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冬华
【关键词】阅读;教学;课堂;模式
一、单元教学内容的巧妙组合
首先,相同主题文章的组合搭配。学习材料没有新的内容,却可以有新的组合,可以说,新的组合也是一种创新。因为新的组合可以让学生阅读时有新的不同体验。语文教师在备课时应有全局观念,对同一单元的所有课文都要通读,然后按精读、略读、浏览的文章进行课时分配。同一单元搭配的文档材料,其主题应该一致,而其题材、语言、结构、写法等可以有差异,目的是突出阅读的主题。主题阅读是让学生进入阅读主题空间的物质条件。
主题与课文的关系是“主题好比一根藤,文章就是藤上的瓜”,只要主题相同,就可以把这些不同的瓜串联起来。只有主题相同,阅读才能做到形散而神不散,才能让读者的阅读过程拥有一个核心的价值取向。其次,不同阅读要求的文本材料组合搭配。萝卜青菜各有所爱,阅读也一样,需要有不同要求的文本材料组合搭配,才能让读者阅读过程松弛有度,才能体验到阅读的自由与畅快淋漓。明确精读文、略读文、浏览文的组合是“以文带文”的基础,是实现阅读不同目标的手段。组合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以主带翼。精读以教材课文中文章为“主”,而“以文带文”是指在精读课文的基础上带出略读的课外文章或者诗词,其所带的文章或者诗词就是“翼”。②以难带易。精读文难度大些,略读文相对容易些。③长短组合。精读课文篇幅长,则选择的略读文宜篇幅短;反之,精读课文短,那么略读文选篇幅就要长一些。总的原则是“篇幅互补,长短相宜”。
二、略读文章的带入要选择适当的时机
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火候,要在恰当的时机处理。“以文带文”也一样,需要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才能实现更好的学习效果。略读文章的带入有以下四种情况。
(一)以精带略
在熟悉精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出略读课文,时间分配为3:1.如:我在上统编教材八下第17课《壶口瀑布》第一课时,先用30分钟的时间完成以下内容:
1.导入:教师用PPT展示壶口瀑布的壮美图片并配乐朗诵张应春的《观壶口》一诗。让学生感受壶口瀑布的壮美景象。以此导入《壶口瀑布》的学习。
2.检测自主学习情况:字词积累。
3.初识壶口。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①本文共几段?②作者几次去壶口瀑布?分别是什么时间?③壶口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4.再访壶口。此环节教法设想: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完成。师用PPT出示问题:①通过课文阅读,谈谈壶口瀑布在雨季和枯水季节中分别有哪些不同的特点?请结合课文内容加以分析。②作者写壶口瀑布的水后,为什么又写“脚下的石”?③作者由壶口瀑布联想到什么?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内容。
合作探究第一问。教师引导,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雨季时的壶口瀑布。学生:其时,正是雨季,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教师小结雨季的壶口瀑布:气势磅礴。教师:文中写枯水季节时壶口瀑布的什么特点?(品析语句)学生:找出相应的语句。如①河水从500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②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碎成点,碎成雾;③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砖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问,哀哀打旋。教师用PPT出示上述句子的改句。让学生对比分析,从而让学生明白本文准确精炼而又独具特色的语言。最后教师小结枯水季节的壶口瀑布:奔腾汹涌、奇绝、陡峭、多姿多样……
合作探究第二问。师生共同探讨后明确有四点原因要写脚下的石:其一,水和石共同构成壶口瀑布,文章既然写了水,自然也就应该提到石;其二,从作者观察的视角看,他游目四顾,定点换景,最后注意到脚下的石,非常自然;其三,作者对“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乐、愁—一人的各种感情”的壶口奇景,追踪其产生原因,正是石对水的约束,因而接下来写石也是顺理成章;其四,石头约束了水,同时水也侵蚀了石头,写石体现了水的力量,从而改变了前述描写中河水被石壁阻遏挤压后“各自流淌”形成的片面印象,使文章在境界上得到突破,为后续写黄河的“博大宽厚,柔中有刚”奠定了基础。
合作探究第三问。教师:黄河在我们中国的地位非常高,被称作河。学生:母亲河。教师:写黄河实际上是写我们中华民族,写了他们什么精神?学生各抒己见。教师: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正像一个人历经磨难,方显个性,也铸成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百折不挠,自强不息。
5.抒写壶口。学习了本文,你从壶口瀑布得到了怎样的人生启示?用一段话写下来。用最后15分钟的时间进行拓展迁移,带出略读文章王剑冰的《大河壶口》(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自读课本八年级下)。
(二)由略带精
由略读文开路,然后精读文登场,时间比反过来是1:3。我上七(下)《伟大的悲剧》之前先用10分钟时间让学生自读《最后的跋涉——斯科特海军上校日记片段》,然后思考:
1.斯科特的探险壮举有意义吗?如果有人认为他们仅仅是为了“刺激”,你同意吗?
2.用“——”画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多读几遍,在旁边批上自己的感受。通过自读让学生了解斯科特这一文中主要的人物,进而导入课文《伟大的悲剧》的学习,从而达到“以文带文”的效果。课文学习用时35分钟。
(三)精中夹略
略读文放在精读文的中间进行教学,像“夹层饼”似的。这种组合突出了开头和结尾,让学生善始善终地沉浸在单元主题之中,而中间略读部分又可以大量阅读,达到既有阅读质的要求,又实现阅读量的突破。
(四)精略穿插
以精读课文为主线,略读课文则在精读课文学习的过程中穿插进行。这种精略穿插的阅读安排,有助于读者松弛有度地开展阅读,更好地体验阅读的节奏感,使阅读成为一种美的体验。
三、精读文与略读文内容的取舍
阅读过程中其实始终伴随着读者的价值判断过程。因此,精读与略读也應基于价值判断而做出取舍,对内容的取舍是“以文带文”的关键,也是阅读活动的难点。对阅读内容的舍取,需要语文教师的专业判断和智慧选择。特别是要找到阅读活动的“价值点”。寻找阅读活动的“价值点”,可以从以下两点着手:
(一)教材的编辑逻辑
一般来说,教材都是按单元主题来编辑的。在文本资源的选择上,既要考虑语文的人文性功能,也要考虑语文的工具性功能。这也是教材的编者的编辑逻辑。
(二)作者的写作思路
一篇文章不是每句话都重要,也不是每一段都一样重要,它有详略之分。以八上第四单元精读课文朱自清的《背影》为例,全文有7个自然段,最具阅读价值的就是第6自然段。因为第6自然段,集中描写父亲爬上月台为儿子买橘子时的背影,反映“父亲对儿子深情的爱”这一主题。这一自然段仅占全文篇幅的一小部分,但是,无论是从文章的人文性还是工具性上来看,却是“最具阅读价值”的。教学时,要集中时间和精力解决这一小部分,剩下的时间让学生举一反三,这就是“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剩下10分钟,还可以略读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自读课本(八年级上)老舍《我的母亲》一文。同样是抓住“最具阅读价值点”,重点突破,以点带面。
总之,“以文带文”阅读教学模式在课堂中的应用,能够提高阅读教学效益,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又提高学生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在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今天,“以文带文”阅读模式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