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水玉
摘 要:散文在初中语文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借助不同的引导方式,启发学生的鉴赏思维,通过开展字词推敲、交互体验、演绎感知等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对于散文的鉴赏能力,力求从多种角度推进散文阅读鉴赏的教学进展,完善散文阅读鉴赏的路径规划。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散文阅读 鉴赏路径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4.014
散文是一种写作方式相对灵活的文学体裁。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具有文本学习的整体意识,有目标、有计划地开启散文阅读鉴赏路径规划,明确散文学习目标和任务要求。
教师要以诵读为散文阅读鉴赏的切入点,培养学生的鉴赏思维;以推敲为散文阅读鉴赏的立足点,完善散文的鉴赏程序;引导学生在课堂交互和演绎环节,丰富自我鉴赏认知,提高散文阅读鉴赏能力。
一、在诵读中启动鉴赏思维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人在诗文学习中,尤其重视“读”的地位。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发挥“读书”的作用,指导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初步感知文本内容,通过多媒体示范诵读、学生模仿诵读、教师指导诵读等多种方式提高诵读质量,以诵读为文本阅读鉴赏的切入点,培养学生的鉴赏思维。
在学生诵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诵读方法和技巧的点拨。如在教学部编版七年级教材中的《春》一文时,教师要为学生出示诵读要求,尤其要注意重音和停连的处理。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由读入手,获取文意,在脑海中产生文本形象,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诵读示范:“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教师引导学生从第一段中找寻作者视角,在诵读中感知春天快要到来的那份喜悦,以及盼望春天快点到来的期待之情。在教师点拨之下,学生开始进入诵读阶段,有学生站起来尝试仿诵:“盼望着,盼望着……”在诵读中,学生已初步具备重音和停连的意识,能够有意识地对第二个“盼望着”进行技巧处理,读出了作者对春天的殷殷期盼。
语言文字是作者情感传播的媒介和载体。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散文阅读鉴赏时,由文字获得的感受最为直接,教师指导学生诵读文本的过程本身就是语言和情感鉴赏的过程。在鉴赏过程中,学生找到了新的鉴赏途径,鉴赏思维得以成功启发。诵读是重要的促学手段,学生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到诵读中,在感知体悟中建立鉴赏认知。
二、在推敲中打开鉴赏程序
“推敲”一词,对阅读和写作有着重要指示意义。在散文语言鉴赏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紧抓炼字、紧扣典词,对文本中所用的典词进行适当替换,让学生体会替换效果优劣,体会文本语言的精到之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学生探寻鉴赏路径,从修辞、写法等多个角度进行点拨,引导学生鉴赏。
《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纪念母亲的一篇散文。文章讲述了作者患病后出现了情绪上的变化,开始喜怒无常,母亲在此情况下仍旧强忍一番病痛照顾孩子,希望能够帮助孩子走出生命的阴霾,最后却抱憾离世的故事。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鉴赏时,要有计划地摘出文本片段,提醒学生紧靠典词。如文章的第一段,教师请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将自己带进人物状态,找出需要把握的重点字词,诵读结束之后,有学生站起来回答:“我找出了这样几个字‘砸、摔、捶,通过这几个表示动作的字,我能感受到作者双腿瘫痪后的那份绝望与挣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这位同学找出的关键字向我们展现出了作者的心理状态,那么对待这样的儿子,这时候母亲的表现是怎样的呢?能够从哪一些字词中找出答案呢?”有学生迅速从课文中找了出来:“母亲的动作和反应有‘悄悄地、躲、偷偷地、听、扑、忍从这些字词中,我看到了一位为了照顾儿子情绪而小心翼翼的母亲,‘扑是她本能反应,阻止儿子自我伤害,‘忍是她为母则刚的坚强体现。”在教师的引导下,多数学生能够抓住文段关键字词,并对此展开赏析。
教师引导学生从字词出发,走进文本鉴赏。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可以看出,学生能够准确找到关键字词,分析字词的表达效果。在散文语言的鉴赏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炼字意识,从而去体会文本语言运用的魅力,推进鉴赏程序的开展。
三、在交互中丰富鉴赏认知
散文写作需要创作者投入大量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散文阅读鉴赏时,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充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者产生更多情感上的交流,深度感知作者的行文脉络。初中生已初步具备文本阅读与鉴赏能力,但缺少对散文文本的了解,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散文文本鉴赏能力,就要在交互中丰富学生的鉴赏认知。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所作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记述了作者在百草园中游戏玩乐和在三味书屋中学习的生活片段。许多学生对鲁迅的作品抱有刻板印象,认为鲁迅的行文语言偏于晦涩,读上去缺少趣味,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时代背景出发,走近人物,贴近作品。鲁迅的一生充满了曲折动荡,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觉醒,他弃医从文,奔走呐喊,他是一位正直刚毅的革命者,是一位心怀民众疾苦的民族斗士。只有真正了解过作者生平,感知作者的爱国之情、赤子之心,才能深刻体会到人物情感的复杂,因此《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作者不谙世事的童年回忆便显得更具童趣,我们也更能从中体会到鲁迅借此排解苦闷的慰藉之情。学生在接到教师的交互信息后,顺利进入文本当中,找到了许多有趣的情节。如:雪地捕鸟、美女蛇的故事等。在交互学习中,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认识有了改观,丰富了鉴赏认知。
教师鼓励学生从文本交互中获得不同阅读体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充分体会当时作者的时代境遇,和作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感知作者的行文特点,为文本学习奠定了合适的感情基调,丰富了鉴赏认知。互动交流有不同呈现形式,教师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组织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学习互动,能够带来全新学习体验。
四、在演绎中提升鉴赏能力
散文文本受作者风格的影响,会呈现出鲜明的个人特点,这是散文文本鉴赏必须要关注的问题。受作者自身写作气质的影响,作品呈现出不同的语言特点,教师发动学生积极进行课堂演绎,可以通过文本情节还原、剧本改编等方式感知散文文本内容,体会文本内涵。学生在感知散文文本的过程中,语言鉴赏能力得到提高,为自身的语言个性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中的《散步》一文,讲述了祖孙三代在田野上散步的故事。文章描写了一件极为生动的小事,从小事当中将祖母对孙儿的爱、儿子对母亲的爱、妻子对丈夫的爱表现得淋漓尽致。教师引导学生代入文本角色,体会人物的行为和心理,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将故事内容进行课堂呈现。学生在接到教师的指令后,积极开展了文本演绎活动。在课堂演绎环节,学生生动形象的重现了散步场景,通过人物语言和动作,呈现出了人物的形象特点和心理活动。学生在揣摩人物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文本内容的了解,提高了自身的文本鉴赏能力。
教师鼓励学生在散文阅读鉴赏中发挥创造性思维,开展个性化的人物解读。充分调动学生的散文阅读鉴赏积极性,通过巧妙的课堂设计环节增添课堂的趣味性。学生在体验文本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语言鉴赏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为自身的写作风格和语言特色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散文阅读鉴赏中,教师不能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适应能力,选择学生易于接受的学习方式,有效开启学生的散文阅读鉴赏思维,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感知文本创造良好条件,拓宽学生的散文阅读鉴赏途径。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始终牢记自身的主导地位,为学生的散文阅读鉴赏提供合理的路径规划,完善学生的鉴赏认知,提高学生的散文阅读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 龚尧《以贯通式阅读助力散文鉴赏》,《语文教学之友》2020年第4期。
[2] 张立功《因声循情品散文 寻点趋线巧关联》,《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年第33期。
[3] 張娟《观念·方法·技巧—如何提高初中生的阅读鉴赏能力》,《语文天地》2019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