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理念下高职辅导员角色定位研究

2020-06-04 09:37倪春明
商情 2020年23期
关键词:高职辅导员人本主义思政教育

【摘要】本文围绕人本主义理念对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具体作用、现阶段高职辅导员在角色定位中具有的问题、高职辅导员向专业化发展的角色转变几个方面展开讨论,对人本主义理念下高职辅导员角色定位进行了研究,同时提出了一些笔者自己的见解,希望能够对今后高职辅导员工作提供一些理论借鉴。

【关键词】人本主义  高职辅导员  思政教育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对于高等教育而言,立德树人是其最根本的任务。此外,在全国高校的思想政治会议中,也进一步强调了人本主义理念以及心理疏导的重要性,务求将安定团结设定为高校建设的重要目标。另一方面,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也对高校的思想教育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在现阶段,部分高校的辅导员对自身的定位缺乏明确性,有时候还往往发生错位以及冲突等各种问题,这些问题不但会降低辅导员的工作热情,同时也会使其本身智能发挥受限。所以,为了能够进一步满足新时代提出的要求,必须针对高职辅导员角色定位这一问题进行反思。

一、人本主义理念对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具体作用

(一)人本主义理念有助于改变辅导员思政教育模式

提高人本主义关注度这一理念是由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所提出的,它能够有效改善思政教育工作理念,同时也有助于改变辅导员思政教育模式。在当代高校学生的思政教育中,辅导员应该加强建立以人为本,切实关怀的教育方针。现阶段而言,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他们不仅需要鼓励学生建立健康的三观价值,同时还需要针对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各种问题给与正确的疏导,一步步引领他们与社会接轨,将个人的目标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做到多方面的协同发展,为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提前做好准备。

(二)人本主义理念有助于提升高职辅导员思政工作的有效性

以往对于高职院校辅导员而言,他们的主要任务是避免学生出问题以及降低学生发生问题的频率,长期下来学生会对这一类管理方法产生排斥。目前我国正处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当代高校学生所接受的信息量是巨大的,信息的获取渠道也是多样化的,他们具有显著的个性特征,并不能将简单的学生管理作为教育目标。为了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得到良好的发展,同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进一步达成让学生们成为社会所需人才的目的,高校的辅导员在思政教育中需要切实引入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将其合理化,常态化,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三)人本教育理念的具体实施需要高职辅导员的主导

辅导员对于刚刚进入大学生活的学生来说,是他们日常生活中最为亲密的校方代表。学生们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容易遇到来自于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问题和困惑,而高职辅导员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帮助这些有问题的同学解决各种问题,引导他们适应新的环境,给与他们相应的帮助。正式基于这种关系,高职辅导员和大学生之间能够形成特殊的联系,彼此能够更快熟悉,更加信任,这一切都无疑是辅导员所特有的优势,能够有利于高职辅导员主导实施相应的人本教育理念。

二、现阶段高职辅导员在角色定位中具有的问题

(一)辅导员的职业角色定义不清晰、具体责任不明确

除了帮助学生们建立正确的三观以及塑造健康的人格,高职辅导员的日常工作还包括其他各个方面,比如协调学校资源,组织班级活动,处理校务日常工作等。这些工作往往又多又杂,在很大程度上会分散辅导员的注意力,导致他们不能够及时的关注到学生的思想、心理等方面正在发生的问题,从而不能够迅速的给出相应的指导。这一问题直接导致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缓慢。

(二)高校对高职辅导员团队建立未能给与充分的重视

部分高校未能充分认识到高职辅导员这一角色对于学生教育的重要作用,他们往往认为高职辅导员只是辅助性的职能。特别是在一些看重科研的院校,他们往往将辅导员作为过渡性的职能岗位,部分院校甚至没有高职辅导员这一角色。这一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高职辅导员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导致他们在给学生辅导时缺乏动力。

(三)高职辅导员关于自身角色的定位不准确

部分高职辅导员未能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只能对于学生思政教育的引导作用,淡化了他们在学生发展过程中领路人的带头功能,而仅仅将自身定位为校方代理人,负责实施针对学生的行政管理智能。这一定位与高职辅导员以辅导学生正确三观建立的首要任务存在偏差,导致高职辅导员工作偏离重心,给引领学生这一工作带来困难。

三、高职辅导员向专业化发展的角色转变

(一)“行政型”辅导员向“思政领路人型”转变

高职辅导员作为沟通学生的校方代表,不可避免的要处理各种各样学生与校方的日常事务。在处理这些事务时,辅导员必须将自己从“行政管理型”的工作思路中解放出来,他们必须明确意识到自己在学生三观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这样才能发挥高职辅导员更大的价值。

(二)“保姆型”辅导员向“专业型”转变

在新世纪,因为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和开放的交流平台,学生能够接触到非常多各种各样的思想、观点。作为大学生的“思政领路人”,辅导员不能仅仅“僵化”的传达思想教育,必须保持不断学习的精神,了解现阶段大学生所关注的,所思考的,所讨论的各种内容,从而能够针对同学们所关心的内容提供专业性的指导,从而引领他们建立正确的三观。

(三)“表面型”辅导员向“实效型”转变

辅导员的日常工作需要满足学生所需,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三观。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需求也存在不同层次之分。辅导员在处理学生的需求时,不仅仅需要考虑他们的表层需求,而更因该关注他们思想深层次的需求。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学生们的思想也受到各种新生事物的冲击,有些学生在这种大环境下,思想可能会收到不正确的引导,从而对社会和自我的认识产生偏差,不能够很好的处理思想中的矛盾。作为学生思想领路人的辅导员,更需要关注学生们思想深层次的矛盾,给与及时的疏导,并且引入人本主义的思想内涵,注重实效的解决学生们的问题。

四、结语

基于以上所述,虽然高职辅导员担当学生思政领路人的角色,但是在角色定位中还存在各方面问题,导致相應职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笔者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以期更好的定位高职辅导员的角色,更好的发挥学生思政领路人的作用。

基金项目:本文系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2020年院级专项课题,课题名称:人本主义理念下高职辅导员角色定位和“三三制”工作方法研究 ,课题编号2020Y—yq07。

作者简介:倪春明(1985-)男,汉,山东烟台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交通运输。

猜你喜欢
高职辅导员人本主义思政教育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对项目化学习的发展意义
高职辅导员在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探究
科学管理理论和人本主义思想在某互联网公司的运用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及其简评
高职辅导员企业文化传导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