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华
(甘肃省庆阳市东方红小学(保健室),甘肃 庆阳 745000)
学校为人群高度密集的公共场所,人流量大,容易出现疾病感染现象,出现群体性疫情暴发的风险较高。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人口流动明显加快,易加大学校流感、麻疹、手足口病等常见传染病的的发生风险,一旦学校内暴发疫情,严重损害广大师生的身心健康,同时也会影响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完善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管理体系,改善学生的身心健康[1]。此次研究以我校学生为研究对象,我校采取学校传染病防控措施,对防控效果进行分析,如下。
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7 年6 月至2018 年5 月我校376 名学生,其中,男性194 例,女性182 例,年龄6-12 岁,平均(9.54±2.17)岁,随机抽取2018 年6 月至2019 年5 月我校学生411 名,男212 例,女199 例,年龄6-12 岁,平均(9.49±2.09)岁,我校自2018 年6 月采取传染病防控措施。纳入标准:入组学生与其家属对本研究均有知情权。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内外科疾病患者;中途自本研究脱落学生。采取传染病防控措施前后学生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以及控制措施,如下:
1.2.1 做好预防工作:①加强健康宣教。流行性腮腺炎、水痘以及流感等传染病属于学校常见传染病,因此,需要对此类常见传染性疾病加强卫生教育工作。通过设立宣传栏、播放视频以及组织学生开展卫生知识竞赛活动等形式使广大学生的传染病防控意识和观念得到增强,帮助其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及防范能力。②做好预防接种工作。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卫生环境,为学生注射防病菌疫苗能够取得理想的传染病防控效果。此外,学校需要不断完善卫生管理工作,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确保教室及宿舍公共场所空气流通,定期对食堂等卫生条件进行检查,为学生的饮食安全提供保障[2]。③为学生提供生活指导。通过安排早操、课间操等形式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其身体免疫力和抵抗力。合理饮食,荤素搭配,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可随地吐痰,经常更换内衣裤、勤晾晒被褥、勤洗手,一旦身体出现不适感需要立即告知老师。
1.2.2 加强传染病控制管理:①及时控制传染源并采取隔离和消毒措施。以班级为单位组建疫情报告网,学生一旦诊断为流感、手足口病等需要立即对其进行隔离以切断传染源,同时需要对患病学生采取病情控制措施,此外,还需要对接触患病学生的人员进行观察并做好登记。及时隔离传染源,避免病原体传播,同时需要加强管理、消毒以及治疗。病原携带者以及潜伏期学生也需要及时对其进行隔离观察,确保学生没有发病症状后方可将隔离解除。及时采取消毒措施可彻底消除病菌,对患病学生教室等学习场所以及宿舍等生活场所等进行彻底消毒,使病原体得到消除并切断传播途径[3]。②建立和完善学校传染病防控体系。建立传染病防治管理组织网络并完善防治预案;确保预防接种证查验、缺课原因登记、健康体检以及晨检等制度得到彻底落实并做好记录工作;发生疫情后需要由校医根据卫生防疫部门要求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登记,主要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病因、发病时间、治疗情况等;定期对传染病防控工作进行全面检查,此外,还需要对公共场所内物品进行清洗和消毒,根据不同季节传染病特点加强防治教育宣传工作并对医疗废物进行科学、集中处理;建立学校传染病专业防治人才队伍,定期进行知识以及技能培训,不断丰富其理论知识并提高其技能水平;完善学校传染病信息发布制度,建立多途径、多渠道信息报告制度,确保疫情能够得到及时、快速的传递,此外,还可借助电视、网络等媒体向外公布疫情,减轻公众的恐慌,保持学校以及社会的稳定性[4]。
1.3 评价指标。统计采取防控措施前后学生流感、手足口病、水痘、风疹等传染病发生情况并对传染病总发生率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处理和分析相关数据,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均数± 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应用独立样本t 检验进行组间对比,通过χ2检验进行组间对比,P<0.05,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采取传染病防控措施前传染病总发生率高于采取防控措施后,采取防控措施后传染病发生率明显下降,P <0.05,见表1。
学校人群密集度较高,流行性感冒、麻疹、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等均为常见学校传染病,容易在师生以及工作人员之间进行传播。由于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身心发育均不完善,抵抗力和免疫力较差,患有肠道传染病以及呼吸道传染病的风险较高;学校传染病还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夏秋季节为肠道传染病多发季节,冬季及春季为呼吸道传染病多发季节;学校人流量大且人群密集度高,大量学生聚集在教室内,接触密切,为传染病传播以及流行创造了条件;学生为特殊社会群体,每日往返于家庭与学校中,容易导致传染病扩散并加大病情控制难度。
表1 采取防控措施前后传染病发生情况对比[n(%)]
学校传染病防控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缺乏健全的法律及规章体系,缺乏有效、规范且明确的法律依据,社会力量及行政机关对学校传染病渎职及违法行为缺乏有力监管,监督及执法力度较弱,对学校疫苗接种检验、消毒隔离以及医疗废物集中处理等缺乏强制性条例;学校卫生防治工作侧重于饮水以及饮食等方面,传染病监督力度较弱,校医以及保健人员对学校传染病管理缺乏全面的认识,部分学校对建立消毒隔离制度、缺课原因登记以及晨检等缺乏足够的重视或者得不到有效执行和落实;相关行政监督部门常规例检仅流于形式,缺乏强有力的监管;学校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传染病防控意识淡薄,家长及社会对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缺乏监督。
为了降低学校传染病发生风险,必须不断建立和完善学校传染病防控措施,确保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缺课原因登记、健康体检以及晨检等制度得到彻底落实;学校需要定期进行传染病防控工作,定期对公共场所内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根据传染病季节性特点加强宣传教育,对医疗废物进行集中处理;定期对学校医疗卫生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控知识以及技能培训,增加资金投入;建立及时、快速、多渠道信息报告制度,明确疫情上报下达责任,通报失职人员并通过公共媒体向公众公布疫情相关信息[5]。
此次研究中,采取传染病防控措施前传染病总发生率高于采取防控措施后,采取防控措施后传染病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
综上所述,对学校常见传染病加强预防和控制,可使学校传染病发生风险获得明显降低,有助于推动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同时还能够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为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