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长地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福建泉州362000)
室间隔缺损(VSD)是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室间隔缺损可独立存在,也可以与其他畸形同时存在[1]。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会给患儿的健康成长带来了极其不利的影响。临床对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的治疗,常规主要以外科开胸手术为主,该手术方式目前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且适应证较广,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但开胸手术对患儿的创伤较大,易引起多种并发症,术后康复时间较长。因此,临床在不断探索一种疗效确切,创伤更小的治疗方式[2]。经导管介入治疗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应运而生的,为了进一步探讨经导管介入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疗效,本文以下就对经导管介入治疗与外科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对照研究。
从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阶段在我院治疗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患儿中选取80例,采取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介入组和外科组,每组40例。介入组40例患儿,男22例,女18例;患儿年龄 3-11岁,平均年龄(4.8±1.4)岁;体质量 10-31kg,平均体质量(16.9±3.4)kg;缺损直径 2-6mm,平均直径(3.6±1.2)mm。外科组40例患儿,男21例,女 19例;患儿年龄在2-13岁,平均年龄为(5.4±1.7)岁;体质量 9-33kg,平均体质量(17.4±3.6)kg;缺损直径2-7mm,平均直径(3.8±1.1)mm。二组一般资料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该研究在开展前已经获得了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1.1 纳入标准 (1)经临床诊断确诊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的患儿;(2)入组前未行任何手术治疗的患儿;(3) 年龄 ≧2岁的患儿;(4)患儿家属均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1.2 排除标准 (1)合并全身性感染的患儿;(2)同时合并其他畸形的患儿;(3)重度肺动脉高压伴双向分流的患儿;(4)心室中隔缺损超过14mm的患儿;(5)合并其他全是严重器质性病变的患儿。
外科组患儿采取外科开胸手术进行治疗,介入组患儿采取经导管介入治疗,具体实施如下:
1.2.1 外科组 患儿在麻醉状态下常规开胸处理,开胸并建立低体温体外循环后,给予冷心停搏液对冠状动脉进行灌注,并降低温度来保护患儿的心肌。经右心室壁或右心房壁做切口,根据患儿的室间隔缺损具体情况选取合理的补片对室间隔缺损实施修补,然后选择合适的缝线进行修补后开放循环,最后关闭胸腔。
1.2.2 介入组 患儿首先进行介入治疗,在介入治疗完成后,在麻醉状态下经右侧股动脉及静脉进行穿刺处理,然后经穿刺部位将猪尾导管送入,实施左心室和主动脉造影,以此来明确室间隔缺损的具体发病情况,着重掌握其具体的缺损位置、大小、性状以及是否存在主动脉瓣返流情况。并建立股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VSD→左心室→升主动脉→降主动脉→股动脉的环形轨道。在此基础上,借助超声心动图或X线的引导,选择合适的封堵器,沿着股静脉侧将输送鞘管和封堵器送入,对室间隔缺损进行封堵。在封堵后10min,行左心室和升主动脉造影检查和超声检查,明确掌握封堵效果是否理想,当封堵效果达到预期后即可释放封堵器。
1.3.1 患儿的各项手术治疗指标 统计患儿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等指标。
1.3.2 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并统计患儿的心律失常、新发瓣膜返流的发生率。
Spss21.0软件分析,护理满意度用“%”和χ2检验,心率值、舒张压和收缩压值、焦虑评分用“”和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介入组患儿的手术成功率,与外科组患儿相当,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显着短于外科组,术中输血量显着少于外科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显着短于外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 1。
介入组患儿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和新发瓣膜返流发生率,均显着低于外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 2。
表1 两组患儿的各项手术治疗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儿的各项手术治疗指标比较
组别介入组(n=40)外科组(n=40)t/χ2 值P值手术成功率[n(%)]49(98.0)48(96.0)1.0472>0.05手术时间(h)1.61±0.44 2.40±0.51 9.0582<0.05术中输血量(ml)153.78±70.63 264.63±81.85 6.4728<0.05术后机械通气时间(h)5.73±2.35 14.35±4.61 8.4727<0.05术后ICU住院时间(d)0.93±0.26 2.36±1.07 6.8342<0.05总住院时间(d)8.38±2.16 12.36±1.07 7.7836<0.05
表2 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室间隔缺损是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较高的一种类型,据相关数据显示,室间隔缺损的发病率占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的20%左右。小儿室间隔缺损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在胚胎期心脏发育不全而造成的[3]。对于室间隔缺损较小的患儿来说,绝大多数是能够在5岁之前进行自行闭合的,但是对于一些病情比较严重,缺损较大的患儿来说,则无法自行闭合,必须要借助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对缺损部位进行及时的修补,方可保证患儿健康成长[4]。
随着影像学技术、超声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临床对于小儿室间隔缺损的诊断非常容易。而对于小儿室间隔缺损的治疗,主要依靠的是手术方式,通过采取手术的方式来对缺损部位进行修补来达到彻底治愈疾病的目的。手术治疗是目前临床上广泛认可的最佳的小儿室间隔缺损治疗方式,传统的手术方式主要是外科开胸手术,该手术方式虽然能够获得理想的室间隔缺损修补疗效,但开胸手术在治疗的过程中,需打开胸腔,对患儿的机体创伤较大,给患儿的术后康复带来了不利影响,增加了手术风险,患儿在开胸手术治疗后,虽然可获得良好的术后康复效果,但术后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康复。加之开胸手术治疗期间,患儿的手术部位会在空气中暴露较长的时间,导致患儿术后并发感染的风险明显增大[5]。因此,外科开胸手术在小儿室间隔缺损的治疗中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不是最理想的疗法。如何在保证患儿疗效的基础上,降低对患儿的创伤,就成为了临床一直以来思考的一个治疗重点。
经导管介入治疗属于介入治疗的一种手段,介入治疗是一种介于内科和外科之间的新兴的治疗方式,该治疗方式能够在不暴露病灶的情况下完成手术治疗,显着的降低了治疗操作给机体带来的创伤,从而减轻机体的应激反应,这对于术后快速康复,控制并发症,提高手术治疗安全性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作用。
从以上研究结果可以看到,行经导管介入治疗的观察组患儿,其手术成功率与行外科手术治疗的外科组患儿相当(P>0.05);且介入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显着短于外科组,术中输血量显着少于外科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显着短于外科组(P<0.05)。从这一结果可以看到,经导管介入治疗能够获得与开胸手术相当的手术成功率,且能够显着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减少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从而使患儿能够在术后得到快速康复。同时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到,介入组患儿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和新发瓣膜返流发生率,均显着低于外科组(P<0.05)。这一结果表明,经导管介入治疗的安全性更高,能够更好地控制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经导管介入治疗能够获得与外科手术治疗相当的治疗效果,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术后康复更快,具有显着的应用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