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醒 唐亮
摘 要:雷锋精神具有先进性、时代性、民族性、群众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等显著特点,是指引广大学生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面旗帜,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是引导广大学生树立高尚道德的需要,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雷锋精神;践行;三重逻辑
一、引言
毛泽东曾说:“学习雷锋,不是学他哪一两件事迹,也不只是学他的某一方面的优点,而是要学他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学习他长期一贯地做好事,而不做坏事;学习他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的持存,保证了雷锋虽然已经离开,但他依旧活在人们的身边。伴随毛泽东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50多年来各行各业涌现出无数雷锋式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先进事迹[1-3]。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加入全球一体化进程提速,西方世界个人主义、娱乐主义、消费主义的伪文化价值观开始借着改革开放之机进入我国。
社会上“老人马路摔倒没人扶”“小锐锐连车被碾无人问”“小伙赵宇见义勇为险入狱”等一系列道德滑坡事件频出不止。这让人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在中国进入新时代的今天,人们该以怎样的视角认识与践行‘雷锋精神,杜绝道德滑坡事件的再次出现”。新时代是认识中国问题的共时语境,“雷锋精神”在现代语境中表现出的革命主义,也必然因为现代与后现代主义的时代语境发生内涵与外延解读的排斥与适应。基于以上认识,本文试图从解读“‘雷锋精神是什么的认识逻辑”、分析“为什么倡导‘雷锋精神的价值逻辑”与践行“‘雷锋精神怎么做的实践逻辑”三重逻辑面向,深刻阐释“雷锋精神”的新时代解读。
二、“雷锋精神”是什么的认识逻辑
2014年3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亲切接见某工兵团“雷锋连”指导员谢正谊时说:“你们要做雷锋精神的种子,把雷锋精神广播在祖国大地上。”“雷锋精神”是什么,就是一颗种子,一颗内含着革命主义热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种子。“种子”虽小,但却有着惊人的力量。“雷锋精神”正是贵在于“小”,贵在不小看“小”、不抛弃“小”,雷锋一生所做的事情都是“小”事,但却成就了他的“伟大”。因为他把无限的小事,用心做、细心做、坚持做,汇聚成了造福人民的大事业。他看到了自己的“小”、人民的“大”,才有了如此谦虚做人、勤奋做事的态度。正如他在日记中写道:“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会干,一个人只有把自己融入集体,才有力量。”
雷锋出生于1940年代,成长于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初始期,这种成长的历史语境决定了他对中国共产党一生坚定的跟随,决定了他一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持守。他一生坚持阅读毛泽东的著作,曾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学习了毛主席著作以后,懂得了不少道理,脑子里一豁亮,越干越有劲,总觉得这股劲儿永远也使不败。”相信他也一定读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金句,无论如何,他的行动已经在践行这句话的精神主旨。即通过无数的“小”凝聚大力量,去服务人民。正如他在日记所写:“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人的一生在历史的长河中是非常短暂的,须臾既逝。但是,如果将这种须臾之“小”全部用于服务人民,自己的生命便会超越生物学存在的局限,永远有温度地呵护着人民,进而被人民所铭记。新时代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要实现中国梦,就需要深刻认识“雷锋精神”内涵与外延的历时传承与共时演变。“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认识“雷锋精神”就是要深刻认识“他长期一贯地做好事,而不做坏事;他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三、“雷锋精神”为什么倡导的价值逻辑
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省抚顺市考察时的讲话中指出:“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它是五千年优秀中华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结合”,倡导“雷锋精神”就在于雷锋是时代的楷模。之所以雷锋能够成为楷模,是由“雷锋精神”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内涵主线决定的。这是倡导“雷锋精神”的内在价值逻辑。从共时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角度来看,倡导“雷锋精神”体现在它是防腐拒变、抵御西方世界个人主义、消费主义、娱乐主义伪文化价值观的道德利器。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构成了以研究客体自然为中心的工具理性与形成以研究人类及社会应然的价值理性。西方世界的伪文化价值观,便是对工具理性的偏执推崇,同时也渗透着其文化帝国主义侵略的政治目的。价值逻辑的通俗解读就是“有用”,而从哲学层面看待“价值理性体现一个人对于价值问题的理性思考。”于是,倡导“雷锋精神”自然会引发人们对这种精神的“价值”考量。
