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地域文化的渗入分析

2020-06-08 09:48陈蕊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继承文化传播

陈蕊

[摘  要]当前,市场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数量与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为了能够更加适应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各高校积極调整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模式和学科知识体系,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将文本内容与地域文化融合,提高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能力。同时,此举还有效促进了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使我国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能够长远发展。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  教学方式  文化传播  创新  继承

环境艺术设计与地域文化概述

人类是在不断发展与演变中进化而来的,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去适应环境、改造环境,人类将自己的创造力与想象力灌注在环境之中,使之形成最合适的居住地。随着环境的变迁,在这一改造行为中逐渐衍生出了一种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审美标准,并生成了系统化、理论化的艺术设计理念。环境艺术设计就是从审美标准的角度出发,通过优化、协调等一系列科学方法,对环境进行二次开发和再创造,将自然、人类和社会有机结合,从而提高该地区的环境实用性与美观性。

地域文化是中华大地在千百年的变迁中自然形成的特有文化,例如社会风俗、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等。这种特有文化的形成是在千百年的锤炼和相互适应的过程中慢慢沉淀下来的,形成了一种无限趋向于当地人类生活的完美需要,并成为该地区特有的印记。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各大中小城市都在拆除旧有的建筑和村落,街道上高楼林立,使得城市与城市之间大同小异,失去了文化本身的地域性、传统性和独特性。因此,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充分把握环境特点,突出环境艺术设计的地域特色。

信息时代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挑战

传统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最大缺陷是理论内容过重。首先,教师长期过于注重课本内容,对地域文化的分析缺少实地探索,导致教学方式变成单调的照本宣科,培养出来的环境艺术设计师思想大同小异,缺乏创新、考察、调研的能力。其次,教师本身能力不足。一方面,很多教师能力匮乏,缺少长时间的工作经验与实地经验,这直接导致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因地制宜地对地域文化作出有针对性的讲解;另一方面,学校对专业课程不够重视,仍然保持着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学校的作用就是讲解书本内容,而实践经验则需学生日后在实践工作中自行探索。实际上,这样的教育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很多学生的“奇思妙想”,并且导致学生对课程内容一知半解,无法结合当地民族风俗创新设计方案。

除却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理论内容的繁重,另一个弊端就是教学严重脱离时代,课本内容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统一化的教学只能教出统一化的学生,教学思想僵化、课程内容落后,致使学生根本无法透过书本知道某一地区现如今的发展情况,严重与时代脱节。在教学方式上,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很多学科都会出现共同的问题——灌输式教学。当前,部分教师仍采用直接灌输的教学方式,这种填鸭式教学手段并不能改变学生创新能力低下的现状。教师对现代科技的运用仅仅停留在播放多媒体课件上,看起来似乎是解放了教师,但是实际上也增加了教师的工作任务,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相关课件。从根本上来说,这对学生并没有很大的帮助,只是课程内容的展示方式变了而已,区别仅在于增加了多媒体课件的精美程度,这对于提升教学效率来说,收效甚微。

2.机遇

对教学方式的改革,是环境艺术设计课程迫在眉睫的需要。作为一门综合学科,仅靠理论知识是绝对无法支撑一座“高楼大厦”的,环境艺术设计师还需要具备实际的实践设计能力、良好的美术艺术功底和有针对性的工程测量,以及熟知历史人文、材料费用等能力。而这些能力是书本知识无法提供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师应在开展课程实践之前,先对市场需要进行调查取证,了解市场对该专业人才能力的具体需要,做到专业对口,且能够和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使其为学生提供更加有效、直接的实践岗位。另外,教师还要将学校的理论内容延伸至企业和社会中,从而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思维的优秀环境艺术设计者。教师应将实践经验与课本内容相结合,剔除课本中较为落后的方面,与时俱进地吸收新内容;学生也可以将自己的实践经验整理成册,学校负责装成册,给下一届学生浏览借鉴。除此以外,学校还可以建立多样化的实验室,供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例如室内外灯光设计室、环境艺术设计车间、建筑材料工作室等,以此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对不同地域文化的见解。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教师可将更多的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例如,可以在课堂中利用虚拟技术设计虚拟场景,使学生能够通过听觉、视觉、触觉等多重感官的刺激,真正了解地区之间的不同。将环境艺术设计课程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课堂的积极性,还有助于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快速学习新的科技思想。虚拟技术的发展是未来生活中势不可挡、不可或缺的,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改革应该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方向。教师应积极投身到课程改革中,尝试多种创新型教学手段,选出最佳的改革方案,将虚拟技术和教学完美融合在一起,提高教学效率。

