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中以差异策略为目标的合理运用

2020-06-03 08:42薛蓓雯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文化品格核心素养

薛蓓雯

【摘要】本文以差异策略为目标,就第一课时的教学进行了研究和学习,讨论如何运用差异教学策略设定教学目标,设计有效的任务型活动,创设良好的语用环境,让学生能有效地运用语言知识,从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英语文化品格。

【关键词】差异策略 核心素养 文化品格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英语课程对所有学生开放,注重素质教育。由于我校学生大部分为外地打工人员子女和留守儿童,他们的语言基础、语言学习能力以及学习习惯和方式都有很大的差异,这就要求小学阶段的英语课程的教学设计要符合这类学生的特点,同时还要考虑每个学生的差异性。只有尊重和了解每个学生的差异,才能真正满足不同学生的差异需求,从而面向全体学生。

一、运用差异教学策略设定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差异,将学生分层,制订多层次的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开展多样化的课堂活动,研究活动的层次性,满足各类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而发挥各自的特长优势,达到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全面动态的测查是一种直接运用于课堂的有效测查,不仅让上课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状况,还对教师的后续教学做了铺垫。对学生差异的测查,是为了了解个体间差异,为了在班级集体中兼顾个性与共性,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通过设定核心教学目标,做好课前学生认知前提及情感的准备,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本学期笔者将前测纳入教学重点的一部分当中。在教学之前,为了全面真实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笔者采用了做前测卷这一教学热身活动。如:在教学颜色这一课时前挑选了listen andcolor和read and match这两种题型让学生练习,并提问What other colors do you know?考查学生的已知差异。

通过前测了解学生对颜色掌握的程度,就相关的已学内容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检测,在唤醒学生旧知的同时,也为学生在第一课时学习新的语言知识做好了认知前提及情感的准备,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进入运用所学语言知识阶段。采用了测查策略后,学生的有效的表达信息被教师采集,学生有了自己参与课堂的感知,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也有了关注。

二、运用大面积及时反馈与调节教学的策略设计有效的任务型活动

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反馈也要关注全体学生。课堂教学反馈不仅要针对个别学生,而且要涵盖不同层次的学生。只有广泛的反馈才能反映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

【案例1】:译林版英语一年级上册Unit6 Lookat my balloon, story time,有两个环节中都采用了大面积反馈与调节教学的策略:(1)观看课文动画,找出课文中其他人物的气球颜色,让学生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大意。在游戏中,通过学生出示课文中小朋友选择的气球颜色,及时了解学生对将来时概念的了解情况。(2)在练习中,让学生自主读课文并找出课文中人物是如何展示自己气球的,学生根据手指1,2,3来表示选择题号,让教师在第一时间得知学生哪道题错误最多,以便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

【课堂笔记】

Text picture(初学适异)

Presentation: Look, the clown has some bal-loons. Which one does YL want?

Teach pink.

T:what does YL say?

S:Please give me a pink balloon.

Listen and check

Picture 2~4

T:How about them? Let's watch and match.

Now I say the name, you show me a balloonand say the colour? (take YL as an example) SuHai...,Liu Tao...,Wang Bing...(图1)

Good. You're smart.

Now, let's open our books and find how dothey show their balloons.

Please give me a balloon.

Look at my balloon.

It'S nice.

T: Let students show the fingers l,2,3(图2)

【分析】在回答每个小朋友选择什么颜色的气球时,学生利用做好的气球,逐个边说边拿起自己的气球,运用这样一个形式比原本的教学口头说出答案来的效果更好,同时教师又能一目了然地了解学生的观察能力,并可以及时对学生进行纠正。在学生知晓个人得到的气球后,教师又让学生自主读课文并找出课文中人物是如何展示自己气球的,这时采用了大面积反馈的策略用手指1,2,3进行选择,检测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情况。由易到难,层层递进,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最大化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激发了学生继续表达的欲望。运用这样的策略使得全员共同参与且能让教师及时评价与反馈,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反馈和评价才能了解学生的差异所在,了解每个学生在学习中有什么特殊需要。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多运用这种策略,深入了解学生差异化学习,从而兼顾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缩小不同学生之间的差距。

三、培养学生文化思维,提升学生文化品格

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说:“语言背后有某种东西,语言与文化的存在是分不开的。文化的生命力在于沟通,这是文化生存的力量。”因此,在英語教学中不仅要重视语言教学,而且要加强语言文化学习,使学生在学习、实践和感知上不断地整合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

【案例2】在Look at my balloon,这节课中,教师通过扮演小丑来导入如何得到气球:A…,please.同时,渗透文化品格,如西方国家的文明礼貌用语:please和Thank you,在表达Thank you时男生和女生的不同肢体语言。

【课堂笔记】

Newlesson (预学查异)

Teach: balloon.

Drills:T shows some balloons, quickly say ared/yellow/blue balloon...

Talk: Who wants? How to say?

Ss: A...balloon,please.

T:Ok!

Ss:Thank you.

T:(culture)Show 2 pictures and let studentsknow how to do when saying thank you.

【分析】对于文化意识的培养部分,我们根据学生们年龄特征,让他们首先了解西方礼仪,在学生将正确的语言表达出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西方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这样有利于学生锻炼适应生活的能力,培养优良的思想道德,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案例3】笔者对三年级教师上的一节课也十分有感触,执教者对译林版英语三年级上册Lookat me的语篇教学拓展环节,创设了课文中人物的妈妈去参加派对的情节,并渗透了参加正式场合的着装文化。学生两人一组,根据教师提供的图片选择他们认为合适的衣服,操练对话,有的学生选择的是trousers,还有的学生选择的是skirt。通过展示和教师的评价,全班学生都了解了什么才是正式场合适合穿的衣服。

【分析】通过预学单的测查,让班上的大部分学生了解不同场合的着装要求,缩小班级学生的文化差异;通过测查发现,学生对世界各国典型服饰的认知较少,文化意识淡薄。因此,执教者又在拓展的环节将这三个国家的代表服饰进行了展示,让学生有话可说;还设计了一个参加亲子10岁生日的大情境,这种活动是来自现实生活的,能够让学生把知识融于生活情境中,让英语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同时,这个生日聚会中的着装要求和赠送礼物的礼仪,都可提高学生对文化的认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两节课中对文化品格的培养都关注到各层次的学生,体现学生的个性化;两位教师还及时提供本课的目标语言,并让学生上台展示,让学生在语境中运用所学语言知识,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这是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机。教师要让学生从文本走向生活,将英语学习活动融于真实的生活中。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能积极思考,运用合适的单词,丰富话题内容。这样不仅能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了展示更多语言的机会,同时也给其他学生提供了更多学习的资源,有助于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时,既要注重语言表达和英语交际的特点,还要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其应用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找到培养小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最科学、最有效的方法,我们教师要不断地反思交流,积极探讨,兼顾差异教学,以差异策略为目标在教学中融人文化品格的教育,開阔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和品格,真正实现英语学科育人的目标。

猜你喜欢
文化品格核心素养
英语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实践
学科素养视角下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新闻典型人物与荆楚文化品格
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英语课堂教学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论淮剧艺术的文化品格及其深层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