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延
摘 要:学校高质量发展需要依靠高品质的学校文化推动,高品质的学校文化建设是个系统工程,也是个渐进的过程。要想打造高品质学校文化,必须先培育高品位的学校普适文化打造学校文化高地,再逐步孕育高品格的学校特色文化形成学校文化的高山,最后,在此基础上化育高品质的学校品牌文化生成学校文化高峰。本文旨在探索学校文化建设三个层面的目标、内涵、特质和路径。
关键词:学校文化;普适文化;特色文化;品牌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7-014-2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一切问题都从文化问题产生,也都该从文化问题来求解决。”[1]学校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以建设高品质的学校文化为基础,建设高品质的学校文化必须从培育高品位的学校普适文化开始,逐步孕育高品格的学校特色文化,最终化育高品质的学校品牌文化。
高地:培育高品位的学校普适文化
文化是由“人”、人的“思想认知”和“行为符号”三个要素构成的社会现象,其中“人”是载体,“思想认知”是核心,“行为与符号”是外在表现,文化是以人的思想认知为核心,以行为及符号为表象的统一整体。[2]学校文化就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演化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人)所认同和遵守的价值观念体系(思想认知)、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行为与符号)的一种整合和结晶。学校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等。学校文化是学校赖以生存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也是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以文化发展引领教育发展”是当今中国教育界的时代强音。
学校普适文化基础为学校物质文化,所谓形而下者谓之“器”[3]——物质(建筑、环境、工具等),尚象制器。学校物质文化,主要指以静态的物质形态方式存在的景观文化,具体地说,它是包括校舍建筑、场地设备、花草树木等各方面设施综合而成的文化的要素,是看得见、摸得到的显性文化符号,是学校物质文明建设的成果。当然作为以育人为目标的学校,显性文化符号后面也蕴藏着学校教育者、经营者的“思想认知”和精神内核,具有丰富的文化和教育要素。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级政府普遍重视学校建设,有些学校的建筑甚至成为当地造价最昂贵的建筑,气度不凡的门楼,宽阔笔直的大道,别具一格的楼宇房舍,典雅精致的景观,墙壁说话,草木怡情,灵石励志,成为学校的基本景象,也是地方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然而高品位的学校物质文化不是一味追求楼宇建筑的“高大上”和设施设备的“高精尖”,而是应基于学生不同年龄阶段成长需求,在基本物质保障的基础上,能适合学生的成长,更关键的在于学校的物化环境能使师生催生奋进的力量和向往美好的追求。
学校普适文化内核为学校精神文化,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精神(知识、伦理、审美等),尚辞述言。学校精神文化,主要指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形成的为其全体教职员工所认同和遵循的“思想认知”,是学校整体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学校精神文化主要体现在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目标、校训、三风和学校精神等方面。高品位的学校精神文化一定是守正创新,是办学传统与时代精神的融汇,是古今中外教育智慧的融通,是师生人际关系的和谐融洽,并体现在师生的基本价值追求、普遍思维方式和日常行为准则。
学校普适文化固化依靠制度文化,所谓行而中者谓之“度”——制度(体制、机制、条例等),尚变循动。学校制度文化,主要指学校中特有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规章制度和管理条例等,学校通过这一系列的制度规章正常有序运作。随着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学校通过民主管理完善制度,通过依法治校规范办学行为,并为师生认同成为普遍的行为规则。高品位的学校制度文化不仅是通过制度约束人的行为,更在于机制能体现尊重人、信任人、激励人和发展人的“人本”思想,做到管事先管人、管人先管心、管心先知心,“管”、“理”并举,抵制假丑恶,弘扬真善美,不断激发师生活力,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学校普适文化一定要有“师生味”,为师生所认可,适合师生成长发展的,同时,高品位的学校普适文化还需要实现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彼此融通和相互推动,这样才能形成学校普适性文化的高地,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山:孕育高品格的学校特色文化
学校文化品格是学校文化在其起源和传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思维模式和思维价值取向,表现为积极开放或消极保守,兼收并蓄或排斥异端。高品格的学校文化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能遵循教育规律,尊重人的个体差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学校教育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促进人的个性化发展,一方面需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推進素质教育,另一方面也需要因地制宜、因势而为充分挖掘学校独特的文化教育资源,兼收并蓄学校历史文化传承和现代教育理念智慧,构建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平台,其间注入学校独特的教育文化内涵,经过长期的积淀、凝练,逐步形成高品格的学校特色文化,造就独有学校文化印记的学生。
学校特色文化的孕育是一个长期积淀、演绎、洗练、净化和升华的过程,高品位的学校普适文化是高品格学校特色文化孕育的深厚土壤,学校历史文化传统是基因,学校新时代的育人目标、办学理念是生发剂,教育者的情怀、智慧是助推剂。高品格的学校特色文化的形成是从项目、活动,到课程、课程体系不断提升的过程,是通过教育者用心去发现、精心去发掘、专心去发展的结果,只有创新变革、守望凝练,才能孕育生成高品格的学校特色文化,才能不断推动着学校个性化发展。
学校特色文化的孕育存在两种模式:融合式和独立式。融合式指的是在学校普适文化培育过程中融入特色文化建设,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整体发展,诸如学校课程文化和行为文化等。独立式指的是在学校普适文化基础上重点培育学校的特色项目,从文化视角注入新的内涵,形成学校特色和特色文化,形成学校特有的文化印记,诸如科技特色文化和礼仪特色文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