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扬 孙鸿博
摘 要: 传统文化教育是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满足对外汉语教学的实际需要,培养符合汉语国际推广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作者以课程群形式对原有传统文化类课程进行改革与整合,通过改革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授课方式与考核方式,加强传统文化类课程群建设,让课外实践环节成为课堂内容的有效补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传统文化 课程群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汉语热”持续升温,全球学习汉语的总人数不断增长,相应地,对于具备专业素质的汉语教师的需求也在上升。从经验来看,在海外进行的汉语教学并不是纯语言教学,而是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教学,因为语言本身就与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方面,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是紧密结合的,对外汉语教学必然包含一定的文化内容,中国文化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在國际交流往来中,我们也有着传播中国文化、增强中国国际影响力的需求。为了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促进汉语与中国文化的海外推广,提高国际汉语教师的文化素养与文化传播能力势在必行。
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为汉语国际推广培养后备人才。大连大学由于专业建设经验有限,因此为了促进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习得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培养学生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进行了不断的尝试与思考,也吸取了国内其他院校的宝贵经验,探索出了通过建设传统文化课程群促进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一、课程群的内涵
关于课程群的内涵,学术界有着不同的界定方式,陈晓娟、杨明宇(2009)认为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五种:其一,课程群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对教学计划中具有相互影响、互动、有序、相互间可构成完整教学内容体系的相关课程进行重新规划、设计、构建的整合性课程的有机集成。其二,课程群是以一门以上的单门课程为基础,由三门以上性质相关或相近的单门课程组成的一个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课程间相互连接、相互配合、相互照应的连环式课程群体。其三,课程群是指若干门彼此独立又相互密切联系的课程。其四,课程群应是在内容上具有密切相关、相承、互补性的几门系列课程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并配备相应的教学素质,按大课程框架进行课程建设,获得整体优势,打造学科优势。其五,课程群应该是指从属于某个学科、相互之间有着合理分工、能满足不同专业教学要求的系统化的课程群体。
我们认为,上述五种诠释方式虽然各有不同,但是对于“课程群”核心内涵的认识却有着共通之处,即:课程群应该由若干门相关课程构成,通过重新规划、建设、整合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互相配合、合理分工,达到最优教学效果。
二、建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传统文化课程群的必要性
我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起步较晚,2012年才开始设立对外汉语专业,2013年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对外汉语专业更名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由于专业建设时间较短,我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为了落实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方案,我们最初只一般性地设置了“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化通论”“跨文化交际”“汉字与传统文化”“中华民俗”等一系列文学、文化类课程。这些课程能初步实现课程目标,但是从整体人才培养和专业教育不断改革发展角度来看,原有的课程设置情况和人才培养模式仍存在一定的完善空间,比如选修课程数量太少,教学资源整合不足,等等。此外,原培养方案在以下两个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问题:
(一)课程之间缺少协作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海外实际进行的汉语教学一定会或多或少地包含中国文化方面的内容,目前将语言和文化结合在一起的课程非常有限,虽然开设了“汉字与传统文化”课,但这门课课时有限,而且系统的文化知识很难仅仅通过一两门课程学习完成。同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各门课程相互协作、合理分工、填补空白。以常见的汉字“天”为例,学生通过中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已经掌握了基本义和引申义,进入本专业后通过“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课程的学习还可以掌握造字原则,进一步理解基本义与引申义,但作为未来的国际汉语教师,仅仅掌握这些基本知识还不够,还需要从文化角度继续加深对“天”的理解,比如从科技文化的角度理解古人天学中的“天”的含义,从哲学思想方面理解“天”字。何谓“天人合德”“天人合一”,这方面的知识不是“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中国古代文化通论”或其他相关课程学习获得,这是理想的课程协作情况。在以往的课程体系中,各门课程独立性强且协作性不够,缺乏必要的沟通与联动,不但没有做到合理分工、互通有无,而且有内容上的交叉和重叠,比如“中国文化通论”课有部分内容涉及“中国古代文学”课的知识,“跨文化交际”课在进行中外文化、东西文明比较时又与“中国文化通论”“汉字与传统文化”课的内容有部分重叠等。
(二)文化类课程应用性不够突出
从本专业人才培养角度来说,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固然是一个重要目标,但培养学生的文化教学与传播能力无疑是更重要的目标。现在的问题是,单纯的课堂文化知识的学习并不能直接强化学生的文化教学意识,也不能直接转化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的中国文化教学能力。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能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进行文化教学时,“教什么”“怎么教”“如何避免文化冲突”等问题是他们必须思考的。原有的课程体系中的文化类课程未能很好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不能把中国文化知识学习与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技能培养结合,影响了文化类课程的实用性和实践性。
只有正确认识自身的不足才能有针对性地弥补。为了培养符合汉语国际推广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了更好地满足对外汉语教学的实际需要,有必要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几门文化类课程进行统一规划与建设,以课程群的形式进行改革与整合。
