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艺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100872)
提高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工作重点,对处于人生“拔节孕穗期”的大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群体思想波动大、价值标准模糊,加之主体意识强烈、个性特点鲜明的特征极易被影响和干扰。全球化的今天,我们仍面临来自国内外敌对力量的思想入侵,而针对在校学生的思想侵蚀是其重要手段之一,具有严重危害。对此,要牢牢坚守高校思政课思想阵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的重要功能[1],追求立德树人根本目标,提高大学生群体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当前国内外形势复多变,“普世价值”“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潮冲击并试图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普世价值”为例,它将西方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混淆为全人类共同价值,将其意识形态观念鼓吹为超阶级、超民族、超历史的人类最高文明,旨在恶意消解人们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这类思潮往往具有强烈的迷惑性、混淆性和煽动作用,会干扰人们的判断和选择,对缺乏社会经验、价值标准容易摇摆的大学生尤为严重。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2]。高校思政课要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紧紧守牢高校思想大门,防范、抵制、杜绝错误思潮,为社会主义事业培育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国内学者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培育”问题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对认同出现差异的原因、困境、规律及对策等外因的分析,少有对回归认同本身和认同实现的内因分析,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内涵界定也存在差异。本文综合近年的研究成果,从“感知、判断、认可、内化以及行动”五个阶段出发讨论认同形成过程,从大学生立场为提高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思政教学工作提出建议。
当前大学生群体多为“95”后,他们具有极强的创造性、开放性,对新鲜事物更为敏感、主体意识强烈、社会参与感强。而主流意识形态多以刻板的填鸭教学模式出现在高校思政课堂,缺乏互动性和自由度,难以引起大学生的兴趣和共鸣。“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3]。”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居于鲜明的指导地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是社会思想领域的主旋律和总格调。主流意识形态是一个国家思想文化的“中枢神经”,关乎国家政治经济各领域的稳定,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支柱。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4]。抓好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理论教育,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是高校办学治校的根本任务和时代使命。
“认同”是一个兼顾心理和实践的过程,在过程中实现从认同感到认同行为的外化转向,一般经过“感知、判断、认可、内化至行动”五个阶段。任何一个阶段没能完成都不能算作认同过程完全实现。因此,探讨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内在逻辑,需要具体考察这五个阶段,任一阶段缺失或跳跃都会导致认同失败。
第一,感知阶段;认同主体的感官被动面对和接纳外部世界的杂多信息,无论其正确或错误、积极或消极。第二,判断阶段;认同主体基于自身认知主动选择和排除所获信息,判断信息是否积极正确。第三,认可阶段;认同主体筛选信息,选择与自身相关的信息表达认同和赞美的情感。第四,内化阶段;认同主体将以往碎片化信息整合成系统化知识体系,将情感转变为具体行为准则。前四个阶段是心理认同的过程,但从心理认同到实践认同要经过悬崖式跳跃。我们认为,认同是一个既强调自身归属感,又强调现实应用性的过程。认同主体是在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交往中实现自我统一。认同主体依照行为模式创造性地作出行为动作,将信息体验和社会需求相结合,突出认同过程的实践功效。
辽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工业长子,沈阳是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工业摇篮。以第一机床制造厂、变压器厂为代表,沈阳地区拥有丰富的重工业资源。工匠辈出,劳模荟萃。一批批劳动者在工业化进程中付出辛勤汗水,他们共同的信念、相似的坚持,魂化为劳模精神,既是沈阳城市的精神底色,也是中国工业化事业的思想支援。劳模精神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一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一脉相传,并有其时代特殊性。劳模精神是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在劳动层面的具化、工业领域的应用和东北地区的特色。二者同根同源,源流一致。
笔者参加《沈阳市部分大学生对劳模精神认同情况调研》的课题项目,依照新时代劳模精神二十四字内涵,随机选取来自东北大学、辽宁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沈阳农业大学、沈阳体育学院的1 020名本科生为代表,调研大学生对劳模精神内涵的认可度和满意度,考察沈阳市大学生群体对劳模精神的认同情况。
根据表1,57.84%被调查者为男性,42.16%被调查者为女性,男性居多。18~22岁年龄群体占据总调查对象的87.25%,符合当代大学生群体的主要年龄构成。
