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理念下的高中语文教学

2020-06-08 10:04徐智华
课外语文·下 2020年5期
关键词:生本理念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摘要】传统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更倾向于使用“填鸭式”和“满堂灌”等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虽然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记住大量的知识,但无异于把学生当成了学习机器,抹杀了他们的学习个性和成长天性,对其未来的发展非常不利。基于生本理念,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个人学习作用,以更加人性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新知识,对他们来说,这才是释放学习个性,提升语文学习能力的最好方式。

【关键词】生本理念;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15-0029-02

【本文著录格式】徐智华.生本理念下的高中语文教学[J].课外语文,2020,19(15):29-30.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以生本理念优化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提升语文学习能力,培养其语文素养的根本策略。当下,对于生本理念的研究仍在继续,而且已经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研究成果,本文将基于这些研究成果继续分析,以期能帮助高中语文教师优化课堂教学。

一、生本理念的基本内涵

生本理念的核心在于“以学生为课堂中心”,该理念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少用命令的口吻要求学生做这做那,而是常用间接性、引导性和鼓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生本理念并不是抹杀了教师的教学作用,其教学引导作用对学生自主学习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

总的来说,生本理念是基于新课改背景下的现代化教学理念,旨在实现以学生为课堂中心,通过引导而非指令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调动其学习激情,积极与教师合作推动整个教学过程朝着“更轻松、更和谐、更人性化”的方向不断前进。

二、生本理念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结合的优势

(一)学生自主探究习惯的发挥

在生本理念指导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能够以尊重学生的学习和探究自由为基础控制整个教学过程,从而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习惯的发挥。在生本理念指导下,这种教学方法有很多,例如情境教学法、合作教学法、兴趣教学法等。

(二)尊重学生情感表达

学生作为独立的学习个体,有自己的学习个性和学习情感。在生本理念指导下,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引导等方式让学生自由表达思想情感,使之在与他人的交流互动中学习知识、明辨对错、提升认识。

(三)和谐师生关系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利于教师发挥引导和启发作用,从而体现生本理念的教育意义。在生本理念指导下,教师将会通过导学互动、合作学习等方式营造和谐有序的教学氛围,从而构建和谐稳定的师生关系。

三、生本理念在高中語文中的应用策略

(一)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人本教学”理念认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所以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承认学生的个体学习作用,并积极发挥引导和启发作用,帮助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激发其学习兴趣并培养其自主探究习惯。

基于此理念,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观念,把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同时,学生的整个学习和探究过程万万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启发,虽然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中心,但是退居幕后之后仍可以掌控和调整整个教学节奏,同时通过师生间的有效交流和互动,为学生营造快乐、舒适、无压力的教学环境,所以教师自身还是不能妄自菲薄,应该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从自己的言谈举止着手,尽量采取和蔼可亲的态度并放下身姿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同时应当深入到学生中去,认真了解学生的真实内心需求,将自己摆到一个“服务者”的位置上,才能做到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

(二)学生自主探究习惯的养成

学生具备自主探究习惯,首先是要喜欢学习,即对学习有强烈的兴趣,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相对困难,而且脱离教材之外的学习素材难度也不小,教师只有循序渐进丰富其学习体验,才能真正培养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启发现美的“第三只眼”,即看过的知识要能知道它的学习价值在什么地方,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基于学习兴趣持续钻研,养成自主探究习惯。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感悟语言文字之美、文化思想之妙,增强其语文学习兴趣,并在遇到问题时积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先尝试自己去解决,这样的学习品质会促进其深入学习语文知识,久而久之,也能培养起自己的自主探究习惯。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必须构建开放式的讨论环境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习惯。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理解和尊重学生的个人想法,尤其高中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切不可再像对待小学生那样引导他们的思想。例如在教学《宇宙的边疆》时,教师应当平等地和学生交流看法,给学生更多思考和想象的空间,正如《三体》作者刘慈欣一次次仰望星空,才能为思考插上腾飞的翅膀。教师对待学生,也要让他们敢想,敢于冲破思维定式去探寻新想法和新思路,这才是阅读的真正目的。

(三)教学过程的优化——以高中语文《林黛玉进贾府》为例

1.课堂引入阶段——激发学生兴趣

生本理念指导下,教师要在课堂引入阶段选择适合高中生的内容引入方式,例如教师要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动画视频、音乐、图片等,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其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播放87版《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的视频片段,从而让学生在学习初段就能拥有高涨的学习情绪。

2.课堂教学阶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兴趣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以问题教学法为例,教师可根据教材设置两个问题,“贾宝玉第一次见林黛玉时是怎样的感觉?”“林黛玉未来的人生轨迹与她入贾府有何关联?”通过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内容,从而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3.学生自主学习阶段——采用小组合作阅读法

在学生自主学习阶段,由于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理解能力不同,所以为了丰富学生个人的阅读思想感悟,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阅读法。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前因后果把林黛玉进贾府的过程分成三部分,每一部分由一组进行讨论,即“林黛玉进贾府的原因”“林黛玉进贾府之后见了什么人,当时的她是什么状态”“林黛玉进贾府后大家对她的态度”三部分,小组合作阅读,看法越多,则学生的个人阅读成效越显著,课堂交流环境也更好,待三个小组完成后,组长之间再进行信息整合,从而完整地还原林黛玉进贾府的过程。

(四)语文阅读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从阅读教学的层面来看,教学要善于从文化的角度挖掘文本的文化内涵、文化意蕴,调动学生的文化敏感、文化积累,教出文本的文化内涵、文化意蕴,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体悟能力。只要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了,他们自然就能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就利于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比如教《故都的秋》可以引领学生挖掘古代相关诗文,借助这些经典诗文细品“故都”、秋草、秋蕊、秋蝉、秋雨、秋果等意象深沉的历史文化内涵,体会作品“清、静、悲凉”的文化韵味;教《荷塘月色》可以引领学生搜集古代写荷写月的诗文,借助这些诗文体会朱自清对高洁人格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教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可以引领学生结合陶渊明的生平及相关诗文,体会这篇辞赋所表现出来的陶渊明耿直高洁、追求自由人格的“五斗米”精神;教杜甫的《登高》可以引领学生从杜甫的家世、抱负出发,体会诗歌所表现出来的厚重深刻的家国之思、家国之悲,领略杜甫博大丰富的人文情怀。总之,阅读教学只要长期坚持按照这个路子走下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品位、人文素养就会得到极大的提升和拓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生本理念是以学生为本的现代化教学理念。在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相结合的过程中,指导着教师的每一个教学步骤,避免其落入“重复教学”“低效教学”“无趣味教学”等不良的教学状态之中。当然,上述所分析仍有不完善之处,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关于生本理念更多更好的应用策略还需要广大语文教师进一步探讨和研究,文中尚存的不足之处也请各位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猜你喜欢
生本理念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生本课堂实践探索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