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宜良县第一人民医院,云南 宜良,652100)
肝癌[1]属于临床治疗中多发的一种恶性肿瘤,位于恶性肿瘤5位,由于肝癌早期患者的临床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来院就诊时,病情发展至中晚期,无法实施手术切除治疗。现阶段,多选用肝动脉栓塞化疗进行治疗,但是复发发生率较高[2],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放射介入治疗应用到中晚期肝癌的临床治疗中,具备操作简便、损伤小、疗效明显等特点[3]。笔者以我院于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以统计分析放射介入治疗对中晚期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现将探究经过与结果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为我院在2013年1月—2015年12月时间段内救治的8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均通过AFP测定与影像学检查确诊。80例患者以治疗方案为基础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中,25例男患者,15例女患者,患者年龄分布范围是40岁—77岁,平均是(60.3±3.2)岁,病灶直径在4.0—10.3cm之间,平均是(6.6±1.3)cm;观察组中,26例男患者,14例女患者,患者年龄自41—78岁,平均是(60.5±3.0)岁,病灶直径范围是4.1—10.4cm,平均是(6.7±1.0)cm,统计对比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中的差异性,差异性不显著(P>0.05),但有可比性。80例患者均签订知情同意书,以参与此次探究实验。
对照组患者给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进行治疗,患者选择仰卧位,并实施右股动脉穿刺,利用X线电视进行监控,后将导管置入患者肝固有动脉部位,注入造影剂,保证其到达给病灶供血靶动脉部位,后推注柔比星(40—50mg)、顺铂(50—60mg)、羟基喜树碱(30—50mg)、碘化油乳剂(10—20mg),退出导管并进行压迫止血与加压包扎;观察组患者给予放射介入治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需先实施射频消融术,在彩超的辅助下,将射频针准确的插进患者病灶中,以进行动态观察与治疗,并利用超声推进内套针,于中心部位将伞状针打开,温度控制在95—110℃,患者需连续治疗15min,术后,患者需实施护肝,并在手术7d后,给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与对照组治疗方法、用药等均相同。
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与生活质量。
治疗后,患者的影像学检查中患者的转移病灶或者是肿块缩小明显,为显效;治疗后,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转移病灶或者是肿块有所缩小或者是未出现变化,为有效;治疗后,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中转移病灶或者是肿块扩大,甚至是出现新病灶,为无效。利用生活质量评分表(QOL)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共6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利用版本是SPSS15.0的软件统计分析数据资料,计量数据与计数资料表示分别利用(±s)、%,并分别完成 t、X2检验,P<0.05 说明组间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
在本次探究实验中,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26.8±4.5)分,对照组是(29.4±4.2)分,未见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是(37.2±4.1)分,对照组是(33.8±2.1)分,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详细情况见表一:
表一 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例)]
近几年,我国的肝癌发生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受到早期症状轻微的影响,极易出现延误患者病情的情况。一旦患者出现食欲下降、腹痛等症状,说明患者为肝癌中晚期,不适宜手术治疗[4]。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患者的肿瘤药物浓度较高,且肿瘤细胞杀死力更强,可导致肝癌供血的动脉出现栓塞,造成肿瘤组织坏死与缺血,因此能够对患者肿瘤进行有效控制,明显缩小患者的肿瘤体积;射频消融术能够有效杀死患者的癌细胞,损伤肿瘤细胞DNA,避免肿瘤转移[5]。
本研究中研究对象为8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分为两组,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未见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治疗有效率均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与代向党[6]等人的探究结果相差不大。
综上所述,放射介入治疗在中晚期肝癌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而且极大的改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具备良好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可在临床治疗中大范围的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