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即墨
“挑肥拣瘦”意为“比喻挑挑拣拣,只选对自己有利的”,是个贬义词。其实,这个成语诞生时与一美名有关,可以拆开理解为“不挑肥的,只拣瘦的”。
话说东汉时期,汉光武帝刘秀为了培养人才,就在都城洛阳附近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大学——太学,还聘请了很多学识和名望都高的人当教学博士(相当于如今的大学教师)。为褒奖教学博士的辛勤付出,汉光武帝常常拿出一些物品或钱财赏赐给他们。
有一年除夕,汉光武帝下诏赏赐太学里的教学博士每人一只羊。这可是一件大好事,因为当时能吃上羊肉太难得了。于是,一群和教学博士人数相同的羊被赶到了太学的大院里,同时也带来了问题:赶来的羊大小不等、肥瘦不一,要怎么分配才合理呢?大家都希望得到大的、肥的,众教学博士讨论了好长时间也没拿出一个可行的办法。
当大家无计可施时,有一位叫甄宇的教学博士默默地来到羊群面前,他绕过那些肥大的羊,挑出那只最小、最瘦的羊,牵起来径直回家去了。见此,众教学博士才醒悟过来,认识到自己为人师的身份,不再斤斤计较,纷纷抢着挑瘦小的羊高兴地回家过年去了。
这件事很快传到汉光武帝耳朵里,他便称甄宇为“瘦羊博士”。从此,甄宇“挑肥拣瘦”的美名便传颂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