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定西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甘肃 定西,743000)
前列腺癌是男性中较常见的疾病,其属于恶性肿瘤疾病,常见与高龄男性中。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渐加剧,致使前列腺癌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病的发病因素尚未完全掌握,对于病人的治疗仍未有特效方法,故此需对该病的早期诊断进行深入研究,以为医生对症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使病人病情得到好转。目前临床对于前列腺癌的检查、诊断方法主要有B超、CT、MRI及活检等,但各种检查、诊断方法的诊断符合率不相一致。为此,我院对34例前列腺癌病人进行了MRI与CT检查,并开展了相关研究,现报告如下。
在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治疗的前脸腺癌病人中选取3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均出现尿痛、尿频、尿急等临床症状,根据不同诊断方法分为CT组和MRI组,病人年龄61~83岁,平均(74.24±5.47)岁;病程 1~6年,平均(3.12±0.24)年;症状类型:血尿 18例,26例排尿不畅。
CT诊断:检查前给予病人500~1000ml开水口服,以充盈膀胱和胃肠道,而后通过CT进行平行或增强扫描,平扫具体操作为:为病人选取仰卧位,使其耻骨部位直至两侧髋前上嵴形成一条直线,将电压控制为120kv、12mA,矩阵控制为255×255,扫描间隔控制为3~5mm,螺距控制为1.0,层厚控制在3~5mm范围;增强扫具体操作为:通过高压注射器向病人肘部静脉推注非离子造影剂90~100ml,推注速度控制为3ml/s,在增强扫描26s与60s时给予静脉推注,同时进行多层面与曲面重建处理。
MRI诊断:扫描前给予病人500~1000ml开水口服,以充盈膀胱和胃肠道,并嘱咐病人取出身上所有金属物品,而后通过MRI进行扫描,具体操作为:为病人选取平卧位,主要对病人耻骨部位直至双侧髋前上嵴的水平位置进行平扫,之后再进行增强扫描,期间给予35ml的造影剂Gd-DTPA进行静脉推注,推注速度控制为3ml/s,造影剂注入方式为序贯性,以确保其显色良好,之后再进行1次扫描。
观察病人A、B、C、D期CT与MRI的诊断情况,并将两种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
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21.0比较分析数据,使用(%)表示数据中的计数资料,用X2进行检验,数据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经病理检验在34例病人中,A/B期病人11例,C/D期病人33例,其中MRI对A/B期病人的诊断符合率高于CT诊断,差异显著(P<0.05);而两种诊断对C/D期病人的诊断符合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符合率(n/%)
在男性疾病中,前列腺癌属于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其存在的癌细胞体积增大现象,可对邻近器官和组织产生严重侵害,从而引起排尿疼痛、排尿困难等症状,甚至转移至机体其他组织或器官,尤其是转移至骨骼和淋巴结中时,可使病人的预后效果不断下降。该病其属于一种恶性肿瘤疾病,常见于60岁以上的高龄男性中。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逐渐增多,致使我国前脸腺癌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不断增多,对我国高龄男性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目前临床上对该病的治疗主要施以手术切除为主,但该治疗方案的实施主要决定于病人的术前诊断,因此加强病人早期诊断尤为必要。目前,临床上对于前列腺癌病人的检查、诊断方法主要有B超、CT、MRI及活检等,其中MRI对机体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可通过断层扫描对不同方位进行检查,属于目前临床认可程度较高的前列腺癌诊断方式,也是对该病局部分期诊断的重要检查、诊断方法。MRI作用机制主要为,对周围组织产生高强度信号,而对病灶部位则显示出低信号,故此可获得较高的诊断符合率。而CT对A/B期前列腺癌病人的征象,主要表现为病灶细胞体积睁大,但其密度无明显变化,并且对病灶与周围组织的边界现象较为模糊,实行增强扫描或是平扫诊断时难度较大,故此其在A/B期前列腺癌病人临床诊断方面,具有一定局限性。而在病人病情进展为C/D期时,CT对病灶的征象为无前列腺形态、分叶块肿块较大,边界清晰,故此较容易检出病人病灶情况。
在此次研究中,我院对34例病人均实行了MRI与CT诊断,结果显示在A/B期病人临床诊断方面,MRI诊断符合率更高,而在C/D其病人临床诊断方面,两种诊断方法诊断符合率均较高,但没有明显差异,与相关研究相符。从这说明,对A/B期前脸腺癌病人实行MRI诊断,可获得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值得推广;而对于C/D期病人,两种诊断方法均可获得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均可推荐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