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 张琪
【摘要】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者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在寓言教学中,寓意的揭示是教学的难点。本文采用“文白比较”阅读策略,即对文言文与课文进行对比阅读,逐步推进对寓意的深刻理解,促学生思维发展。
【关键词】文白比较 寓意 阅读策略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者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寓意理解则是寓言教学的重点。对于《揠苗助长》这样一篇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如何引导二年级学生深刻理解寓意呢?教学时,笔者采取了“文白对比”教学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备足两头,分析教学可行性
(一)领会编者意图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經常采用寓言阐明道理。如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一文是根据《孟子·公孙丑上》改写而来。既然是改写,原文是怎么写的?与改写后的文章有什么区别?编者为什么这样改写?作为执教者有必要细细研究一番,以更好地引领学生们与编者对话。
(二)深入解读文本
追溯原文,笔者进行比较阅读后发现:一是文言文故事中描写农夫心理活动和拔苗的过程只用了“闵”和“揠”两个字概述,言简意赅,但是改写后的白话文却用了两个自然段进行描写,除了文言文和现代汉语的区别外,还隐含着作者的意图——具体生动地写出揠苗助长的原因和过程,增强故事的生动性;二是文言文中直接揭示寓意,且篇幅与讲述的故事相差无几,而白话文改写时将寓意删除了,需要学生们自己去领悟。这两个不同之处正是教学中需要重点解决的,笔者认为可以借此“刨根问底”,更好地理解故事蕴含的道理。
(三)尊重学生学情
通常来看,枯涩难懂的文言文会超出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让教学变得举步维艰。但这篇寓言故事,二年级学生在幼儿园时就已经听过或是读过了,对故事内容十分熟悉。在此基础上,再对照着读文言文,难度降低了,加上课前已经下发小古文预习单,通过熟读,为低年级学生进行“文白比较”阅读提供了可能性。
二、三比三悟,理解寓意有梯度
(一)起因对比,为体悟寓意奠定基础
1.文白自然衔接
为了深入理解寓意,必须先搞清楚事情发生的起因。由因索果,剖析症结,方能领悟寓意。《揠苗助长》一课中,教师先出示文言文,在通读之后,聚焦“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让学生猜一猜这句话中的“闵”是什么意思?学生根据预习单上的注释提示,有的说担忧,有的说急切。“农夫的这份担忧、急切在文言文中是用一个字表示的,课文又是怎么写的呢?”教师这一提问,自然将文白学习进行了有效衔接。
2.文白互文生义
文白对照进行教学,其目的就是要了解课文是如何进行改写的,这样改写的目的是什么。教学中,如何紧扣“闵”字展开探究?
首先请学生们自由读读第一自然段,找一找哪些词语与文言文中的“闵”意思相近,学生分别从课文中找到了“巴望”和“焦急”两个词。教师重点锁定在“焦”这个字,通过字形引导学生们想象四个点就像四把火,感受农夫内心急得像火烧一样。接着,让学生再想象一下,农夫除了急得团团转,着急的时候还会有什么表现呢?适时出示填空:焦急得()。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在“焦急得直跺脚”“焦急得直挠头”等动作演示中,深刻体会到了农夫面对“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时那种万分焦急的心情。由此,学生们通过动作的生动演绎,将一个“闵”字的改写意图了解得清清楚楚。
(二)经过对比,为体悟寓意推波助澜
寓言,具有鲜明的教育性、强烈的讽刺性,并借助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让读者对戏剧性的故事情节进行阅读思考。课文是如何通过“揠”的改写,为理解寓意推波助澜的呢?
