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乐,王 翠△,李小波,雷思敏,韩祖成,杨海侠
1.陕西省中医医院(西安 710003);2.西北大学附属西安市第三医院(西安 710018);3 .陕西中医药大学(咸阳 712046)
失眠已成为多种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能够引起和加重某些慢性疾病。目前我国有近3亿人失眠,西医治疗失眠会产生多种不良反应限制了其发展[1]。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失眠疗效凸显,文献报道其临床有效率大都在90%以上,但辨证论治方面缺乏一个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这样既不利于疾病的进一步诊治,也不利于临床推广[2]。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个辨证思路简单,疗效肯定明晰的辨证分型体系。本研究采用“五神脏”理论指导不寐病辨证,应用PSG监测诊断和评价其临床效果,即根据PSG监测结果,结合患者主诉“或多梦,或入睡困难、甚则彻夜不眠,或睡前思绪繁杂不眠,或浅睡易醒,或早醒”之不同,即五主症,分别归属于“魂、神、意、魄、志”五神不安于“肝、心、脾、肺、肾”五脏的分型诊断方法。根据患者失眠主诉及睡眠多导监测结果确定失眠类型,以五主症所属五神、配属五脏分型诊断法确立证型,定位病变脏腑,再根据脏腑虚实辨证,即不寐病“五主症-五神-五脏-各脏辨证”,观察临床疗效。本研究入组以入寐维艰(入睡困难)、或迟寐、甚则彻夜不眠为主症的失眠患者,认为其基本病位与“心”、“神”有关,其基本病机为心阴不足、虚火扰神,临床治疗以补心阴、清心火、养心神为法,方用五心宁心汤加减治疗,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入组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就诊于我科的门诊及住院失眠患者,符合纳入标准的共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男25例,女21例;平均年龄(42.9±9.9)岁;平均病程(6.8±2.9)年。治疗组:男20例,女26例;平均年龄(44.1±8.9)岁;平均病程(6.7±3.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病例纳入标准: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诊断[3],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睡眠障碍国际分类第2版( ICSD-2)[4],患者具有失眠主诉,入睡困难,入睡时间大于60 min,或是彻夜不眠;每周失眠大于3次并持续1个月以上;失眠影响了患者社会及职业功能;PSQI评分≥8 分;舌红,苔薄白或少苔,脉弦细数,中医辨证为心阴亏虚、心火扰神型;年龄 18~70 岁之间。排除标准:不符合纳入标准的;各种继发性失眠;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体内有心脏起搏器或手术所致的金属异物者;合并痴呆等认知功能下降不能完成量表测评的。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采用音乐疗法配合穴位按摩治疗。给患者播放舒缓的音乐,同时进行穴位按摩,为保证穴位按摩效果,每位操作者均进行我科失眠穴位按摩法培训,合格者进行。主要选取睛明穴、百会穴、风池穴、大椎穴、中脘、气海、关元、神阙、申脉、照海,进行局部穴位按摩,每日1次,每次20 min,连续7 d。②经颅磁刺激治疗 (磁场治疗仪,武汉依瑞德医疗设备新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型号YRDCCY-Ⅱ)由专科医师制订方案,技师操作完成,1次/d,连续治疗7 d。
2.2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五心宁心汤治疗,组成为:炒枣仁30 g,葛根20 g,夏枯草、连翘各15 g,柏子仁、山栀、竹叶、五味子、麦冬、天冬、菖蒲、远志、神曲、麦芽各10 g,灯心草、黄连、莲子心各6 g。功效为清心火,养心阴,宁心神,除郁烦。用法:上药,水煎400 ml,早晚200 ml温服,连服7 d。
3 观察指标