首先,人们不禁要追问“雷锋”何以能够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始终践行着“雷锋精神”;其次,人们不禁要问在今天倡导“雷锋精神”的价值何在。一系列的道德滑坡事件,让“做好人、做好事”的物质成本与道德成本急剧上扬,人们是否还有必要坚持“雷锋精神”的“价值”。针对第一个问题,雷锋已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同时,他也在日记中深刻地写道:“一个革命者,当他一進入革命行列的时候,就首先要确立坚定不移的革命人生观……树立这样的人生观,就必须培养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处处为党的利益,为人民的利益着想,具有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风格……要能够为党的利益,为集体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否则就是个人主义者,是资产阶级的人生观。”“雷锋精神”的价值就在于,能够超越“小我”实现“大我”,能够时刻为“他者”的利益着想。第二个问题的本质是对利他主义的严重误解。其实,利他主义的最终归宿还是利己的。今天人们遭遇的食品安全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看似通过损害“他者”的利益而满足了一己私欲。然而,用地沟油炸出的油条卖给了售假药的、贩卖有毒奶粉的正在呼吸着有毒的空气……。宰割“他者”的利益链条,最终的恶果无人可以逃避。人人陷入囚徒困境中,而要打破这种困境则必须有“雷锋”这样不为眼前利益蒙蔽之人与舍弃小我成就大我的“雷锋精神”才能实现。
四、“雷锋精神”怎样做好的实践逻辑
2014年3月4日,習近平总书记给“郭明义爱心团队”回信时表示:“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当有人需要帮助时,大家搭把手、出份力,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雷锋精神”是什么的认识逻辑是其实践逻辑的航标,为什么的价值逻辑是其实践逻辑的目的。只有从思想意识上,深刻理解、领会“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才能在实践逻辑的行动上不发生偏颇[4-5]。同时,“雷锋精神”的实践逻辑又是其认知逻辑与价值逻辑的具体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雷锋精神”的最终落脚点在于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工作中、行动上体现。怎么样践行“雷锋精神”,核心还在于“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质变量变规律。雷锋曾在日记中描述过这样一件小事:“昨天下了一场大雪,今天显得格外的寒冷。吃过早饭,我到团里开会,在路上遇到一个十来岁的小孩,他穿的衣服很单薄,冻得打哆嗦,我看了心里过意不去,立即脱下自己的棉裤,送给了他,这时我心里真感到有说不出的高兴。”回顾雷锋同志的一生,他所做的都是这样的“小”事。毛泽东曾经谈到:“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雷锋同志恰恰把一辈子做好事当作自我人生的信条。虽然他的生命只有短暂的22年,但从其时时刻刻都在思考与实践着做好事的视角而言,这短暂的22年又是让人无法忘怀的。没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一个人是很难一辈子都在做好事的。
今天,人们生活在和平幸福的环境中,有幸与祖国进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天地。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吃不饱、穿不暖的物质供需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多体现在对精神世界高质量生活的需要,这种精神世界的前提就是道德水平的高标准。“雷锋精神”便是这种高标准的时代具象,身处新时代的人们更应该发扬雷锋同志从小事做起,为他人谋幸福的做派与“螺丝钉”的奉献精神,形成“人人学雷锋、人人做雷锋”的良好社会风尚。积小善成大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承雷锋同志的遗志、传承雷锋同志的精神、践行雷锋同志的作为,让“雷锋”在新时代焕发新生,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获得永恒。
参考文献:
[1]北京市委宣传部.雷锋精神在当代[M].北京:北京出版集团,2012.
[2]吉林教育.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7.
[3]刘国强,翟元斌.学雷锋向导[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
[4]陈广生.雷锋传[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5.
[5]吕虹.雷锋精神激励我们为实现中国梦奋力前行[N].湖南日报,2014-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