1.找到文白共振点
揠苗助长,“揠”是重点行为,也是导致最终结果的始作俑者。教学时,教师首先让学生从文中找到揠苗的具体过程。学生发现,课文第二自然段中不仅写了农夫揠苗的动作,还把动作一一分解开:他终于想到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精疲力尽。文言文中的一个字,课文却用一系列的慢动作来进行改写,如此小题大做的目的是什么呢?这一问,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两种文体进行对比思考,也为后续体会农夫愚蠢行为做好了坚实的铺垫。
2.深究文白疑难点
课文第二自然段将文言文中的一个“揠”字进行生动改写,教学时,教师紧扣“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一句展开教学。该句特别强调了农夫把每一棵禾苗都往高处拔,一棵都不落下。这样的描写具体生动,符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便于学生理解和感悟。二年级学生虽然年龄小,但不缺乏生活经验,他们根据自己的认识充分发表各自的观点,一致认为农夫如此的愚蠢行为,使禾苗离开了土壤,失去了养分,最终导致了死亡。用“揠”的办法帮助禾苗快速生长,尽管忙得焦头烂额、筋疲力尽,但是因为违背了植物生长的规律,结果却事与愿违。
再如,课文将文言文中的“茫茫然归”改为“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教师在教材解读时,敏锐地发现了“弄”字极具口语色彩的表达特点,教学时让学生思考:农夫的办法行不行得通?学生一致认为行不通。其实课文在改写时,已经将该方法行不通的这层意思悄悄地藏在了一个字里面了,你能找到这个字吗?学生就在课文中反复比较,最后聚焦在“弄”这个字上。为了凸显“弄”这个字对理解寓意的重要作用,教师适时展开教学过程:先要求学生们给这个词换个说法,学生们换上了“累、干、忙”等词。接着让学生比较思考,课文为什么只选用了“弄”,这个“弄”字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这一问是激活学生思维、提升思维品质、理解寓意的绝佳机会。学生们逐步意会到,这里的“弄”其实暗喻着农夫前面做的事是在“糊弄、瞎弄、乱弄、白弄”啊!至此,学生们逐步明白了课文之所以这样改写,是因为更能凸显强烈讽刺的情感色彩,更深入地体悟寓意。
(三)结果对比,为体悟寓意水到渠成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比较”的支点,将文本阅读不断向纵深处推进,引导学生进一步体悟寓言的寓意。
1.明寓意删除的改写意图
寓言教学通常分为读懂故事和明白道理两块内容。寓言故事浅显易懂,难的是学生不易准确理解、概括寓意。文言文版《揠苗助长》,文后直接揭示寓意,而课文在改写时却将寓意删除了。这样改写的原因,笔者理解有二:其一,尊重学生多元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二,激发学生主动思维,提升他们思考问题的深刻性。所以,教学时抓住这个空白点,利用“槁”和“枯”进行文白对比阅读,促寓意理解。
2.行寓意领悟的换位思考
教师首先出示以上文白两种叙述的结果,引导学生找一找这两句话中意思相近的字。学生发现“槁”和“枯”的意思都是表示枯死的意思。教师趁热打铁,通过情境再现,让学生换位思考:当农夫的儿子看到这种结果以后,会怎么批评和教育老爸呢?
创设儿子批评和教育“老爸”的语境,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学生指出“老爸吃力不讨好”是因为违反了禾苗的自然生长规律,还教育“老爸”今后做事要遵循事物发展规律。这一环节中,不仅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让学生在教育他人时加深了自己对寓意的深刻理解。
最后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没有像揠苗助长这样不尊重规律的事存在呢?因为前面有了深入的解读,学生脑洞大开,有的举例说:“我看过一个新闻报道,我们在肯德基吃的鸡生长速度比正常的鸡要快很多,因为工作人员为它们打了生长激素,这违反了鸡长大的规律,如果我们经常吃,对身体不好。”还有的举例说:“我读过一个差不多的故事叫‘杀鸡取卵,养鸡的人想一次得到很多蛋,把鸡杀了取蛋,结果蛋没得到,鸡也死了,这违反了鸡下蛋的规律。”
回归生活,进行学习迁移,学生將道理内化输出,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举一反三,说出了“杀鸡取卵”“肯德基饲养鸡”“过度采伐导致环境污染”等违反事物客观规律行为,说明他们真正明白了寓意,从小故事中洞见了大道理。
“文白比较”策略在阅读过程中将文言文和现代文不断进行对照和鉴别,使对寓意的理解更加充分、深刻,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语言的鉴赏力和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刘怡君.简析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寓言故事[J].语言文学研究,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