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温通阳气法治疗颈椎病的内涵及临床意义

2020-06-08 02:10陈广坤陈雪梅李鸿涛
吉林中医药 2020年5期
关键词:三阳循行督脉

陈广坤,佟 琳,陈雪梅,李鸿涛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700)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见于伏案工作人员以及老年人,在中医古籍记载中散见于痹证、痿证、项强、眩晕等病证。西医认为本病是由于骨质增生、颈椎韧带钙化、颈椎间盘萎缩退化等改变刺激或压迫颈部神经、脊髓、血管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西医临床分为4种类型,即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临床症状多以颈部不适、头晕头痛、肢体活动不利等为主,甚者出现呕吐、瘫痪等。根据笔者临床经验,颈椎病的肢体症状多为颈部、肩周、上肢的酸楚疼痛、麻木不利、冷痛、怕风等,八纲辨证为阴证、寒证,表现为阳气不足,阴气盛则引寒而入,即正气不足,邪气外干而致。

1 颈椎病阳气不足病机认识

1.1 经络循行多阳经 颈椎病多以项部不适症状为主,颈椎多为阳经循行。项,《说文》释:“头后也。”颈,《说文》:“头茎也。”《广韵》对颈项的区分:“颈在前,项在后。”但是颈椎病的不适症状多表现为项部,而不是颈部。所以从“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的循行来看,均经过项部。《灵枢·经脉》记载的阳经循行:“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其支者,从缺盆上颈,……是动则病齿痛,颈肿”“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纳太阳之脉……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是动则病洒洒振寒……是主血所生病者……颈肿,喉痹”“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是动则病嗌痛,颔肿,不可以顾,肩似拔,臑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聋、目黄、颊肿,颈、颔、肩、臑、肘、臂外后廉痛”“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是主筋所生病者……癲疾、头囟项痛……项、背、腰、尻、腘腨、脚皆痛,小趾不用”“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循臑外,上肩……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是动则病耳聋浑浑焞焞……是主气所生病者……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手足三阳经6条经脉均经过颈部,且阳经病变均产生颈部病变,伴随头部与肢体不适症状,且症状与颈椎病表现相似。

奇经八脉中亦有经脉经过颈项部,多为具有调节阳气功效的经脉。首先,督脉为阳脉之海,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阳经交会,且经脉亦循行于后颈椎中而上于巅顶。《难经·二十八难》谓:“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督脉直接沿脊椎经过项部,故颈部受督脉和阳经气血的支配。督脉病变,颈椎气血不足则易受邪害。故《难经·二十九难》云:“督脉之病,脊强而厥。”即督脉病变,则脊椎强急痛。此处的“脊”包含颈椎。其次是阳跷脉亦多次交会于阳经,循行于颈项。《奇经八脉考》载:“阳跷者,足太阳之别脉……,上会于太阳、阳维于俞,上行于肩膊外廉,会手阳明于巨骨,会手阳明、少阳于肩……,从睛明上行入发际,下耳后,入风池而终。”阳维脉交会于手、足少阳经和督脉,亦循行于颈项,有“阳维为病苦寒热”之说,而寒热之证则表现于头部。阳跷、阳维两脉多汇集阳经穴位,以调颈椎气血阴阳。

可见,颈椎与阳经循行关系最为密切,为气血津液运行的重要通道,尤其是依靠阳气的温煦濡养而发挥其功能,故阳气不足可引起颈部病变。

1.2 易受邪气而伤阳 颈为背部之上,头部之下,属阳,易遭受风、寒、湿、瘀等外邪。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素问·太阴阳明论》云:“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伤于风者,上先受之。”故头颈部在上则易受风,风为阳邪,腠理开泄而多汗出,多汗则伤血,汗出亦耗气伤阳,颈部失养而病痉。故《素问·金匮真言论》说:“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寒为阴邪,易伤阳气,且颈部多为外露之处,直接与外界接触,受寒而阳气被遏,凝滞血脉。《伤寒论》太阳病纲领为:“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外感风寒的症状就包含颈椎病的强痛。在《金匮要略》中对颈椎病又有了区分:“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而其中刚痉为伤阳,柔痉为伤阴,一为伤风,一为伤寒,但不外乎受寒伤阳,汗出耗气,均为阳气之不足。《素问·疟论》对阳气不足导致颈椎病总结:“阳并于阴,则阴实而阳虚,阳明虚,则寒慄鼓颔也;巨阳虚,则腰背头项痛;三阳俱虚,则阴气胜,阴气盛则骨寒而痛;寒生于内,故中外皆寒。”说明阳经经络虚,受风寒则病项痛。故无论是外感还是杂病,均指出阳虚受寒是颈椎病发病的病因。人体阳经亏虚则多引寒邪入内而恶风寒,阳经气虚则行血无力,受寒而血脉痹阻,经络受阻而颈项强急、头晕、手足肢体不利。沈卫东[1]曾总结年老阳衰、饮食不节、起居失常等造成阳气不足而本虚,风寒湿邪侵袭三阳经络导致本病,选颈部阿是穴、大椎穴和哑门鼓舞阳气。

