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球蛋白检验对乙型肝炎患者的效果观察及IgG 水平影响分析

2020-06-05 05:05薛建丽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28期
关键词:胆红素乙型肝炎机体

薛建丽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中心医院 检验科,内蒙古 锡林浩特 026000)

0 引言

乙型肝炎对肝脏的损伤极大,破坏肝脏等同于扰乱人体的新陈代谢,乙型肝炎控制不佳,还存在较高的肝癌、肝硬化的转移风险,故乙肝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世界性疾病之一。乙型肝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临床治愈难度大,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非常严重[1]。关于乙型肝炎的最好治疗措施是防治和尽早治疗,故提高临床检验技术非常关键。鉴于此,下文将针对我院收治的33 例乙型肝炎患者和33 例健康体检者展开对比调查,分析免疫球蛋白的临床检验价值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于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1 月来我院就诊治疗的乙型肝炎患者33 例为观察组,均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方案》的相关诊断标准;同期选择来我院健康体检的人33 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中男22 例,女11 例,年龄25-75 岁,平均(50.55±4.88)岁,文化水平:初中6 例,高中19 例,大专及以上8 例;观察组中男21 例,女12 例,年龄27-77 岁,平均(52.11±4.97)岁,病程2 个月至10 年,平均(5.06±0.19)年,文化水平:初中7 例,高中18 例,大专及以上8 例。两组受检者的年龄、性别和文化水平的资料对比差异都呈现以P>0.05 结局,有均衡可比性。

纳入标准:所有受检者对本研究知情且自愿同意参与;近期未服用任何抗生素药和免疫调节药;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心肾功能不全者;药物过敏;精神异常;恶性肿瘤者;配合度极差者等。

1.2 方法。所有受检者均接受免疫球蛋白检验,检查前一天叮嘱患者于次日清晨保持空腹状态采血,采集患者的静脉血4 mL 进行离心实验,离心速度为3000 r/min,离心10 min后取上清液放置在抗凝管中,并将其保存于-20℃环境下备用。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运用血清免疫比浊法检测各项免疫指标,如:IgM、IgG、IgA 水平和总胆红素水平(TBIL),用非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A),所有检验步骤均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2]。对乙肝患者行抗病毒药物治疗,主要使用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用药期间叮嘱患者禁烟禁酒,定期接受肝功能检查,注意保持健康饮食和科学的生活、运动行为。

1.3 观察指标。检测统计两组受检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IgM、IgG、IgA),同时比较治疗有效和无效患者的总胆红素(TBIL)和凝血酶原时间(PTA)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用统计学软件SPSS 26.0 分析、计算,定性资料的描述形式用(n,%),检验用χ2,定量资料的描述形式用(±s)表示,行t 检验,P<0.05 统计意义重大。

2 结果

2.1 免疫球蛋白水平对比。观察组患者的IgM、IgG、IgA 水平显著比对照组高,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1。

表1 免疫球蛋白水平对比

表1 免疫球蛋白水平对比

组别 n IgM(g/L) IgG(g/L) IgA(g/L)观察组 33 2.71±0.75 17.88±3.24 2.67±0.62对照组 33 1.46±0.24 10.26±2.72 1.24±0.22 t - 9.1188 10.3475 12.4868 P - 0.0000 0.0000 0.0000

2.2 疗效结果的不同免疫功能比较。33 例乙型肝炎患者经临床治疗后取得有效者20 例(60.61%),无效者13 例(39.39%),其中有效者的IgM、IgG、IgA 水平和总胆红素水平相比对照组低,其PTA 水平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下表2。

3 讨论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临床极为常见的一种传染病,由于其传染性强,发病率高,故对患者的健康、生活造成严重负面影响。乙肝患者主要是感染乙肝病毒,其肝脏发生炎性病变,随着病情的进展,对机体功能造成的损害很大,严重时危及生命安全。乙型肝炎根据其发病情形分为急性和慢性,患者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下降以及消化不适等,此类症状很容易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若病情耽误为得到及时治疗会发展为慢性乙肝,最终进展为肝硬化或肝癌,导致临床死亡率增加。故提高乙肝疾病的诊断和检查,尽早确诊治疗非常重要。

表2 疗效及不同免疫功能比较

表2 疗效及不同免疫功能比较

组别 n IgM(g/L) IgG(g/L) IgA(g/L) TBIL(μmol/L) PTA(%)有效者 20 2.52±0.55 14.18±3.31 2.55±0.33 168.25±101.87 52.45±15.75无效者 13 3.77±0.68 16.89±4.11 3.21±0.42 388.68±172.93 27.82±13.64 t-5.8124 2.0894 5.0415 4.6199 4.6186 P-0.0000 0.0450 0.0000 0.0001 0.0001

乙型肝炎患者体内的乙肝病毒会扰乱机体免疫产生炎症反应,对干细胞造成巨大损伤,在临床诊断检查中应着重考虑免疫反应指标的检测,这样能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人体血液和组织分泌物中,是一种抗体活性蛋白,是肝脏功能受损诊断的重要指标[3]。当机体的肝功能遭受异常损伤后,其免疫蛋白水平会升高,此现象能反映机体肝细胞受乙肝病毒侵袭后会在肝细胞内大量繁殖,当病毒堆积一定量会损伤肝组织,而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无法抵抗病毒,血浆中自然合成大量免疫球蛋白[4]。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IgM、IgG、IgA 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说明机体内的肝细胞大量坏死,使得免疫球蛋白水平增高,机体中的病毒量增加,激活了B 淋巴细胞,最终导致免疫球蛋白浓度增加[5]。乙型肝炎患者经治疗后有效者体内的IgM、IgG、IgA 水平比无效者低,其总胆红素水平低于无效者,而PTA 水平比无效者高,对比差异P<0.05。乙肝患者的肝细胞被损伤后,其体内的胆红素转化能力会下降,进而体内的胆红素总量不断升高,一旦体内胆红素过量,患者会出现黄疸症状,凝血酶原时间时间指标是肝脏合成维生素的因子之一,但肝脏损伤严重时,其凝血酶原时间水平会下降,因此临床将这两种指标也可作为肝疾病的诊断指标[6]。对比差异可以说明肝脏损伤越严重,其免疫球蛋白水平就会越高,根据其水平指标能分析患者的病情程度[7]。故临床诊断异性肝炎选择免疫球蛋白检验技术的诊断价值显著,在临床中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综合上述,运用免疫球蛋白检验技术能诊断判断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其检查结果的准确性高,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确保患者的病情在最佳时间内得到有效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猜你喜欢
胆红素乙型肝炎机体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郑瑞丹:重视询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癌家族史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总胆红素偏高,需警惕肝脏疾病
怎样看待升高的胆红素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奶牛瘤胃健康、机体健康和繁殖性能的关系
二至丸对慢性乙型肝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