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超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年~2025年)》中要求:成人每天2次刷牙率达40%;65~74岁老年人存留牙数为23颗……
不少老人觉得“老掉牙”是非常正常的事。其实牙掉了,整个口腔甚至全身健康都会发生变化,必须引起重视。牙齿缺失,时间长了会导致缺牙侧咀嚼变少,影响口腔卫生,出现口臭,还会引发或加重牙周病。牙齿缺失也会影响消化功能,如果食物无法得到充分咀嚼,胃部也将承受更多负担。时间长了会导致各种健康问题的产生。提醒老年人,不要以为缺牙是“小事”!一定要及时去治疗。
解决缺牙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活动义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可摘戴的假牙便是活动义齿。带基托的传统义齿治疗可解决一部分咀嚼进食的问题。活动义齿方便清洗和修补,价格相对便宜,但基托面积大,异物感强,且会影响咀嚼功能及发音功能等。
种植覆盖:种植义齿是在口腔缺牙区的牙槽骨内植入种植体(人工牙根),等过几个月种植体成活后,再在其上端制作修复体完成修复。对于全口或半口缺牙的患者,可种2~4颗植体作为支撑,再使用基托。患者可将基托自行取下进行清洗维护,其固定性比活动义齿增强,且性价比较高。
种植固定:种植固定舒适度更高。此技术优点是固定性强,患者感受更佳,治疗后需认真对种植义齿进行清洁即可。然而此方案要求植体数量较多,对患者身体条件要求也较高,不是所有无牙颌患者都适用,需要治疗团队进行评估。
总之,种牙就像种树,需要看三个条件:树苗土壤情况、还有种树的人。树苗的选择就是选择适合自己的种植体,患者应该在治疗团队的建议下进行选择。土壤则是跟患者情况有关,患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才可以种牙。种树的人就是种植医生,牙医的专业水平很重要,应选择正规口腔机构。
种牙前:进行牙周检测和治疗。若患有牙周病则需进行牙周治疗,无牙周病的也需做常规牙周检测,改善口腔卫生环境。检查身體基本状态,了解是否患有严重的系统性疾病。
种牙后:按时刷牙,定期复诊。治疗后的护理和随访同样重要。种植后一定要建立健康的口腔习惯,进行细致的口腔清洁。每天要用漱口水含漱数次,坚持每天早晚刷牙各一次和饭后漱口,选用刷毛软硬适中、末端磨为圆头的牙刷。
定期复诊也需重视,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表明,患者若不按期复诊,后续发生并发症的概率相应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