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晓兰
摘 要:课外儿童文学作品阅读能够拓展儿童阅读面,增强其阅读能力,是课外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课外文学阅读存在公共资源利用率不高、阅读量和时间无法保证、课外读物选择不科学、课外阅读方法不科学的问题,对此,文章拟采用文献总结法,从阅读方法指导、阅读篇目选择、阅读评价模式创新几方面探讨小学生课外儿童文学作品阅读指导方式。
关键词:课外儿童文学作品;小学语文;阅读;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7-22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36-0033-02
课外阅读,能够开拓心灵与视野,是帮助学生收藏阅读素材、积累优美词句的有效方式,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针对课外阅读,教育部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提出明确规定:在整个小学阶段,课外阅读不能少于145万字,其中,低年级5万字以上,中年级40万字以上,高年级100万字以上,课外阅读要突出学生的创造性、探究性,指导他们开展创意性、多角度阅读,突出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实现课外阅读与教材内容的有机整合。
一、小学生课外文学阅读的问题分析
在儿童成长道路上,对儿童影响最大的就是课外文学读物,它们能给儿童带来快乐,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也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教师,必须正视课外阅读对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但是就当前来看,在课外文学作品的阅读上,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公共资源利用率不高
目前,各个小学都已经针对学生的阅读要求设置了阅览室,班级中也设置了图书角,供学生自主阅读时所用。但是,无论是阅览室,还是图书角,利用率都非常有限。阅览室一般在固定的时间开放,需要教师的带领才可进入,影响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而图书角中的书籍则需要学生自愿共享、交流,更新周期长,导致无人问津。
(二)阅读量和时间无法保证
笔者所在的学校数据显示,有超过50%的学生表示,在课后,没有充足的时间开展课外阅读,这在高年级中更为严重,“课后作业繁重”“升学压力”是重要诱因。放学后、寒暑假,学生常常要参加各类兴趣班,学业压力较大,且小升初存在一定的功利性,课外阅读无法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时间被大大压缩。
(三)课外读物选择不科学
在课外读物的选择上,多数是小学生自己选择,或者家长购买,同学说好看,教师推荐的比例并不高。由于缺乏有效的指导,学生自己选择的大多是卡通、动漫类书籍,家长则为他们选择作文书等对学习有帮助的辅导书籍,在课外阅读内容的选择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有的小学生甚至认为,课外阅读纯粹是娱乐性的,只要内容有趣味性,那么就是好的读物。小学生由于自身认知、年龄等因素的限制,不知道如何选择课外读物,这需要教师、家长的引导,为他们推荐主流的、经典的、传播正能量的课外书籍。
(四)课外阅读方法不科学
在阅读方法上,多数学生习惯采用大致浏览的方式,很少有学生会主动摘抄、做笔记,尤其是随着年龄段的增加,摘抄、做笔记的比例会更低。课外阅读包括个别阅读和共同阅读,其区分标准就是看阅读活动中的参与人数:个别阅读是个体在阅读了某本书籍后,将阅读困惑、感想分享给他人;共同阅读则是两人或者两人以上来阅读同一本书后进行交流,集思广益,实现共同进步。长久以来,我们的学生在课外阅读上,都是以个别阅读为主,课外阅读存在功利性,愿意与其他同学一起阅读或者与家长交流的学生少之甚少,在阅读遇到困难时,一般不会选择求助同学、教师或家长,而是倾向于上网搜索,这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小学生课外儿童文学作品阅读指导策略
(一)指导学生选择适合的阅读书目
在课外阅读时,学生会有一个动机,这个动机维持着他们主动进行课外阅读,并使他们朝着一定的目标来努力。就现实情况来看,多数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没有明确的目的,多是追求休闲娱乐,以自身的兴趣来选择书籍,沉迷于漫画的搞笑、故事情节的趣味中,很少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还有的学生对多种类型的书籍都有所涉猎,尽管阅读类型广,但是印象并不深刻,这种阅读方法虽然可以提高阅读速度、增加阅读量,但是实质上对学生的帮助并不大。因此,在阅读指导中,首先要引导学生科学选择阅读书目。
在具体的选择上,要尊重学生的兴趣,融入“儿童本位”理念,为学生推荐读物时,不仅要依靠自身的经验和专家意见,更要兼顾到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读物的选择要予以学生足够的自由,但是,这并不代表放任自流。作为教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阅读心理,在尊重他们兴趣的基础上,选择具有趣味性、可读性强的阅读内容。针对低年级学生,阅读文本以经典绘本为主,如凯迪克奖得奖作品,这类经过精心甄选出的作品,具有很强的参考性。从自主发展角度来看,在绘本中,有很多关于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珍爱生命的内容,如关于自信的《大脚丫跳芭蕾》、关于勇敢的《胆小鬼威利》、关于生命起源的《繽纷世界》,这类绘本内容为学生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针对中高年级学生,可以扩大阅读范围,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与兴趣,如曹文轩小说系列、沈石溪的《狼王梦》等。
