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小儿心胸外科,上海 200127)
先天性心脏病是儿科临床最常见的心脏病,为妊娠期胎儿大血管及心脏发育异常所致[1]。近年来,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在我国每年约有15万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出生[3]。手术是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主要的治疗方法,本研究通过对我院儿科住院部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间收治的72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介入封堵手术治疗与传统外科开胸手术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比较,探讨介入封堵技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行性,为临床寻找最优治疗方案提供参考。现将研究过程报道如下:
选取我院儿科住院部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间收治的经胸超声心动图和左心室造影确诊室间隔缺损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72例,本次研究所选病例均经患者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采用介入封堵手术治疗4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患儿22例,女患儿18例,平均年龄(10.8±4.3)岁,平均体重(26.6±9.4)kg。同期行外科开胸手术治疗32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患儿15例,女患儿17例,平均年龄(9.2±4.8)岁,平均体重(25.9±10.2)kg。两组患儿在性别组成、年龄、体重等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
观察组:患儿经全麻后,于腹股沟部切口,建立股动脉-主动脉-左心室-室间隔缺损-右心室-股静脉的轨道导丝,沿导丝置入外鞘管,在X线透视下置入合适室间隔缺损封堵器至确定位置后,经左心室及主动脉造影,释放封堵器,撤出导丝和外鞘管,局部压迫止血,包扎处理,手术完毕。
对照组:患儿经全麻后,建立体外循环。胸骨下段正中切口,锯开胸骨,纵行切开心包,明确并显露房间隔缺损部位,裁剪补片使其大小适宜,采用无创伤线连续缝合修补缺损。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显示主动脉瓣无残余分流或反流,放置心包、纵隔引流管,术毕缝合。
分别对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成功率及住院时间、ICU时间、术中输血量、治疗费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运用SPSS 22.0软件包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95.00%,对照组手术成功率为93.75%,经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Χ2=0.9021,p>0.05)。安全性相关指标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ICU时间、术中输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费用情况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下表。
两种手术方法单因素分析
本次研究介入封堵手术治疗组手术成功率为95.0%,2 例患者因出现三尖瓣狭窄造成介入封堵手术治疗失败,回收封堵器后立即行外科修补手术治疗。杨柳青等学者通过对184例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治疗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指出封堵成功率为95.7%,所有病例均未出现血管并发症情况[4],随着介入封堵技术的提高,国内介入用新材料研制水平的提高,介入封堵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5]。但由于术后随访时间较短,远期疗效资料积累较少,介入封堵手术治疗能否替代传统外科开胸手术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系统的研究。
主动脉瓣反流是介入封堵手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在手术过程中术者的操作技巧和敏锐的判断力尤为重要,建立动静脉轨道过程中感受导管或导丝通过主动脉瓣的阻力,及时调整通过方向,动作宜轻柔,避免主动脉瓣损伤;经左心室造影或升主动脉造影反复观察明确封堵器位置后方可进行释放,切勿盲目操作以免鞘管回撤时封堵器损伤主动脉瓣,偏心型封堵器的释放须保证零边指向,同时避免左盘上的边角对主动脉瓣的不良磨损;根据缺损上缘与主动脉瓣间的距离选择适宜型号和尺寸的封堵器,封堵器过大挤压主动脉瓣,使其不能正常启闭,关闭不全,出现反流。由于患儿年龄小,且需要全麻下进行操作,增大了手术操作的难度。全麻的患儿术前禁食禁水6 h以上,加上手术持续的时间,术中应经静脉途径给予高价营养补充以提高患儿机体抵抗力[6]。对人体来说植入的封堵器是一种异物,机体自发的产生抗原抗体反应增加了手术的风险[7]。最大限度的减轻手术创伤,降低心肌损害,获得理想的临床疗效,也是治疗的根本意义所在[8]。
综上所述,采用介入封堵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成功率与传统外科开胸手术无明显差异,因其住院时间短、术中输血量少、治疗费用低等优势使其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从手术方案的设计开始,术前准备、术中监护、术后并发症的积极防治、正确的出院指导,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应贯穿于治疗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