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豪放派与婉约派诗词的风格特点

2020-06-03 16:12杨昀
广告大观 2020年1期
关键词:形成过程风格特点

杨昀

摘要:词是我国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样式,素来有豪放派和婉约派之分,经由晚唐五代到两宋最终形成,两派风格各有特点,对近代词的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豪放派;婉约派;形成过程;风格特点

豪放派和婉约派是词坛上的两大流派。其作品分别表现出不同的风格。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人物以苏轼、辛弃疾为主。婉约派作品语言清丽、含蓄,内容书写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离愁别绪,或深沉幽怨,刻画精细。婉约派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一、豪放派与婉约派词风的形成过程

词的成熟,可以追溯到晚唐五代时期。五代人编了两本词集:一本叫《尊前集》,一本叫《花间集》,主要是供士大夫宴会间演唱的,故名《尊前集》和《花间集》。不管内容如何,单看艺术水平,已经是相当高了。和《花间集》同时的南唐,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词作家。比较著名的有李煜、冯延巳等。他们不仅可以和《花间集》抗衡,甚至到李煜北掳以后,其作品成就远远超过了《花间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

进入北宋后,柔婉之词风占主流。柳永、李清照等可作为婉约一派的代表。而大文豪带有大英雄气的苏轼,自然不甘受此柔靡之风约束。他不仅拓宽了词的领域,扩展了词的体裁,也改变了词的风格。于是,他就成为北宋乃至后来豪放词派的杰出代表。

到了南宋,由于国破家亡的社会背景,许多词人以笔为刀枪、以词为号角,尽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其中以辛弃疾为代表的辛派词人把豪放词风推到了极致。

人们很早就注意到豪放词与婉约词中间存在着差异。苏轼有件轶事颇能说明这个问题:有一次他问一个幕僚:“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这是一个很有名的故事,说明人们很早就意识到豪放词和婉约词味道大不相同。

二、豪放派与婉约派的特点与区别

豪放派词风的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它不仅描写花前月下、男欢女爱,而且更喜欢摄取军情国事那样的重大题材入词,更加生动地反映生活,所謂“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入”,它境界宏大,气势恢弘、不拘一格、汪洋恣意、崇尚直率。北宋苏轼、黄庭坚、晁补之、贺铸等人都有这类风格的作品。南渡以后,由于时代巨变,悲壮慷慨的高亢之调,应运发展,蔚然成风,辛弃疾更成为创作豪放词的一代巨擘和领袖。而不以含蓄婉曲为特点。

豪放派内部的分派较少,最初仅有苏、辛两种风格,两种词风亦有微差:苏词清放,辛词雄放。南宋后期的某些豪放词作则显粗放,清朝的豪放词人如陈维崧等亦多寓雄于粗,以粗豪见长。由于豪放词人嗜于用典、追求散化、议论过多,使得某些豪放词篇体现韵味不浓、词意晦涩、形象不明、格律欠精等缺点,这也是无庸讳言的。

婉约派词风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情长,继之发展到士大夫的逸趣闲情、人生忧患、友朋离别、仕途不得志之情,以致亡国的哀痛等等。其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婉约词是一种配乐歌唱的新体诗,从其诞生之日起,就跟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旧唐书·温庭筠传》曾记载飞卿“能逐弦歌之音,为侧艳之词”。天才的作家们既有文学素养,又都洞晓音律。每填一阕,往往锤字炼句,审音度曲,把如画的意境,精炼的语言和美妙的音乐紧密结合起来,既表情达意,又悦耳动听,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婉约词便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浣溪沙》),这些温柔香艳之曲,怀人赠别之调,又多是歌伎舞女们在花间、樽前,轻歌漫舞中弹唱的。一曲之后,余音绕梁,沁人心脾。婉约词音节谐婉,“语工而入律”。情调柔美,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唐五代词早就具有这一特点。两宋时期,婉约词空前繁荣,风靡全国。柳永的词“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之,可见当时传播之广。