2 针灸通调阳气治疗颈椎病

2.1 针灸治疗选阳穴 笔者根据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教材《针灸学》[2]所载的361个穴位对可调治颈椎病的穴位进行统计。结果见表1。

研究发现,调治颈椎病的穴位除了阳维脉和阳跷脉重复的8个穴位,共计39个穴位,其中阳经穴位占到37个,说明治疗颈椎病的穴位集中在阳经经脉上。其中手、足三阳经和督脉上均有穴位主治颈椎病,尤其是足太阳膀胱经占到了10个穴位,其次是手太阳小肠经、足少阳胆经、督脉、阳维脉和手少阳三焦经。太阳经为阳气之长,说明调治太阳经最为重要。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中除了手太阴肺经和手少阴心经各占1个穴位之外,手厥阴心包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任脉、阴跷脉、阴维脉、冲脉、带脉等阴经经脉均无治疗颈椎病的穴位。说明阳经的穴位对颈椎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阳经穴位温通经络的功效能有效改善颈部气血的供应,这也说明颈椎病有阳气不足的病因。

表1 调治颈椎病穴位统计

从治疗颈椎病的穴位分布来看多集中在人体四肢和头项部。根据“离经不离穴”的治疗原则,这部分区域有待新的治疗穴位发掘,尤其是督脉穴位。督脉为阳脉之海,为调阳气的重要经脉,且独行颈椎正中线,其穴位均有调节阳气的功效。临床治疗中发现人中[3]和印堂[4]均能有效治疗颈椎病,可见温通阳气对颈椎病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作用。

2.2 临床选穴温通阳脉 针灸临床治疗颈椎病在治法上包含针刺法、艾灸法、电针法、循经法、点穴法以及推拿法等,但所选穴位和经络均以手、足三阳经和督脉穴位为主。关于三阳经针法治疗颈椎病早在《灵枢·杂病》均有记载:“项痛不可俯仰,刺足太阳;不可以顾,刺手太阳也。”说明以阳经治疗颈椎病有效。而后出现穴位治疗,如《针灸甲乙经》“颈强身寒,头不可以顾,后溪主之”,后溪为手太阳小肠经穴位。李金牛等[5]根据脊神经定位诊断,结合手三阳经循经取穴法采用常规针刺手三阳经治疗颈椎病。根据阳经温阳通络的特点,李格格等[6]针刺下都穴与臂合阳穴治疗由神经根型颈椎病引起肩臂痛。《黄帝内经太素·寒热·经脉厥》云:“足少阳脉厥逆,机关不利者,腰不可以行,项不可以顾。”指出足少阳经脉厥逆,筋急、关节不利则发颈椎病。喻杉等[7]用运动针刺阳陵泉疗法,通少阳气血达到治疗目的。利用督脉温阳的特点,骆政杰等[8]以“通督导气”为大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兼以益气、滋肾、化瘀、利湿等治法,取百会、大椎、神道、至阳、颈夹脊穴等阳经穴位以通阳固本,具有较好的疗效。刘亚敏等[9]以足太阳膀胱经为主选穴治疗混合性颈椎病1例显效。高俊领[10]推拿手法以督脉、手足太阳经为主调治,有效率100%。因此,通过阳经温阳的功效能有效治疗颈椎病,说明颈椎病存在阳虚不足的病因。

3 方药通调阳气治疗颈椎病

3.1 古方调阳以祛风寒 针对颈椎病的治疗首推《金匮要略》,其认为颈椎病是外感风寒、津液不足、经脉失养所致。治疗柔痉用栝楼桂枝汤以解肌散寒、调和营卫、清热生津,刚痉用葛根汤以解肌通络、疏散风寒。后载方药多为在此基础上增加温经散寒药以增强温通阳气的功效,如桂枝附子汤、麻黄加术汤等。《妇人大全良方·妇人项筋强痛方论第六》治疗项强痛用三五七散、追风散、蝎附散、都梁丸、木瓜煎等方舒筋活络、疏风散寒、行气止痛,用药多为温性药物。后期演变为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治疗颈椎病。经典方剂为《脾胃论》羌活胜湿汤,由羌活、独活、甘草、藁本、防风、蔓荆子、川芎组成。治疗所谓的“湿邪”,为太阳经气不畅,风湿之邪侵袭肌表所致。故李东垣说:“如脊痛项强,腰似折,项似拔,上冲头痛者,乃足太阳经之不行也,以羌活胜湿汤主之。”后世治疗颈椎病的方药多具有温经散寒、祛风除湿和活血止痛等功效,以温达通,以辛散风,辛温止痛。总之,温通阳气是古方治疗颈椎病的根本治法。

