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洁,贾爱莉*,李 明,冯允馨
(九亭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1600)
失能老人是指因年龄偏高或受疾病因素影响而丧失生活能力的老年群体。该类群体日常生活中需他人介入提供护理帮助,但现实往往是与子女分隔两地,或子女因工作原因无法全天陪伴失能老人,这就需要外界护理人员的护理介入[1]。国家关注失能老人居家养老护理问题,提出医务人员联合基层医疗卫生结构,为居家老人提供连续性医疗支持。但结合当下市场调研发现,多数护理者在临床护理水平方面有所缺失,进而致失能老人居家养老护理质量难令人满意[2]。对此,作者就当下失能老人居家养老护理展开谈论,旨在促临床居家护理质量提升,助每位失能老人可享受更全面科学的护理干预,提升该类群体预后质量,详情下阅。
于2019年1月~2019年12月筛选九亭镇长护险失能评级5级以上老人30例,对负责其主要照护的家属30名及长护险护理员30名实施干预,并予以家庭病床长护险联动护理机制,干预对象男女比例5:25,平均年龄(56.47±7.89)岁。将负责其主要照护的家属及长护险护理员各30例相关照护知识的掌握情况作对照期,并于研究结束后问卷收集失能老人联动护理机制下的护理质量情况,予以联动机制干预前后的护理疗效对比。
既往居家养老常规护理主要由家属或护工承担,这部分人群对于失能老人的照护知识普遍缺乏,导致老人肺炎、压力性损伤等并发症频发,居家养老的护理质量普遍低下。
实验期改良下的联动护理干预,则在上述基础上加以长护险护理员的定期培训及家属的上门指导、评估及干预,期间对护理员及失能老人家属于干预前后各进行一次问卷调查,护理员集中填写问卷,家属采取上门形式填写,内容主要包含有护理员及失能老人家属对失能老人长期卧床下压力性损伤及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及护理满意度调查。同时护理开展期间,由我院培训医疗团队每月召开一次就护理员长护险相关照护技能及知识的培训会,提升护理员相关护理水平及相应护理知识,提升其各类并发症的鉴别能力,并掌握有效准确的防治手段。同时定期每月上门指导家属相关护理知识,收集护理期间失能老人肺炎及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对长护险护理员的护理满意度,家庭医生按老人实际需求及时建立家庭病床开展相关治疗护理。
收集两时期下长护险护理员及家属对预防压力性损伤、肺炎发生知晓率及长护险护理满意度。
统计学处理文中数据(SPSS 22.0)。其中压力性损伤、肺炎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属计数资料,当行卡方计算,百分比表达,当P小于0.05统计学成立。
实验期长护险护理员对预防压力性损伤、肺炎相关知识知晓率上较对照期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时期下长护险护理员对预防压力性损伤、肺炎相关知识知晓率(n,%)
实验期失能老人家属对预防压力性损伤、肺炎相关知识知晓率上较对照期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时期下失能老人家属对预防压力性损伤、肺炎相关知识知晓率(n,%)
实验期满意度高于对照期,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时期下护理满意度对比(n,%)
当下,我国家庭结构仍以“4-2-1”形式为主,独生子女家庭较常见,且受工作等因素影响,常可见子女父母相隔两地情况。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下,作为社会的中坚阶层,大多年轻人肩上承担着较重的工作与生活压力,无法分出全部心力照顾老人,尤其是失能老人,对此,需寻求外界医疗介入。长护险护理服务站便基于此需求应运而生[3]。
但结合当下行业现状分析,长护险护理员普遍存在专业知识及技能缺失,思考这与成员结构有关。多数长护险护理员可能是由家政服务行业经短期培训后转型而来,故在专业医疗领域相关知识及技能方面有所欠缺。
失能老人因丧失生活能力,常需卧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合并症如压力性损伤,则要求长护险护理员能够有效鉴别并实施预防手段[4]。结合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联合长护险护理机制引入公立医院优质护理资源后,失能老人实验期并发症及满意度较之既往对照期均有较大程度改善。究其原因,经系统培训后,负责主要照护家属及长护险护理员相关护理知识护理能力显著提升,而这部分人群护理时效长,可有效避免失能老人日常护理缺失,保障全天候护理。故联动护理机制开展下,失能老人所获护理质量更佳。
综上,针对失能老人由医疗机构医护人员介入展开家庭病床结合长护险联动护理机制,可有效促其居家养老护理质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