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子媚,蒋学文,苏金英
(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外一科,广东 中山 528400)
前列腺癌为临床常见男性疾病,当前该病发生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1]。该病危害性较大,疼痛为前列腺癌主要临床症状,病症严重的会引发骨转移等病症,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对患者进行穴位贴敷联合腕踝针治疗,效果理想,该研究围绕上述干预方法对患者临床症状和疼痛程度改善内容探究,报道如下。
选取中山市中医院外一科2019年3月1日-2021年3月31日符合研究标准的住院患者100例。纳入标准:①纳入经各项检查后,确诊为前列腺癌患者;②纳入VRS评分≥1和VRS评分≤6患者;③纳入预计生存期在3个月以上患者;④纳入自愿参加本研究,签知情同意书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n=50),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51.4±1.2)岁;对照组(n=50),年龄20-64岁,平均年龄(51.2±1.3)岁。患者同意本研究,资料有可比性(P>0.05),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对照组给予实用临床护理学,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联合腕踝针治疗,①穴位贴敷疗法:用物:薄胶纸,治疗盘,姜汁,吴茱萸,压舌板,胶布,无菌棉垫或纱布。取穴原则:关元穴、神阙穴。疗程:1-2次/日,每次6-8小时。能够依据季节、病情、药物和年龄对时间调整。②腕踝针疗法:用物:垫枕、治疗盘、屏风、0.25mm*25mm毫针(华佗牌)、治疗执行单、污物杯、酒精棉球、手消毒剂、一次性无菌敷贴、必要时备毛毯。取穴原则:左右同取、上下同取、三五针排刺及前后对症。1-2次/日,留针30分钟,依据病情对留针时间延长,但最长沿针时间应控制在24小时以上。1疗程为7-10天,每隔疗程间隔时间控制在2-3天。
(1)两组疼痛程度对比,应用 VRS 疼痛量表对患者疼痛程度评价,依次使用0-10数字对疼痛程度表示,10代表剧烈疼痛,0代表无疼痛。由护理人员依据疼痛程度对对应数字选择,重度程度:7-10,中度疼痛:4-6,轻度疼痛:1-3,患者选择可对具体状况描述数字,对当时疼痛情况反映。(2)两组生活质量对比,应用简明生活质量量表(SF-36量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评估,包括生理功能(PF)、身体健康(GH)、社会功能(SF)、生命活力(VP)、生理职能(RP)、生理职能(RE)、躯体疼痛(BP)、精神健康(MH)等指标。
数据采用SPSS17.0分析,计数,进行x2(%)检验,计量,进行t检测()检验,P<0.05时,存在差异。
研究组重度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疼痛程度对比(例,%)
研究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分,)
表2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分,)
项目 干预前 P值 干预后 P值对照组 研究组 对照组 研究组PF 8.5±1.4 8.6±2.2 >0.05 14.2±1.617.4±3.1 <0.05 GH 11.2±1.911.0±2.0 >0.05 14.7±2.116.9±2.0 <0.05 SF 6.2±0.6 6.2±0.7 >0.05 7.1±0.47.9±0.78 <0.05 VP 10.9±3.810.9±3.9 >0.05 12.7±2.914.4±3.1 <0.05 RP 5.1±0.5 5.3±0.7 >0.05 6.7±0.8 7.3±1.1 <0.05 RE 3.0±0.7 3.1±0.6 >0.05 4.2±0.6 4.9±0.7 <0.05 BP 4.1±0.9 4.2±0.2 >0.05 5.7±0.6 6.5±0.2 <0.05 MH 14.6±5.014.3±5.0 >0.05 18.6±5.720.3±5.1 <0.05
贴敷与腕踝针治疗为前列腺癌干预主要方法,特别是在前列腺癌轻中度疼痛临床护理中得到广泛应用[2]。学位贴敷具有调理气血和疏通经络功效,可在体表部位反应,为是络脉之气散布所在[3]。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重度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对前列腺癌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进行穴位贴敷联合腕踝针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治疗依从性,对生活质量改善具有很好促进作用,有利于病情恢复。
综上所述,对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实用临床护理学+穴位贴敷联合腕踝针治疗,效果理想,可降低疼痛程度,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所以,在前列腺癌患者临床护理中,实用临床护理学+穴位贴敷联合腕踝针治疗应进一步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