婉约词也往往抒写感时伤世之情。作家们把家国之恨、身世之感,或打入艳情,或寓于咏物,表面看似抒写爱情,描摹物象,实际上却别有寄托。李煜在词中以鲜明的形象,炽烈的感情,借花月春风,抒写亡国之恨。宋徽宗《燕山亭》,委婉悲痛地写出了国亡被俘后的无限感慨。辛弃疾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运用比兴手法,以“美人香草”喻君子贤人;以男女喻君臣,抒写家国之事,身心之感,情致缠绵,哀婉含蓄。

两派词人个性不同,关注的对象也不同。豪放派词人大多是有着一种英雄情结的人。他们渴望建功立业,有所作为,有着比较远大的抱负。他们也往往是一些情绪化的人,当理想和现实出现落差,就容易激愤。他们多关注国家大事,关心民众疾苦,敢于抨击时政。

婉约派词人则多性格冲淡平和。他们大多安于现状,对政治不很敏感。用一句人们常说的话就是,这类词人往往“风云气少,儿女情多”。风花雪月,儿女情长,是他们笔下经常性的题材。

另,两派词作的风格不同,表达方式也固然不同。豪放派词人表达情感多喜欢直截了当,直抒胸臆。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大家都耳熟能详了。上片写景,大刀阔斧,气象雄浑,能激起人建功立业之渴望。下片,人我对照,怀古伤今,感慨苍凉!其表达方式也是直截了当的,我们很容易触摸到他跳动的脉搏,听到他粗壮的呼吸。

到了南宋,直抒胸臆的特点就更为鲜明了。辛弃疾“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即使他也用了典故,也用了隐喻,但表达还是比较简单,比较直接。

与之相反,婉约派词人在表达上就细腻得多。婉约词人多注重技巧,多用隐喻暗示,表达含蓄蕴藉。基于这一点,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就是他们常用的手法。例如柳永《雨霖铃》,华丽的文藻,朦胧的主题,跳跃的思维,丰富的联想,剪接的镜头,飘忽的情感,和“大江东去”真是截然不同的风味。

三、近现代词坛豪放派与婉约派的对比

近现代词坛虽未细分豪放派与婉约派,但近现代词坛不乏豪放与婉约佳作,像我们的开国领袖和将帅们,经历了战争的洗礼,其诗词作品大多雄浑豪放,气魄宏大。如毛泽东主席著名的《沁园春·雪》,词的上片大笔挥洒,写北方雪景;下片纵横议论,评古今人物。上下浑融一气,构成了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表现出一位伟大革命家非凡的精神世界。

新时期以来,传统诗词创作出现了发展繁荣的良好局面,其作者、作品、书刊之多,令人刮目相看。在数量浩繁的作品中,具有豪放派和婉约派词风特点的诗词作品迭出,可以看出新时期豪放派与婉约派共同的特点,豪放不再是金戈铁马、雕弓满月、战火硝烟,而是山河壮丽、科技腾飞、祖国强盛;婉约也不完全是离愁别恨、哀怨低迷。而是恬静安逸、美景如画。从作品中读出时代的变迁,词人用手中的笔讴歌新时代、再现新生活,或直抒胸臆,或委婉恬静,突显现代生活气息,使豪放给人以激情振奋之力,婉约给人以安逸祥和之美。

综上所述,可以说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豪放派与婉约派只有风格的不同,而创作风格的形成有着客观和主观的各种因素。客观方面,要受到时代风尚、时代精神的影响,要受到民族传统、读者要求的影响,也要受到外来文学的影响。从主观方面来说,词人的性格、生活经历、知识修养等,都是形成风格的重要因素。

(作者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文法学院)

猜你喜欢
形成过程风格特点
试论加强播音主持艺术魅力的培养途径
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思想形成过程探析
我国珊瑚礁的研究现状及相关探究
柳田国男民俗学形成过程的研究
电视剧中的音乐叙事作用浅析
浅析钢琴曲《百鸟朝凤》的风格特点及曲式结构
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及发展变化
论职业中学立体几何中的过程性教学
浅谈我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形成
浅析东北秧歌的风格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