3.1 睡眠呼吸监测(PSG)[5]:根据PSG监测结果,记录入睡时间及睡眠效率,进行效果判定。
3.2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6]:根据PQSI量表评分结果进行结果判定。
4 疗效标准[7]痊愈:入睡时间小于30 min或夜间睡眠时间在6 h以上;显效:入睡时间小于30 min,睡眠时间增加3 h以上;有效:入睡时间小于30 min,睡眠时间较前增加不足3 h;无效:入睡时间大于30 min,失眠无明显改善或反加重者。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实验统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计算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治疗7 d后,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5.65%、84.78%,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 两组患者PSQI评分、睡眠效率、入睡潜伏期比较 见表2。治疗7 d后,PSQI评分、睡眠效率、入睡潜伏期得分比较,治疗组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观察指标比较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祖国医学诊疗疾病,在中医辨治不寐病的过程中,问诊部分的病史来源以患者主观叙述的主症为主,往往缺乏客观依据[8]。在临床中观察到,有的患者主诉夜间失眠,一夜都没睡着,但是行PSG监测后发现,患者有时不仅没有失眠,而且睡眠效率都在60%左右,只是睡眠比较轻浅,夜间频繁觉醒而已[9]。故本研究将现代医学的PSG监测技术融入中医临床诊断,使原来病史采集只能依靠患者主诉,转变成有据可寻,有理可依的客观检查[10]。比如一个患者有无脑梗死,需要做头颅核磁确诊,同样的一个患者睡眠好不好,比如入睡困难,比如夜间易醒,都是患者主观所述,不能判断真伪,因此病史采集的可靠性受到质疑,势必影响临床疗效。进行PSG监测后,所得的多导睡眠图可以客观、准确的反应患者的睡眠情况,使得中医问诊获得的信息更加客观、真实[11]。
音乐疗法配合穴位按摩治疗,又叫引阳入阴气息导引法,属于中医外治法治疗范畴,它以中医阴阳理论为指导,以刺激经络腧穴为途径,通过舒缓的音乐配合颜面部穴位按摩,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的一种方法。临床中笔者观察到,临床中很多患者在进行此项操作时即可入睡,是我科治疗失眠的主要外治法之一[12],因其临床疗效确切[13],临床操作简单易行,故本研究将此技术作为临床试验的基础治疗。
本研究以五神脏理论为切入点,中医五神脏理论认为,不寐病临床表现多样化明显,但仔细鉴别其临床特征,大致可以归纳分为五型,或入睡困难,或多梦,或浅睡易醒,或早醒,或睡前思虑纷纭,在这五种类型的临床表现中,临床以入睡困难最为常见[14]。其在多导睡眠图表现为睡眠1期或2期入睡潜伏期延长至少大于30 min,脑电波以α波为主,无快速眼球运动,严重者整夜睡眠中无δ波、睡眠纺锤波、颅顶区锐波、θ波、K复合波等波形,睡眠趋势图呈一直线[15]。因此,我科潜心研究入睡困难型患者不寐的特征与临床特点,结合其病机分布规律,认为其中医病因病机常因入睡困难而耗伤心脉阴血,导致心阴亏虚、心火亢盛,故以我科协定方五心宁心汤清心火、养心阴、安心神,方中以枣仁、柏子仁、山栀、五味子、莲子心五种果仁为君药,均有不同程度的清心经火热的作用,同时相互配伍中,连翘配山栀清心泻火,莲子心配竹叶清心除烦,酸枣仁配柏子仁宁心安神,菖蒲配远志安神益智,麦冬配五味子滋阴除烦,辅以葛根、夏枯草、灯心草、天冬、神曲、麦芽、黄连等共奏清心火、养心阴、安心神之效。本研究中治疗组采用中医外治疗(颜面部穴位按摩)联合内治法(五心宁心汤口服)协同应用,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中医五神理论具有悠久历史,五神理论的最早论述见于《内经》[16],即魂、神、意、魄、志,五神隶属的五脏、五行脏进行分类。本研究以五神理论为中介,将临床表现多样的不寐病根据主症细化,以主症为切入点,是五神脏理论在临床应用的具体体现。本研究纳入病例资料有限,后期将进行扩大的临床研究,并探索五心宁心汤治疗入睡困难型失眠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