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与立人教育

2020-06-01 09:53王耿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2020年12期
关键词:唐雎马谡子贡

王耿

编者按

自2019年秋季起,国内部分省市高一学生使用新教材。新教材“课内外读物建议”除保留原有《论语》《孟子》《庄子》外,还增加了《老子》《史记》,选文覆盖先秦到清末。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从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另外,新教材明确规定“课内阅读篇目中,中国古代优秀作品应占二分之一”。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以及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等有关文件精神,本刊遴选出100篇精品,按“国学经典与成长教育”“国学经典与成人教育”“国学经典与成才教育”等系列分类刊发,并在杂志官微发布在线微课教学,帮助高中生系统学习和掌握国学知识。

君子不器

经 典 重 现

子曰:“君子①不器②。”

——《论语·为政篇》

注释  ①君子:博学多识、具有理想人格的人。②器:器具。

经 典 解 读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局限于某一种用途,而应具有理想人格)。”

核心密码  君子不器。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作用仅仅局限于某一个方面。在品行修养方面,君子应该广泛涉猎,博学多识;在个人气度方面,君子应该海纳百川;在待人处世方面,君子应该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概言之,君子指那些胸襟宽广、能統观全局、能担负起治国安邦之重任的人:对内,可以妥善处理各类政务;对外,能够应对四方,不辱君命。

经 典 故 事

唐雎不辱使命的故事

秦王派人对安陵国的国君说:“我打算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的地盘交换我们小的地盘,实在是一件大好事。即使这样,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卫它,不敢交换!”秦王知道后很不高兴。因此安陵君就派遣唐雎出使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却不听从我,这是为什么?况且秦国灭掉韩国、魏国,而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宽以待之。现在我用安陵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自己的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这是轻视我吗?”唐雎回答说:“不,并不是这样的。安陵君从先王那里继承了封地所以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更何况只是这区区的五百里的土地呢?”

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先生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的情景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秦王说:“天子发怒的时候,数百万人会倒下,鲜血流淌数千里。”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百姓发怒吗?”秦王说:“百姓发怒,也不过就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在宫殿上。他们三个人,都是平民中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吉凶的征兆。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假若有胆识有能力的人被逼得一定要发怒,那么就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五步之内淌满鲜血,天下百姓将要穿丧服,现在就是这个时候。”说完,拔剑出鞘立起。

秦王变了脸色,直起身来,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怎么会到这种地步!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地方幸存下来,就是因为有先生您在啊!”

经 典 启 示

秦王恃强凌弱,不可一世,唐雎则寸步不让,据理力争,秦王以“天子之怒”相威胁,唐雎则以“布衣之怒”相抗争。唐雎凭借自己的大智大勇,终于不辱使命,维护了国家的利益。

先行其言而后从

经 典 重 现

子贡①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论语·为政篇》

注释  ①子贡(公元前520—公元前456):复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孔门十哲之一。善于雄辩,办事通达,曾任鲁国、卫国丞相。儒商鼻祖。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风,为后世商界所推崇。

经 典 解 读

译文  子贡向孔子请教怎样才能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对于他要说的话)先实行了,然后再说出来,(就可以成为一个君子了)。”

核心密码  先行其言而后从。通常情况下,人们认为言与行要一致,但孔子却认为君子应该先行后言、行在言先。所谓君子之道,就是先去实践自己想要说的话,等到真正做到了之后,再把它说出来。

经 典 故 事

晏子的故事

有一天,晏子像平时一样,乘坐一辆旧车,套着一匹老马去上朝。景公看见了,对晏子说:“哎呀,难道我给你的俸禄不够多吗?为什么你乘坐的马车和你的职位这样的不相称呢?”

晏子回答说:“承蒙大王您的恩赐,我的俸禄足以养活三族(父族、母族、妻族)和一些门客,我也可以穿得暖吃得饱,即便是乘坐旧车,驾车用的是老马,我也已经很知足了。”

散朝后,景公让大臣给晏子送去一辆骏马驾驶的华贵的新车。晏子不接受,大臣再三解释这是国君的意思,但晏子还是坚辞不受。

景公很不高兴,马上派人把晏子召来。

晏子到了,景公问他:“你如果不接受我送的车马,我今后也不乘车了。”

晏子回答说:“我晏婴何德何能,蒙您赏识做了高官,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我尽管努力做到厉行节俭,想垂范万民,尚且担心过于奢靡造成不好的影响。现在您送给我骏马新车,您乘坐它,我也乘坐它,民众中那些无义之人和追求物质享受的人一旦跟风效仿,我就无法禁止他们,这就是我坚辞不受的原因啊。”

经 典 启 示

厉行节俭,必须从官员自身做起。晏子以身作则,行不言之教,以垂范万民。儒家讲究“修齐治平”,而且把“修身”放在首位。修身就是管住自己。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更应该具有晏子那样的家国情怀和道德追求。

举人与废言

经 典 重 现

子曰:“君子不以①言举②人,不以人废③言。”

——《论语·卫灵公篇》

注释  ①以:介词,凭借,因为。②举:推举,举荐。③废:废除。

经 典 解 读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因为一个人的言语(说得好)便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有缺点错误而废弃他的好的言论。”

核心密码  举人与废言。推举人要重实绩,不能因为一个人的言论而决定举荐与否,也不能因为一个人有缺点错误就废弃了他有益的建言。无论地位高低,贤与不贤,人人都有说话的权利,关键是要能对其言论好坏进行判断。练就一双“心如明镜,洞照万物”的慧眼,客观识人用人,这样社会才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经 典 故 事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

