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成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新常态

2020-06-03 04:11吉红兰
关键词:阅读自主学习信息技术

吉红兰

摘 要:阅读是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开拓创新的有力保障。信息技术课程常常被误认为是软件操作课,崇尚“工具主义”、“技术至上”,忽视了阅读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鉴于此,本文从基于课本的框架性阅读、基于音视频的辅助性阅读、基于学案和微课的阅读三个方面介绍阅读的方法和重要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阅读;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7-095-1

2018年1月,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提出了以“立德树人”为教育根本任务的四大核心素养,即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和信息社会责任。而阅读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但是在日常信息技术教学中,面对信息技术课堂被占用、课时少、杂事儿多、机房条件不足等一些不可避免的现实现状,一些信息技术教师为了让学生学习更快捷,往往直接演示具体操作步骤,学生机械模仿,养成了学习的依赖性,丧失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利于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阅读究竟有哪些形式?如何让学生爱上阅读,如何让阅读成为信息技术教学的新常态?对此,本文将从以下三点加以阐述。

一、基于课本的框架性阅读

在日常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有的老师照本宣科,有的老师却完全脱离课本,这两种方法都是走向了两个极端。那么信息技术教材它存在的价值是什么?我们如何带领学生把信息技术教材真正的用起来、读起来呢?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能够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材的编写有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兼顾了学生的兴趣、需求、能力发展等。因此让学生阅读教材是非常有必要的。

1.要将教材作为学习的依据。学生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能充分挖掘每节课的重难点,并在课堂上做好适当的标注和记录。对于一周一节课的信息技术课堂,方便学生复习已学知识点,避免知识的遗忘。有的教师上课从来不让学生带教材,学生两手空空来,当堂课的内容虽然听懂了,但是学期末再复习,能回忆起来的知识点已经所剩无几。

2.要以思维导图来引领阅读。教师要引导学生以章节、单元和整本教材等全局的眼光来阅读教材,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重组分块,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系统的知识框架,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但是,我们在教学中也不能机械地使用教材,新课程理念强调的是“用教材教”,而不“教教材”。因此,我们要根据教材分析本部分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然后根据教学目标来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此时就不必亦步亦趋地照搬教材,而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用自己的理念,自己的思维过程来实现教学的目标。

二、基于音视频的辅助性阅读

传统意义上的阅读是从纸质材料中获取信息,但是在这样一个信息大爆炸时代,仅仅的纸质文件已完全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对于一些枯燥的、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必须要借助音视频等多媒体工具辅助学生的理解。但是,如何让学生更好的利用资源辅助课本的阅读,也需要一定的方法。

例如,一位新教师在讲解《认识机器人》一节中,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她以《钢铁侠战衣》视频引入,提问学生:钢铁侠为什么这么强大?学生回答:因为有装甲战衣。由此得出机器人的定义:机器人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具备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智慧能力,如感知能力、规划能力和协同能力。(该定义来自于课本)。

在该实例中,我们要分析两个问题:

一是如何引导学生对视频进行阅读,挖掘视频里的关键点?

诚然,我们引入这段视频,确实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我们在播放视频之前,是不是应提前做好铺垫,让学生能从视频里挖掘点什么?机器人最重要的标准是什么?机器人是智能的,机器人有判断能力等等,这些都是它的重要特征。如果能引导学生挖掘这些重要信息,从而引出相关的概念,相信学生的理解会更加透彻。我们教师所起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学会思考。

二是对于机器人的定义,我们能否直接下定义?我们是根据什么来把握机器人的定义?

准备一节课,首先我们要明白我上这节课的核心是什么,不能只看字面含义,要挖掘更深层次的东西。我们完全可以借助网络或其它一些资料查找更专业的说法,从而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在体验、感悟、实践的基础上去学习。

三、基于学案或微课的阅读

信息技术课程有其特殊性,發展迅速,知识更新快。因而信息技术教师在短期内不可能面面俱到,将所有知识灌输给学生。信息技术教师给学生的应该是方法论,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那么对于一些操作性的详细步骤,教师是不是要一一演示,让学生机械模仿呢?机械模仿会让学生产生一种依赖的心理。我们完全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独特的优势,用以下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阅读导学案。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依据,导学案中应该包括本节课学习所要达成的目标以及所要完成的一系列任务。任务之间应该是相互关联,逐层递进的。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导学案,用好导学案。对于重要的内容学生可以适当的做好记录,方便以后的复习。

2.观看微课。有时,对于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光靠文字无法让学生通俗易懂,这时,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学科的优势,制作一些微课等,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有选择、有针对性的进行阅读,大大节省了学生学习的时间。

阅读是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信息意识的必要手段,数字化学习更是当今社会必须掌握的技能,它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和保障。信息技术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让阅读成为信息技术教学的新常态。

[参考文献]

[1]张伟平,陈梦婷,赵晓娜,白雪.教育信息化2.0时代课堂教学新生态的构建[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8(01).

(作者单位:南通市东方中学,江苏 南通226000)

猜你喜欢
阅读自主学习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