3.2 临床遣药以温阳 根据治疗颈椎病方药必须具有温阳散寒、祛风除湿和活血止痛等功效,张绍富[11]治疗颈椎病常用单味药葛根、炒白芍、桂枝和延胡索,以温经活血为主。常用中药类别以活血化瘀药、和胃药、补肝肾强筋骨药为主,体现以“气血为先、祛风息风、肝肾同治”的治疗原则。刘阔等[12]根据葛根汤加味自拟清阳通脉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效率达92.85%。王海都等[13]亦根据葛根汤加味成通阳利湿方:桂枝9 g,黄芪30 g,葛根30 g,白芍20 g,茯苓15 g,泽泻10 g,香薷15 g,葶苈子10 g,车前子10 g,薏苡仁10 g,延胡索10 g,川芎10 g,大黄10 g,姜黄10 g,威灵仙10 g。并联合中药外敷(方药:川乌、草乌、细辛、桂枝、威灵仙各30 g,当归、透骨草、红花、续断、狗脊各10 g)治疗颈椎病,疗效显著。李月华[14]用益气聪明汤益气升阳,可有效改善多种类型颈椎病症状。王亮[15]运用益气活血方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该方由圣愈汤与桂枝汤化裁而来,具有补益气血、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之效,实则温通阳气以通络。李东红等[16]认为青少年颈型颈椎病是由劳倦伤阳所引发,筋脉失于濡养,加之风寒湿邪趁虚而入客于颈部筋骨,导致局部气血失和,瘀血痰湿痹阻,致使经脉气血痹阻,不通则痛。治疗以整脊调曲推拿按摩“被动”疗法加巳时导引操锻炼“主动”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共同激发体内阳气,有效调整颈椎动态平衡。这也说明临床用药温热调阳气有助于颈椎病的改善。中成药颈骨康胶囊[17]全方由温性药物葛根、当归、杜仲、川芎、威灵仙、桂枝、独活、熟地黄组成,疗效良好。经研究,中医内服[18]益气化瘀补肾,针灸振奋阳气,加之推拿手法、中药热敷温通筋络而改善血液循环,综合运用此类温通阳气的治疗方法[19-20],其效果较单一疗法更佳。

临床用药以温通阳气而祛寒,温补阳气以调气血,气血调和而风自灭。因此治疗颈椎病必须通调阳气才能起到治疗作用。

4 临床意义

4.1 指导预防保健 颈椎为阳经循行必经之处,依靠阳气的温煦,尤其是手、足三阳经和督脉。阳经病阳虚则寒,两寒相招,痹阻气血则项强筋痛。故在预防保健方面应顾护阳气,饮食不宜寒凉,炒菜时可放姜以温胃阳,天寒时衣着不宜太裸露颈部,可以做八段锦、太极等运动,舒展筋脉气血,通调阳气。颈椎不适时可以用温热之物敷之于颈部,如烤电、艾条灸等温阳散寒。

4.2 指导针灸及方药选择 根据颈椎经络循行和病因病机特点可指导针灸与临床遣方用药。针刺或艾灸手、足三阳经或督脉经穴以温阳散寒可达到调治颈椎病的目的。临床选方以葛根汤、羌活胜湿汤较为常用,以温通阳经之气,达到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之功效;选温通阳气之药进行组方,如温里药、补阳药、解表散寒药、祛风湿药、补血活血药等。

因颈椎病的病因病机是阳气不足,风寒痹阻气血而发,故颈椎病无论是从针灸穴位治疗还是方药治疗均要温通阳气,气血调和,风寒祛而颈自舒。

猜你喜欢
三阳循行督脉
鲍远程从督脉论治脊柱疼痛经验
罪恶聊天群
任督脉循行刍议*
从“阴中求阳”论治“督脉生病”
论五输穴向心排列与《灵枢·经脉》中经脉循行方向相悖*
大土三阳书画作品
三阳发布新款索尼E卡口85mm F1.8 ED UMC CS镜头
黄帝内经:着至教论
督脉循行考
基于热扫描成像系统探讨易筋经“托天桩”对阳虚质督脉红外热成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