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香,贡国娟,孙 风
(镇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 镇江 212000)
结合现代医疗技术不断发展,我国医院越来越大注重人性化关怀以及心理疏导,这符合患者期待更加舒适、安全的治疗。人性化护理方式也是以患者作为中心,为其提供一个更加科学且舒适的就诊环境[1]。相关研究表明,通过人性化护理方式,能够提升患者的就诊满意度,降低其就诊焦虑以及抑郁感,加强就诊信心。本次研究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7月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比人性化护理对患者手术护理的效果。
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7月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全身麻醉27例,局部麻醉39例,蛛网膜下腔麻醉34例,所有患者均来自于骨科、普外科以及泌尿外科,并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常规化护理,实验组人性化护理),对照组50例患者资料如下:女性患者23例,年龄段为12~54岁,平均年龄(31±1.2)岁,男性患者27例,年龄段为17~59岁,平均年龄(29±2.1)岁,实验组50患者资料如下:女性患者25例,年龄段为17~65岁,平均年龄(32±0.9)岁,男性患者25例,年龄段为22~58岁,平均年龄(31±1.8)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手术类型都无明显性差异,(P>0.05),具有研究意义。护理前,所有患者签署证明书。
对对照组50例患者用了常规化护理
对实验组50例患者采取了人性化护理模式。首先,在手术前,护理人员提前1天接到手术通知单后,及时到患者病房访问,为患者讲解自身病情以及治疗方案,在整个交流过程中,观察患者的肢体语言以及状态,保持微笑,且多为患者讲解治愈的案例,并为患者以及家属介绍手术室内的环境以及设施。对于紧张的患者,护理人员要仔细为其讲解手术麻醉方式以及手术过程和开刀部位,让患者减轻内部的抵触情绪[2]。其次,在手术期间,医护人员要提前一个小时前为患者调整手术室内的温度以及湿度,以微笑迎接患者。在整个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注意声音以及动作幅度,以免对患者产带来惊吓。最后,在手术接受后,护理人员要用酒精对患者皮肤消毒,为患者穿好衣服,避开伤口直接接触。手术一天后,及时为患者进行心理访问以及生活饮食引导。
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焦虑、抑郁(SAS、SDS)进行评估量化分析,总分均为100分,分数值越大表示患者抑郁或者焦虑现象越严重。
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研究数据,计数资料为[n(%)],予以x2检验;计量资料为“±s”,予以t检验。P值<0.05提示统计学意义成立。
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SAS、SDS评估对比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SAS、SDS评估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SAS、SDS评估对比(±s)
小组 病例 时间 SAS评分 SDS评分实验组(n=50) 50 护理前 72.14±9.25 6.58±1.2护理后 22.12±1.23 2.12±2.4对照组(n=50) 50 护理前 71.26±8.34 6.28±0.9护理后 55.24±6.36 4.67±1.4
随着我国现代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以及医疗要求也不断提升,这也促使了我国医疗护理行业的蓬勃发展。为了优化患者的就诊治疗,医院创新的提出了人性化护理模式。这种方式能够在患者就诊前期以及手术前、中、后,减少心里压力,在医护人员的人性化关怀以及科学化护理模式下。了解手术治疗的全过程,并缓解自己类型的压力。目前我国相关研究机构已经对手术室护理进行了对应的研究,而对应的人性化护理模式也在为更多的患者提供更为优质和现代化的医疗服务[3]。本次研究结合我院100例手术患者的护理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期二组患者焦虑抑郁的表现,其中人性化护理的实验组,焦虑和抑郁评分变化较高,可见人性化护理,能够缓解患者内心压力。有效地配合医疗治疗。结合结果显示,二组患者术前焦虑、抑郁水平差异大,(p<0.05)可见采取人性化护理模式能够帮助患者改善内心的焦虑,抵御不良的心理状态。
综上所述,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能够改善患者的治疗,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4]。改善内心焦躁抑郁情绪,对后期的就诊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