根据Person相关性,大学生对劳模精神六项内涵的认可度排序依次为:淡泊名利、勇于创新、争创第一、甘于奉献、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大学生对以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为主要特质的旧式老黄牛劳模精神认可高于以勇于创新、争创第一为主要特质的新式劳模精神。根据显著性(双侧),爱岗敬业的认可度与满意度呈明显不相关(表2)。
表1 个人信息频数分布表
表2 劳模精神六项内涵认可度与满意度相关性分析
通过列举劳模事迹经典书籍品读、劳模纪念馆参观、劳模精神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等活动类型,分析大学生群体对理论教学类与实践体验类接受途径的认可程度差别,归纳得出大学生对实践体验类接受途径的认可高于理论教学类(表3)。
根据调研结果,可以得出三点结论:
第一,部分学生对以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老黄牛式劳模精神的认可高于勇于创新、争创第一的新时代劳模精神。
第二,部分学生倾向于实践体验教学,一定程度忽视乃至排斥思政理论教学。
第三,部分学生对劳模精神的认可程较高但践行意愿较低。
上述问题的出现,反映出大学生群体对劳模精神的认同存在一定的认同失效,表现为以下几点:
1.感知阶段:信息陈旧,判断所需材料尚未更新
社会主义早期建设时期,以“毛主席的好工人”尉凤英为劳动代表,鼓励发挥个人的螺丝作用,满足重工业生产的需要;改革开放初期,“八十年代新孟泰”张成哲等成为迎接市场经济的时代先锋。然而,后期资源枯竭、自然环境破坏等传统粗犷建设方式给东北工业区带来消极影响,重工业群特色与高新技术领域制造体系不连续,对重工业发展的资源补给优势丧失;同时历史优越感与地区局限性发生矛盾,地区教育的固定思维模式与社会贡献形成闭合环路,造成恶性循环。出身传统工人家庭的本地学生,作为“工二代”“工三代”,从小受到(祖)父母辈等的观念影响,潜移默化中更加偏向认可“光荣传统”,接受新观念时不自觉抵御。感知信息陈旧老套,未能与时俱进,实现信息更新换代,停留于传统劳模精神内涵。
2.判断阶段:未能主动参与判断能力训练,难以全面认可
传统思政理论课教学采用传输—接收模式,教师主讲,学生多被动接受。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保证教学效率和进度,尽可能全面覆盖知识点,但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体现。部分学生存在思政课枯燥无聊、思政教师照本宣科等对以学校为载体的形态培育手段的误解和抗拒,在价值观的塑造过程中表现反感情绪。这类型的学生在判断能力尚且不够时鲁莽地作出判断,以行代学,形成刻板错误思维难以改正。由于片面拒绝思想理论教育,自身判断能力并不完全,难以准确把握信息本身,产生对传统高校思政理论课的厌倦。
3.认可、内化阶段:表面认可,但未深层次自我加工为行为模式
内心认同,但并未形成符合自身特性的行为模式,转化为实际行动,这是普遍存在于大学生中缺乏践行意愿的共性问题。它既与学校教学成果和教学影响相关,又与学生自身能力和意愿相关。理论要结合自身价值形成自身准则,再外化为现实创新。前者存在于认同过程的第三阶段,后者存在于第四阶段。学生未能采用有效方式运用学校传授的知识,表示认可后无法自我加工成系统规范的实践模型。认同过程中的第三、四阶段不能连续实现,导致部分学生无法学以致用,将对劳模精神的认可度转化为行为的意愿度。
首先,将劳模精神这一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生活化、形象化,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成为学生周围的可感知信息。其次,以高校思政课和相应大学生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引导学生追问劳模精神的历史发展、劳模精神的具体表现、劳模精神的当代应用,帮助其形成对劳模精神内涵的全面认识。再次,激发鼓励学生自觉进行价值判断和理性选择,使学生接收正确输出与积极反馈,帮助其晋升为行为模式。最后,挖掘劳模精神的实践维度,将学生把握的劳模精神承载着对劳动者和劳动本质的正确认识,嵌入到日常学习生活中,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育人功效。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5],在融合思政学科建设与高校教育建设的过程中,营造亲和化、趣味化、生动化、现实化的高校思政课氛围,提升思政教育的学理性和针对性。
推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培育与高校思政课相结合,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融合学生的在校生活和主流意识形态。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学习交流氛围。在今天,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工具的广泛使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利用其信息传递时效快、形式活泼等优势,借鉴定期主题推文、线上讲座、打卡签到等新时代教育方式,在零碎化时间中凸显生活化教育模式优势。
“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6]。”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先做到自身明道信道,明确自身定位,既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仰者和传播者的立场出发,又从自身生活出发,为教学内容注入趣味化、时代化、社会化的新鲜血液。面对同课堂多专业的学生群体,教师积极引导不同专业相互交叉,形成知识合力。例如使用通俗易懂的生活语言、最新发生的时事案例等,将主流意识形态概念和命题具体化;使用如微歌曲、短视频、多体裁征文等,将主流意识形态表达和形态活泼化。
在输出主流意识形态理论内容的过程中,关注大学生群体的心理感受,考虑其态度、情感、意志等个性心理品质,将大学生理性能力锻炼的机会和成长过程相结合。高校思政课教师鼓励学生主动发问、关注细节、挖掘第一手资料,“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7]”使思政课堂“活”起来,思政理论“动”起来。结合意识形态的实践与学生实习、志愿等,增加学生在主流意识形态实践教育过程中的亲身感受。
“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8]。”对思政教育培育成果考评不是一次性的、单独载体的、主观的,不能只借助一门或几门课程的结业,不能简单通过集中统一考试就为学生接受效果评价甚至排序。主流意识形态培育的教育成果评价是长期的、多维度的和个性化的,要用现实的眼光给出实际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