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提升学生认知能力的研究

2020-06-04 11:58胡进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20期
关键词:认知能力知识体系本质

胡进

摘  要:小学生正处于发展身心,提升认知能力的阶段。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能力,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概念,充分的理解科学知识,这样才能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使学生完整的理解科学概念,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其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科学;认知能力;知识体系;本质

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对小学科学的认知能力对其未来的学习生活产生着很大程度的影响,良好的认知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因此,小学科学教师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培养学生的科学认知能力,从不同的方面教授学生提升认知能力的方法,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展现课堂教学的效果。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对小学科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的方式进行探究,希望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能够培养出具有较强认知能力的科学人才。

一、及时的纠正学生对科学的错误认识

小学生刚刚接触科学知识,对一些科学现象的认识以及观察都不够深入,往往会被科学现象所迷惑,产生错误的科学认识,不利于其进行课堂学习。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观察,及时的发现学生产生的错误认识,指出其存在的错误,将正确的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通过长期的纠正学生对小学科学知识的错误认识,我们能够帮助学生减少出错的概率,使学生总结出认识科学的方式方法,充分的掌握正确的科学概念。

教授“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的知识时,学生会产生一些疑问,例如他们在敲桌子时,明明没有看见桌子的震动,但是也发出了声音,所以一些学生认为声音并不全是通过震动产生的,这很明显就是学生对科学现象的错误认知。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小实验来纠正学生错误的认知,将一些碎纸屑放到桌面上,然后敲击桌面,在桌面发出声音时,我们可以看到碎纸屑会发生相应的跳动现象,这就充分的表明我们在敲击桌面时,桌面发生了震动,因为震动而发出了声音。通过科学实验,教师可以有效的纠正学生对科学知识的错误认知,使学生更加深刻的记住“声音是通过物体的震动而产生的”这一真理,帮助学生运用这个知识点去分析身边的各种声音,激发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兴趣。

二、补充完善学生对科学的具体认知

小学生在认识科学的相关概念以及其他的知识时,除了会产生错误的认识之外,还会出现认识不全面的问题,这将不利于学生充分的应用科学知识。小学科学教师应当充分的发挥教育指导的作用,将课本上的知识以及自己所储备的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对学生的所掌握的科学知识进行补充完善。这样我们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帮助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使学生更好的运用课本知识解决科学问题,全面的理解科学概念。

学习“花、果实和种子”的相关内容时,学生对苹果、梨以及桃等这些具有明显的核的水果能够产生较为清楚的认知,找出它们的种子,但是对花生和胡萝卜等这些不具有明显的核的食物就会形成比较模糊的认知,难以分辨它们是否有种子。教师可以结合对花生卜的展示向学生们讲解花生果壳里的花生仁就是花生的果实,让他们留意农民伯伯种植花生的过程,这样有利于完善学生对不同食物种子的认知,补充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空白认识,提升学生全面认知科学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三、帮助学生建立系统化的科学认知体系

小学科学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比较繁杂的,这就给小学生产生科学认知造成了一定的难度,甚至会打消学生对认识科学知识的积极性。作为小学科学教师,我们应当充分的利用自己的教学经验,将课本中相关联的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对零碎的书本内容进行整合,帮助学生建立系统化的科学知识体系,优化学生汲取科学知识,形成科学认知的过程。这样有利于教师更好的为小学教育事业服务,促使学生实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提升学生对科学知识进行自主认知的能力,充分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例如教师教授学生“物质的变化”的知识时,可以将本节的内容和“微小世界”的相关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组织学生运用显微镜观察米粉发生的细微变化,使学生深入的认识肉眼看不到的分子现象,引导学生对米粉发生变化之前和之后的分子结构进行对比。在此过程中,教师既可以教授学生调节显微镜各个镜片的方式,也可以传授给学生米粉变化的知识,提高学生灵活应用显微镜观察物质变化的能力,为学生建立系统的科学认知体系,帮助学生掌握系统学习科学知识的方法。

四、通过科学现象深化学生对现象本质的认知

教师通过小学科学的教学要使学生能够深入的理解科学规律,对科学现象背后的本质形成正确的认知,这样才能充分的提升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促使学生自主的思考和解决科学问题,在思考科学本质的过程中形成准确完善的认知思维,实现小学科学传授给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知识的效果,充分的展现课堂教学的魅力。因此我们要积极的探索科学现象和教学方法,将科学规律生动形象的传授给学生,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能量与太阳”的知识时,可以通过太阳能发电的路灯的这一例子进行教学,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当今的路灯不需要额外的供电就可以發光的问题,然后告诉学生现在的路灯都是用太阳能供电,每个路灯都配备有一块太阳能板,它可以在白天吸收太阳能并且转化为电能,从而使路灯可以在晚上发光。通过这个例子,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对“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本质规律产生深刻的认知,提高学生透过现象观察本质的科学探究能力,促使学生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以及社会生活中养成深入分析和探究问题的习惯,形成客观全面的看待问题的价值观。

总而言之,小学科学的知识对学生的实际生活发挥着积极的影响,有利于学生更好的认识和应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培养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作为小学科学教师,我们应当注重于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自主认知能力,提升学生学习知识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应用正确的认知方法,使学生能够实现正确、全面、深入的探究科学本质,这样才能更好的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通过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科学文化素养,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许基玲.论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方法的引导作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37):177.

[2]  叶宝生.小学生科学认识的现象论特征与教学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91-94.

[3]  孙玉红.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6,(37):186.

猜你喜欢
认知能力知识体系本质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CS2013指导下的程序设计课程实践教学实施方案设计与翻转实验教学实践
无人驾驶车辆认知能力测试方法
构建知识体系的专题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和探索
我国大学生健康认知能力培养思路研究
智能信息处理实验课程建设
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发挥体游的寓教于乐的作用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新课程视野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