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翠娟
摘要:基于对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分析,教育界提出了在“教—学—用”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改革的策略,即教的内容要适合学生、能调动学的主动性、用的环节不能缺失。本文基于以“学习为中心”的理论基础,分析了有效实现以学习为中心的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策略。
关键词:以学习为中心 大学课堂 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而大学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战场。如何持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是高校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以学习为中心”教学理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将其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尝试将“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教的内容要适合学生
教师要想有利于学生建构知识,就要在设计教學内容时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兴趣所在,才能使设计的教学内容能够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从而促使学生进行有效的知识建构。必要时,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时进行测试或摸底,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评估教学内容对于学生而言的难易程度。
刚开始学习专业课程时,学生普遍会感觉难度较大,而学习了一些专业课程后,再学习新的专业课时,学生就会感觉容易很多,这是因为之前学过的专业课已经成为学生的已有知识,所以学生此时再学习新知识就会比较容易建立联系。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教师要重视和先修课程之间的联系。
同时,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注意知识的更新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使得大学生很容易通过网络等渠道获得新知识。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不能仅仅以教材为中心,还应及时增加新的知识储备,重视知识的应用场景。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有利于大学生建构知识。
二、要调动学的主动性
课堂教学不仅是一个教的过程,还是一个学的过程。“以学为中心”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学生要想学好,就必须要有建构知识的主动性。以“学习为中心”教学理念要求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主动思考,将新知识和已有知识建立联系,吸收消化新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式教学、案例讨论式教学和体验式教学等,还要采用先进的教学方式,如云课堂、智慧课堂、翻转课堂等;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知识的学习不是一个简单的传递过程,学生要通过复杂的思考过程,才能真正学会。
三、用的环节不能缺失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运用知识,所以课堂教学不仅要包括“教”的过程和“学”的过程,还应该延伸到“用”的过程,重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大学教学不应该是按照大纲照本宣科,也不应该是学完、背完、考完、忘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每个知识点,给学生安排一些课后的拓展阅读、调研、设计等应用性作业,让学生强化知识之间的联系。
如在教学《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中的“生产和服务设施选址”时,教师教授完理论知识后,可以安排学生通过项目小组的形式,以某企业选址问题为题目,完成一个研究作业,从选题、分工、搜集资料、分析、写报告,都由项目小组独立完成,教师负责全程指导。通过完成这样一个一般难度的研究项目,学生能在运用中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
参考文献:
[1]耿睿,詹逸思.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指导体系构建研究——以清华大学学生学习与发展指导中心为研究案例[J].江苏高教,2012,(6).
[2]朱继洲.建设一流研究型大学必须重视青年教师的教学发展[J].中国大学教学,2013,(4).
[3]张利荣.我国本科生学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武汉地区高校为例[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4).
[4]林崇德,胡卫平.创造性人才的成长规律和培养模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本文系东北石油大学2018年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以学习为中心的‘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
(作者单位:东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