度上,一年级与二年级(均值差异0.220,P=0.016)、一年级与三年级(均值差异0.310,P=0.009)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学业满意度上,一年级与三年级(均值差异0.303,P=0.008)、二年级与三年级(均值差异0.276,P=0.008)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在自由满意度上,三个年级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环境满意度上,一年级与二年级(均值差异0.202,P=0.008)、二年级与三年级(均值差异0.186,P=0.04)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二)幼师女生主观幸福感的家庭居住情况差异分析。从表2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幼师女生主观幸福感中友谊满意度、家庭满意度、学校满意度、学业满意度及环境满意度等维度在家庭居住情况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主观幸福感中的学校满意度维度上,家庭和城镇学生存在显著性差异。
三、提升幼师女生主观幸福感的策略
幼师女生主观幸福感调查结果表明,幼师女生主观幸福感的获得受学校、家庭、学习环境、目标及最近学习生活状态诸因素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加强幼师女生对主观幸福感定义的感知,改善教师、家长与学生的关系以及调整自我的目标与生活学习状态,促进幼师女生获得良好的职业获得感和更多的成功体验,从而提升她们的主观幸福感。
(一)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幼师女生的心理素质。大学生活虽然没有高中生活那样紧张激烈,但是来到幼儿师范院校后,现实的大学与理想的大学仍存在较大的差距,这就使得学生产生不适应感,需要利用丰富的课外时间以及有趣的学前教育课程为她们提供充分发展自我、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将幼师女生聚集在一起,谈谈理想兴趣,聊聊未来职业,开阔自己的视野,提升综合素质,主观幸福感自然而然就会产生。每个人都是独立无二的,但又存在着关联。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得幼师女生凝结在一起,发现自身优势,学习他人的长处,从而才能在舞台上尽情展示自己,不断完善自我的心理素质。
(二)引导幼师女生增强学习主动性,建立满意的职业发展规划。幼师女生步入幼儿师范院校后,学习专业技能仍是她们的难题。相当多的课外自由时间并不见得是学习的有利条件,外界的诸多诱惑让一些女生感觉自己在大学校园里变成了 “凤尾”,特别喜欢穿衣打扮、攀比消费、沉迷网络游戏等都是影响她们学业成绩的因素。幼师女生的主观幸福感并不是来自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而是自己对于自己现状和未来职业发展规划的满意程度。如果幼师女生能够克服目前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诱惑,努力提升学习的主动性,迎来的将是绚丽的人生。优异的学业成绩虽然并不能代表一切,但能在一定程度上证实幼师女生的实力,同时也会使她们对未来职业产生期待与向往,肯定现在的学习生活及自我价值,她们才能体会到主观幸福感。因此,应加强幼师女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引导她们在迷惘无助时寻求支撑她们前进的动力,及时向有经验的前辈请教,習得高效的学习方法以完善自我,提升主观幸福感。
(三)培养幼师女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建立完善的心理支持系统。幼师女生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过硬的职业技能,更需要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阳光心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能够提升幼师女生的生活满意度,即使最后没有达到预设的目标,对于付出的努力和成长的喜悦仍然值得肯定。幼师女生作为一个重要群体,离不开同学、老师及家人的关心和帮助,困难时挚友的鼓励帮助和真心关怀,成功时老师家人的一声祝贺,都可以驱散内心的阴霾和不快,点亮幼儿教育事业前进的方向,增强她们的主观幸福感。因此,学校可从同学、老师、家人等方面着手,为幼师女生建立一个完善的心理支持系统,促使她们提升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对未来的幼教事业充满期待和渴望。
(四)加强幼师女生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认同感,营造幼教职业的主观幸福感。专业与职业认同也是影响幼师女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2011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发展学前教育必须加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可见国家、社会对幼儿教师具有较高的期望,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教师、家长可结合相关政策,对幼师女生给予正确的引领和指导,加强幼师女生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认同感。这一方面可以增强幼师女生的自我意识,更关心自己将来的发展与前途;另一方面可以解决她们因专业与职业认知导致的困惑或身心发展不平衡问题和外部支持系统缺失而造成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迷失问题。通过加强幼师女生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认同感,提高她们对幼教职业的主观幸福感。
【参考文献】
[1]杨冉,张艳红,邓元元,等.大学生网络交往与主观幸福感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9(9)
[2]张梅.大学生情绪智力与主观幸福感關系的研究——以贵州师范大学为例[J].安顺学院学报,2017(6)
[3]赵浩宇.龙泉驿区青春期女生性生理及心理卫生的调查报告[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7)
[4]王祺.人生长发育与大学生的身心特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1)
[5]司进立,杨淑云.提升高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路径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15)
[6]刘伟生,刘亚丽,李华蓉,等.湖南省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调查报告[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基金项目】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色项目(2019xksf001)
【作者简介】何孜孜(1975— ),湖南祈东人,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何 珍(1986— ),女,瑶族,广西恭城人,硕士,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研究。
(责编 苏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