环境设计艺术教学和地域文化的关系

1.地域文化为教学提供丰富的特色资源

在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对西方艺术理念的篇幅设置明显要多于传统民族文化的相关内容。这种设置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我国艺术理念的讲解会有所欠缺,过多的西方艺术渗透使本国优秀的建筑风格很容易被“视而不见”,导致设计人员在建筑色彩和建筑样式的选择上,会更多地偏向于西方的建筑样式。而我国本身所具有的“红砖绿瓦”风格则越来越局限于标准的古建筑风格配色,无法冲出亭台楼阁的桎梏,以致建筑风格僵化。环境艺术设计教师要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设计人才,就要在课程中尽可能地多讲解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文化建筑物,让学生领略“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的诗情画意。这一方面是对传统文化的有效继承和保护;另一方面,更是为建筑装饰设计课程的发展提供宝贵的资源,是学生陶冶情操、领略中华文化的直接方式,更是挖掘中华民族精神特征的有效途径。

地域文化的产生和形成,经历了千百年的锤炼并且还将会继续变化与发展下去。了解一个地方的地域文化,不仅要实地考察,深入生活,更要了解当地居民的审美标准和需求。环境艺术设计教师更需要注意隐藏在地域文化之中独特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发掘其中的社会文化、人类文明、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的内涵,培养学生尊重地区差异、热爱祖国的情怀。这是学校培养人才的义务,也是责任。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解当地地域文化特征、带领学生实地考察等方式领略祖国美好河山的独特之处。

2.基于教学的地域文化传承

在文化传播和继承中,教育始终是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可以将地区的不同文化进行细化,对人文、社会、生活习惯、地貌、宗教信仰等逐一研究,最后整合、制订出最佳的决策方案。在实际研究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地扩大地域文化的影响力,使环境设计学与地域文化更完美地融合。

第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提取地域文化之中传承时间最久、最具有代表性的特色文化,例如昆曲、皮影戏、剪纸,糖人等,将其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制作要素融入课堂之中,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地域文化和现代化发展之间微妙的和谐与平衡。

第二,学校可以请当地的民间艺术传承人给学生进行现场示范,开专题讲座,让学生近距离聆听、感受民族文化背后的博大精深。另外,教师也可以在教学中适当增加民间艺术传承人的成长故事,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

第三,环境艺术设计的学习从来不是“纸上谈兵”,更为重要的是对地域文化独特的见解和设计师本身的创新能力。学校要鼓励教师与学生积极开展对不同地域文化的艺术调研,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要想更精深地探索地域文化,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观察,要深入到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去,通过访谈、录像等方式,对地域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入挖掘。教师应结合实际调查的结果对教材内容进行修改。学校可以通过与当地企业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企业进行实习交流,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他们将课本内容与实地考察结合在一起,为其设计更完美的方案打好基础。另外,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会对当地民俗文化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我国地貌的多样性决定了人文的多样性。地域与地域之间截然不同的文化是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最好的教科书。只有坚持实地探索、自主创新,才是一个设计者最基本的责任。将地域文化与课本内容结合起来,是环境艺术设计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培养多方面共同发展的优秀人才,是学校教书育人的基本目标。因此,对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改革,要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向等多方面循序渐进地展开,还应对地域文化进行深入探索,创新传承,最终实现地域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共同发展,形成具有鲜明艺术特色的文化氛围。

结  语

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在教学方式上仍然需要不斷改革创新,教师一方面需要立足于实践经验,把握地区之间不同的地域文化,在设计过程中要学会因地制宜,深入当地人民生活,了解当地的民族风俗,体会不同的民族艺术;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要避免照本宣科的讲课方式,适当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使学生在保留有地域文化的同时还能结合现代科技的发展,将不同地域文化继续传承和保护下去。

参考文献:

[1]郁燕飞:《浅谈地域文化在环境艺术中的继承与创新》,《美术教育研究》。

[2]刘方靓、马牧群:《地域文化特色传承发展与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融合》,《中国建材科技》2017年第3期。

[3]曹晓楠:《传统美学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启示——评〈中国传统美学与环境艺术设计〉》,《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9期。

[4]乔莉莉:《浅谈环境艺术设计基础课程应用教改研究》,《美术教育研究》2019年第16期。

[5]李梅红:《地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拓展探析》,《山西建筑》2019年第10期。

[6]王敏:《虚拟现实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企业科技与发展》2019年第9期。

[7]张敏、金花:《地域文化特色传承发展与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融合》,《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作者单位:咸阳师范学院设计学院  陕西咸阳

猜你喜欢
环境艺术设计继承文化传播
浅谈杜审言、杜甫的祖孙关系:推崇、继承、发展
中国文化传播与艺术人才外语能力培养创新
浅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交叉学科发展趋势
浅谈环境艺术设计中数字技术的运用
浅论紫砂艺术的继承与创新
市场环境下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革新建议
论电影《暮光之城》的哥特文化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浅析《黄河晨报》对河东文化的传播
气象科技史研究领域又一重要学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