三、建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传统文化课程群的方式
为了进一步落实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我们在发掘、整合各渠道资源的基础上进行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传统文化课程群建设,具体措施包括:
(一)课程体系的改革
在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完善,几次调整了本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门类方面,增设了“中国传统文化与海外传播”“汉语文字学”“《说文解字》研究”“《论语》导读”等新的选修课程,使传统文化类课程体系更加充实丰满,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作为对应,我们有针对性地增设了“外国文学”课,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另一方面是为了与中国文化作对照,以便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我们的传统文学、传统文化。课程顺序方面,根据各门课程的特点与实际的教学效果,我们对各门传统文化类课程的开课学期进行了微调,使先行开设的课程与后续课程能够更好地衔接。
(二)課程内容的改革
1.更新教学内容。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中有大量经典的内容,有很强的延续性,不免出现教学内容陈旧的现象,尤其在相关教材更新较慢的情况下,这一现象会更突出。除了按照一般的教学规律,根据教学效果与反馈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外,还应注意及时吸收新的研究成果,避免出现因传统而陈旧的现象。
2.整合教学内容。不同课程出现相关内容,固然与课程的特点有关,但这个问题并不是不能解决的。在课程群建设过程中,相关课程任课教师组成了一个教研团队,通过充分讨论、积极沟通,必要时集体备课,共同协调教学内容。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中国文化通论”课程,原本与“中国古代文学”可能有一定的交叉,现在教师在教学中会有意识地避开“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已经讲授过的基本知识,以便更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
除了及时更新教学内容,避免不同课程内容的交叉、重复之外,相关课程任课教师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资源共享,同时互相听评课,提高了备课效率,也增强了教学效果。
(三)授课方式的改革
课程群建设目标是做到开放共享,线上线下相结合。除了线下进行的“中国文化通论”“中国古代文学”“汉字与传统文化”等传统文化类课程之外,还提供“四大名著与传统文化”慕课、“汉字与中华传统文化”慕课供学生线上学习使用,未来还有其他课程会陆续制作成慕课。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授课方式给了学生时间和空间上更大的自由,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学习兴趣进行网上选课修读,有针对性地进行自主学习。
(四)考核方式的改革
为了更好地提高传统文化类课程的实用性,提高学生的中国文化教学能力,传统文化类课程群进行了考核方式的改革和不断创新,除了传统的考试方式与论文写作之外,还增设了试讲、教案设计、课堂讨论、小组报告、文本改写等实践应用类考核内容与环节,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考核方式改革的目的是增强教学的实用性与实践性,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知识点,还要求学生善于思考、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有明确的教学意识,能够独立完成文化教学设计,独立进行文化教学实践,满足未来的职业需要。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收效,虽然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但也开发了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课程的实用价值。
(五)课外延展环节
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课堂时间毕竟有限,要提高文化素养和文化教学能力,完全依靠课堂教学显然是不够的。传统文化课程群教研团队的任课教师们要发挥专业优势,充分利用课外延展的机会,带领学生品读经典典籍,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例如,高日晖院长做客百家讲坛,探寻《范进中举》的来龙去脉;姜云鹏老师利用晚上的“延时教育”时间为学生答疑、辅导;薛扬老师在指导文学院“涉外汉语教学实践工作室”日常工作的同时,组织工作室学生创作与展出中国传统文化作品。我们还拟在进一步的改革中发挥班导师的作用,以读书会的方式带领学生诵读经典的中国文学、传统文化作品。总之,课外延展环节把不适宜或者没条件放在课堂中进行的活动转移到课外,使课外实践环节成为课堂内容的有效补充,增加了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传统文化课程群的效果评价
传统文化课程群建设的效果能否达到预期,最终还要看教学成效如何,需要学生给出答案。大连大学有着成熟的学生网上评教系统,文学院也会定期组织“学生座谈会”,了解教学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目前,虽然传统文化课程群建设还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但从学生评教和学生座谈情况来看,课程群建设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学生对于传统文化课程群的各门课程给出的平均分基本都在90分以上,说明学生对于课程改革后的效果比较认可。在学生座谈会上,参会学生也对传统文化课程多样化的考核方式表示认可和肯定,认为教师布置的任务能够有效推动他们收集信息、深入思考,也认为试讲、教案设计等环节对于未来求职、就业有很大意义。
我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传统文化课程群建设毕竟刚刚起步,从理念到实践难免有不足之处,有待未来继续完善。接下来,我们还会根据专业培养的需要,根据毕业生在海外从事汉语国际推广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传统文化课程群的建设,进一步优化知识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增加实践机会,建设符合专业培养目标需要的课程群体系,最终达到1+1+1+……>N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晓娟,杨明宇.通信工程专业课程群的设计[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09,29(5).
[2]郭秀艳.课程群:全方位多角度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J].辽宁教育,2019(1).
[3]莫山洪.文化自信与高校古代文学类课程群的建设与改革[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8,33(3).
本研究受到辽宁省教育厅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学习为中心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传统文化类课程的改革与整合”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