公元228年,为了实现蜀国的统一大业,诸葛亮发动了一场北伐曹魏的战争。

他命赵云、邓芝为疑军,占据箕谷,自己则亲率10万大军,突袭魏军据守的祁山。

街亭作为切断魏军支援的战略要地,是此次北伐中非常重要的关口,必须派能人把守。参军马谡自幼熟读兵书,与诸葛亮情同父子,为了证明自己,马谡立下军令状,主动请求镇守街亭。诸葛亮同意了他的请求,任命马谡为前锋,让老成持重的王平作为副将一同前往。

临行前,诸葛亮再三嘱咐马谡:“街亭虽小,关系重大。它是通往汉中的咽喉。如果失掉街亭,我军必败。”并具体指示让他“靠山近水安营扎寨,谨慎小心,不得有误”。

马谡到了街亭后,骄傲轻敌,坚持将军营扎于远离水源的街亭山上。副将王平提出:“街亭一无水源,二无粮道,若魏军围困街亭,切断水源,断绝粮道,蜀军则不战自溃。请主将遵令履法,依山傍水,巧布精兵。”马谡不但不听王平的劝阻,反而十分骄狂自负。王平谏阻:“如此布兵危险。”马谡见王平不服,便火冒三丈说:“丞相委任我为主将,部队指挥我负全责。如若兵败,我甘愿革职斩首,绝不怨怒于你。”王平见马谡仍然固执己见,王平只能带着争取来的部分兵马,在山脚下扎营。

魏明帝曹睿得知蜀将马谡镇守街亭,立即派骁勇善战的张郃领兵抗击。张郃率领魏军赶到街亭后,看到马谡在山上安营扎寨,喜出望外。立即挥兵切断水源,掐断粮道,将马谡部队围困于山上,然后纵火烧山。蜀军饥渴难忍,军心涣散,不战自乱。张郃命令乘势进攻,蜀军大败。马谡眼见街亭失守,只好自己杀出重围,向西逃跑。王平得知马谡失败后,就故设疑兵,率领剩余人马全身而退。

马谡失守街亭,战局骤变。蜀汉军队丧失了继续进取陕西的最好时机,迫使诸葛亮退回汉中。

为了严肃军纪,诸葛亮不得不挥泪斩了马谡,并上书后主请求自贬三级。

经 典 启 示

马谡素有才名,却是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式人物。刘备临终前曾叮嘱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但诸葛亮却被马谡的夸夸其谈所蒙蔽,结果导致北伐失败。可见“以言举人”遗患无穷。

君子义以为质

经 典 重 现

子曰:“君子义①以为质②,礼③以行④之,孙⑤以出⑥之,信⑦以成⑧之。君子哉!”

——《論语·卫灵公篇》

注释  ①义:适宜,合宜。一作道义,仁义。②质:本质,原则。③礼:礼仪。④行:践行,推行。⑤孙:通“逊”,谦逊。⑥出:表达。⑦信:诚信,诚实。⑧成:完成。

经 典 解 读

译文  孔子说:“君子(做事)以合宜(合乎道义)为原则,依礼仪来加以推行,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用忠诚的态度来完成。这样才真是个君子啊!”

核心密码  君子义以为质。君子以忠实履行义(合宜)、礼(礼仪)、孙(谦逊)、信(诚信)四个字为自己的人生责任。诚于中而形于外。义为本质,表达在外的行为是体现高度的文化修养的“礼”,态度谦逊,对人对事,言而有信,自信信人。具备了这四个条件,就合乎了君子的标准。

经 典 故 事

子贡赎人的故事

春秋时期,鲁国渐渐强大,此时还有很多鲁国人流落在外给别人做奴隶。于是鲁国推出一条政令,规定无论谁路经别的国家赎回一个做奴隶的鲁国人,鲁国财政部门就会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大于或等于救赎成本的奖励,此举是为了鼓励大家救回在其他国家受苦的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子贡是一名交游广阔的商人,有一次在别国,花重金救回了几个鲁国人。按照规定,他可以获得国家的一笔奖金。但子贡觉得这件事对于他是举手之劳,不用政府给予他奖励,就只当自己做了一回好事。孔子知道这件事情后却非常生气,他严肃地对子贡说:“你救回了那些鲁国人,为什么不去领取这笔奖金呢?” 子贡说:“我不缺那几个钱,且国家不富裕,所以我成人之美。” 孔子摇了摇头说:“你觉得是做了一件好事。但是你这样做会使别人的救援成本上升,别人会觉得救了人再去政府领取奖励是可耻的行为,因为有你的榜样在前。在道德负担的情况下,人们权衡之后就会作出放弃救人的选择,以后再有鲁国人被沦为奴隶就没有人去救了,你这是好心办了坏事啊!”

经 典 启 示

子贡赎人不要奖金,但却受到了孔子的批评,因为子贡的做法无形中给社会灌输了一种意识:救人是纯粹的善念,应该不计回报,如果要求回报就是一种恶。看似高尚的子贡其实违反了一种良好的社会法则。如果国君把子贡树为道德典范,实则可能会堵塞同胞被赎回的道路。有时候,在做取舍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对某个群体以至整个社会是否合宜,社会这个大环境是否会因此承受比原本大得多的损失。

猜你喜欢
唐雎马谡子贡
子贡如何花钱
不知不识
Being Humble Enough to Consult One’s Inferiors不耻下问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唐雎不辱使命否?
唐雎不辱使命
马谡失街亭
《唐雎不辱使命》阅读练习
唐雎的说话技巧
《失街亭》教学实录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