同时,读物的选择要遵循经典性和教育性原则。古人曾经提道:“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即学习最好的,也只能获得一个中等水平。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在课外阅读时,应当挑经典读物,所谓经典,就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有意义的著作。在这一方面,可以以教科书上的名著读本为出发点,为学生推荐经典读物,如《西游记》《红楼梦》等。教育性也是儿童文学创作需要遵循的一个原则,面向小学生的教育性课外文学作品,不应当是标签式的教化和训诫,而是能够在奇妙的世界中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如赵丽宏的《爱在人间》《岛人笔记》《人生韵味》等,作者用散文的表达方式来思考人生,阅读此类文本,能够让学生得到有益的教育启示,陶冶良好的道德情操。
(二)开展多彩化阅读活动
要让校园中充满书香,让学生保持阅读的热情,还要根据各个年龄段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来开展读书活动,基于活动来进行阅读指导:①淘书乐活动:每学期开展一次淘书乐活动,联系当地书店,提供书目后,由书店准备书源,集中放置在学校大厅,学生以自主购买的形式来选购喜欢的书籍。在活动中,学生也可将自己看过的旧书集中起来进行义卖,提高资源利用率,共同体会读书的乐趣。②假期读书活动:在寒暑假,学生有大量空余时间,这是开展课外文学作品阅读的最佳时期,但这也是调控难度较高的一个阶段,为了提高阅读质量,印发《课外阅读文学推荐书目》,提前发放给学生,将家长资源利用起来,借助“智慧树”平台,家长每日将孩子阅读过的书发布在群里,推进课外阅读活动的顺利开展。③读书会:通过读书会,学生能够交流心得体会,对此,定期在班级中举行读书会活动,如“曹文轩”作品推荐会,让大家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说说自己最难忘的人物形象,回忆作品中的精彩片段,并为学生推荐《草房子》《青铜葵花》等经典书目,充分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掌握多元化的阅读方法
①精读法:精读法是常见的阅读方法,在具体指导中,引导学生把握好重点,抓住其中的关键字词,联系上下文列出文章提纲,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在阅读完文本后,让学生主动来提出自己的见解。通过精读,能够大幅提升学生的分析、理解和概括能力,这种阅读方法,适合应用于经典文章和文学名著阅读中。②泛读法:泛读法也被称为粗读、概览,要求立足于作品整体,用跳跃式的方式来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不必咬文嚼字,在泛读法的应用上,要引导学生善于抓住关键、集中注意力,在阅读完毕后,尽快用精练的语言来表达信息。通过泛读,要求学生了解文章大意,筛选出需要精读的内容,在闲暇时间,大多数的文学作品都适合用泛读法来阅读。③朗读法:朗读法能够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领悟作者的情感。在朗读法的应用上,首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浓厚的兴趣能够促使他们有效地投入课外阅读中。在具体教学中,由教师来进行示范,为学生展示直观的例子,应用图片、声音、视频作为辅助,让学生感受到朗读的美。另外,竞赛也是一种有效形式,可将学生按座位来分组,比赛朗读。
(四)创新阅读评价模式
每一项活动的顺利进行,都需要有完善的评价机制的支持,课外儿童文学作品阅读活动也是如此。在阅读评价模式下,可从几个方面开展:
首先,发挥“小书虫阅读记录卡”的作用。为了让阅读的实施更加具体,根据推荐书目,为学生制定“小书虫阅读记录卡”,要求学生记录下自己阅读过的书籍,积少成多。阅读书目达到标准者,给予“星星”奖励,每多阅读一本书,增加一颗星星,期末进行评比,选出班级中的“阅读之星”。
其次,评选书香班级。教师的积极参与能够让学生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为此,可推行“书香班级评选”活动,将每个学生的阅读量汇总,并在每学期舉行一次班级课外阅读知识竞赛,由全体学生投票选出代表者参与竞赛,表现优异的班级,获得“最佳书香班级”荣誉称号。
三、结语
课内阅读、课外阅读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课外阅读中,教师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应当从“文本选择”“方法指导”“评价模式创新”等多个方面着手,营造出良好的阅读氛围,扭转错误的思想观念,让学生能够在课外阅读中迅速成长。
参考文献:
[1]李韦唯.从一棵树到一片森林——基于学情的整本书阅读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9(10):21.
[2]孙国平.统编语文教材阅读拓展版块的认知与实践[J]. 教学与管理,2020(11):43-46.
[3]何 捷.从2017年版高中课标看小学“整本书阅读”[J]. 语文建设,2018(28):41-44.
[4]何冰华.课外阅读教学的基本课型初探[J].小学教学参考,2018(9):14-15.
[5]朱旭光.互文: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阅读教学新样态[J]. 语文建设,2020(8):74-77.
[6]温儒敏.立足“语文核心素养”,切实提升教学质量——在教育部举办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使用培训会上的讲话[J].小学语文教师,2019(Z1):2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