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展望

2020-06-08 09:55罗婧雯王敏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21期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科研

罗婧雯 王敏

摘要: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的背景下,通过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国际化创新型人才的中外合作办学应运而生。文章通过介绍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历程,从招生生源、教师队伍、科学研究等方面简述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历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招生与师资;科研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21-0143-02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的背景下,中外合作办学应运而生。中外合作办学通过引进发达国家的优秀教学资源,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教育体系,在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教育差距的同时,也为中国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环境,为我国培养国际化创新型优秀人才做出了贡献。

一、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历程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外合作办学经历了探索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和提质增效阶段等四个阶段。

(一)探索阶段

1987年,天津财经大学与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OCU)合作举办的工商管理硕士(MBA)培训班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后首个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这一时期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主要靠发起者自身的探索。

(二)起步阶段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出台,首次提出“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加强国家教育交流与合作,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发展和管理教育的成功经验”。截至1994年底,我国共批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70余个,标志着我国中外合作办学正式进入起步阶段。

(三)发展阶段

1997年,国务院学位办首次对外公布中外合作办学可授予境外学位的项目清单;2003至2007年间,教育部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中外合作办学实施办法》等多个文件,并于2009年正式启动“中外合作办学评估”工作(试行);随后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行首批评估试点,并调动全国所有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进行“教学质量合格评估”工作;截至2015年底,教育部批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57个、项目847个。这一时期,中外合作办学的办学质量全面提升。

(四)提质增效阶段

2018年,教育部“叫停”5个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229个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学评估”与“退出机制”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到“提质增效”的新阶段。

二、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现状

(一)中外合作办学招生情况分析

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2019年12月24日更新的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发现,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共1147个,其中机构109个、项目1038个,具体分布如下页图所示。

就办学层次來看,涉及本科层次的机构与项目968个,涉及硕士层次的机构与项目197个,涉及博士层次的机构与项目34个。本科层次以招收本科生为主,研究生层次以硕士研究生招生为主。

中外合作办学招生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依靠人力宣传,通过张贴、发放招生宣传资料或进行电话咨询、现场咨询、网络咨询等方式进行宣传;二是依靠网络宣传,通过官方主页、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官方微博等新媒体发布招生宣传简章,或通过第三方网络平台进行招生宣传。

(二)中外合作办学师资队伍建设情况分析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师资队伍主要由外方教师、国内外聘请的教师和校内兼职教师组成。其中由外方院校派遣的外方教师,因地理位置相距较远,本身还需要承担所在院校的工作与任务量,导致不得不采用外教集中授课的教学模式,而这一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而通过社会招聘的国际教师,一方面缺乏一个良好的平台对其教学资质进行衡量,另一方面在数量和质量上很难同时得到保障,导致教师资源良莠不齐。上述问题严重影响了师资队伍的建设,长此以往,非但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甚至还可能造成一些负面影响。

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的省级分布情况

(三)中外合作办学科学研究情况分析

高水平科学研究是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支撑。然而以“科学研究”为核心任务的硕士及以上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由于起步较晚,特别是在发展初期,相关开发队伍、设施和经费投入不足,导致科学研究只能成为纸上空谈。

三、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对策与建议

(一)扩大招生宣传和优化教学管理双管齐下,提升中外合作办学招生质量

招生宣传一方面是提高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应做到常态化、精准化、特色化和科学化。另一方面,优化中外合作办学教学管理,提高中外合作办学院校软硬实力也很关键。国内高校只有与国外高水平教育机构以及具有优势的学科专业开展合作办学,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通过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实现以评促建、以评助管,真正实现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在生源规模与质量、师资队伍建设、高水平科学研究、毕业生就业质量等方面的提升,才能从实质上获得学生与家长的青睐与信任。

(二)健全准入机制,加强教学监管,多方面提高教学质量

针对外方师资质量良莠不齐的情况,高校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机制来加强通过社会招聘的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准入机制一方面对硬件资质比如学位证书等进行严格审核,另一方面通过结合专业建设的要求,进行严格设计的程式化面试来对外方教师的综合能力进行评判。

针对引入教师的教学监管,行之有效的处理方式是通过后续的一系列培养来加强教学监管。针对部分外方教师对中国国情以及中国学生普遍缺乏了解的情况,可以由这方面比较熟悉的外方教师来进行岗前培训。

(三)做高水平科研,創新发展学科,促“双一流”建设

坚持协同创新,产出一流科研成果。中外合作办学要进一步深入广泛地开展产学研合作,以国家战略引导创新研究,以市场需求牵引技术创新,利用外方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力求在一些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解决上攻坚克难;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各类科研平台、基地和智库的建设,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变为先进生产力,增强院校科研服务行业和社会的能力。

四、对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的未来展望

在全球化趋势大踏步前进的当今时代,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培养国际化综合人才也越来越成为大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当今各类合作办学机构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的今天,更应该“不忘初心”,秉承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核心任务,脚踏实地,从各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完善中外合作办学,实现中外合作办学的良好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瑜,秦卫星,唐宏敏.依托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师资国际化建设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 2019, (12):28-29.

[2]陈瑜,唐宏敏,秦卫星.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消化与吸收—以长沙理工大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9,(15):4-6.

[3]严峻.国际合作办学中外合作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33):98-99.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Sino-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has come into being by introducing high-quality foreign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cultivating international innovative talents.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Sino-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then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in terms of student enrollment, teaching staff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 Sino-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enrollment and faculty; scientific research

猜你喜欢
中外合作办学科研
护理专业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关于高职院校科研定位的几点思考
高校科研项目管理激励机制研讨
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再辨识
教育行动研究可促进中小学教师科研发展
产业与教育交互下的“中外合作办学”服装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