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莉红
(云南省曲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曲靖 655000)
随着经济的提升,我国国民的饮食习惯出现较大的改变,随之而来龋齿儿童数量率也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其不仅会影响儿童的咀嚼功能,引发儿童疼痛,而且不及时进行诊治,还会诱发儿童发生牙髓炎、根尖周炎等疾病,对儿童的健康和生活均有非常不良的影响[1]。因此对儿童进行健康宣教,引导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预防龋齿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对此结合儿童的特点和临床实践经验,对儿童开展健康教育有效改善上述情况的发生。在此基础上,本次研究于2018 年4 月至2019 年4 月选取96 名儿童为研究对象开展调研研究,探讨健康教育在改善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和提升其口腔保健知识、行为方面的应用价值,研究结果如下。
1.1 一般资料。2018 年4 月至2019 年4 月选取96 名儿童为研究对象开展调研研究,将其随机等分为X 组和Y 组。其中调研者男女性别比例:X 组为26:22;Y 组为25:23。调研者年龄:X 组平均数值为(8.24±1.57)岁;Y 组为(8.52±1.74)岁。X 组和Y 组性别、年龄等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本次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并签订同意书。所有研究对象年龄均不超过12 岁,调查前均未出现龋齿。
1.2 研究方法。X 组维持原来口腔卫生习惯,Y 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腔保健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对象包括儿童及其家属和教师,采用视频、PPt、文字和口头宣教等多模式化方式,通过发放口腔保健宣传册、开展口腔保健讲座、一对一分析口腔保健问题等,对龋齿发生原因、菌斑概念、正确刷牙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宣传教育,如应选用含氟牙膏进行刷牙,刷牙时间不应低于3 min,每天刷牙次数不应低于2 次,定期进行牙膏更换及定期口腔清洁的必要性等[2]。本次健康教育实践为3 个月。
1.3 观察指标。本实验选用龋齿发生情况、口腔卫生评价指标、口腔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三个指标对调研结果进行测评。其中口腔卫生评价指标具体包含软垢指数、牙石指数和牙龈指数三个具体指标[3]。口腔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依据医院自制测评问卷进行测评,于干预后测评,问卷涉及刷牙对预防牙龈疾病的重要性、甜食对龋齿发生的影响、含氟牙预防龋病意义、经常进行牙膏品牌的更换、每天刷牙次数不低于2 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 min 等问题,总计100 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健康知识掌握越充分[4]。
1.4 统计学分析。数据通过SPSS 22.0 分析,计数数据(%)采用χ2检验,计量数据(±s)采用t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显著[5]。
2.1 X 组和Y 组口腔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对比分析(表1)。干预前X 组和Y 组健康知识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但干预后Y 组健康知识评分显著高于X 组(P<0.05)。
表1 X 组和Y 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对比分析结果(单位)
2.2 X 组和Y 组干预前后口腔卫生指标对比分析(表2)。结果显示,干预前X 组和Y 组各项口腔卫生指标数值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干预后Y 组各项口腔卫生指标数值显著低于X 组对应指标数值(P<0.05)。
表2 X 组和Y 组干预前后口腔卫生指标对比分析结果(单位)
2.3 X 组和Y 组龋齿发生情况对比分析。Y 组中共有16.67%(8/48)实验儿童出现龋齿,X 组共有35.42%(17/48)实验儿童出现龋齿。Y 组龋齿儿童占比为16.67%,X 组龋齿儿童占比为35.42%,Y 组显著低于X 组(P<0.05)[6]。
龋齿儿童数量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不及时治疗会引发儿童出现牙髓炎、根尖周炎等疾病,甚至影响儿童的口腔功能发育,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儿童龋齿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加强健康教育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对此结合儿童特点进行相应的健康宣教,通过发放口腔保健宣传册,进行口腔保健讲座,一对一分析口腔保健问题等多模式向儿童及其家长和老师进行龋齿发生原因、菌斑概念、刷牙目的、正确刷牙方法及刷牙注意事项、定期口腔清洁的必要性等知识进行宣教,以提高口腔保健重要性的认识,进而结合教育内容改变儿童的生活习惯,从而有效降低儿童龋齿的发生,保证儿童口腔健康[7]。
上述研究结果显示,对儿童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干预后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显著高于未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儿童,儿童的软垢指数、牙石指数和牙龈指数等口腔卫生指数指标均显著优于未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儿童,而且干预组龋齿显著低于未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组,说明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儿童对于健康知识的了解和认知,有助于提高儿童的口腔健康水平,降低儿童龋齿的发生。综上所述,健康教育在改善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和提升其口腔保健知识、行为方面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