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农村中学道德与法治的现状与策略

2020-06-01 19:04范丽英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23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农村中学策略

范丽英

摘 要:道德与法治教学对学生而言至关重要,是提升其法制观念和道德修养的重要课程和有效途径。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关键在于教师,“打铁还需自身硬”。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因此,学校要做到两手都要抓。

关键词:农村中学 道德与法治教学 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3.05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不仅强调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且指出,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在于教师。“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要上好思政课,自己就要道德高尚,为人师表。当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成为一支值得信赖、受人尊敬、勇于担当、能干有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时,自然就会培养出更多品德高尚、能力突出的专业人才。道德与法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是道法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学校要做到“两手抓”,不仅要抓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潜能的开发,而且还要抓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只有这样,学校才能提高教育和教学水平。

一、当前农村学校现道德与法治现状与原因

1.学科重视不到位,教学观念滞后

农村学校不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程,只注重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的教学,忽视了其他学科的教学,特别是到了考试前复习的时候,道法课常挪成其他课程,校长知道也是睁一眼闭一眼。教师的教学观念过于陈旧,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很多都不是专业的道法课教师,而且大多数都是上了年纪的教师,教学观念已经根深地固难以改变,还存在“填鸭式”教学,只把课程作为考试主体,只注重学生对某些书本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知识运用的情况,这将使教学内容不能满足改革要求,德法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不能突出,课程改革的价值大打折扣,难以真正的促进学生的品德的提升,学校对这些老教师的培训也不够重视。

2.教师职业倦怠,工作热情丧失

教师这一职业被认为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一是国家希望教师能够培养出一批对社会有用的创新型人才,二是社会对教师这一职业的期望越来越高,三是父母希望孩子全面發展考上理想的大学,对老师寄予厚望,这些因素让教师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心理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下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肩负着育人的重任,除了每天要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外,还要耐心细致地辅导后进生、特殊生和个别学生心理疏导工作等等。教师的工作不是机械的重复,而是要不断的创新、不断的探索。近年来,国家对教育越来越重视,不断提高教师经济待遇,但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农村偏远地区中小学教师经济待遇还是比他们低。社会对教师的期望与社会对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投人不足形成了一定的反差,长此下去就成为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重要根源。“蜡炬成灰,泪使干”教师的工作又是默默无闻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使教师长期处于工作的压力状态,缺乏挑战性,又不可能像行政、企业等行业的优秀人才那样,经常有升迁或获得高薪的机会。特别是农村学校班数少,缺乏合作与竞争,没有动力和压力,又没有主动性,这使有些教师工作积极性就降低了,课堂教学质量也就难以提高了。

3.师资力量薄弱,专任教师缺乏

尽管近年来通过“两基”“双高普九”验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与验收“两项督导”等,学校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师资队伍得到加强,但农村学校道法课教师还是不足,道法课多数还是由语文、数学和英语教师兼任,缺乏道法课专任教师,使得农村学校道法课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长期得不到有效纠正。特别是增加了法治教育的内容,并将法律等专业课题纳入课程,教师不了解这些内容,讲课难以专业化,学生的学习也就做不到系统、全面。而且稍有教学经验的教师想方设法往城里跑,城里的名师也不愿意到农村去。虽然教育行政部门采取名校带薄弱校、走教等方式来促进农村教学发展,但收效不够明显。

二、解决这些现状与问题的策略

1.重视学科建设,改进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活力

学校应重视道法课学科建设,禁止将道法课挪为他课。只有从国家这个层面到学校教师个人层面高度重视学科的价值和意义,农村学校才能更好地开展道法课程。学校应有清晰的课程要求,形成上下一体的德育法制教育教学体系,从师资培训到新教材的使用、各方面的培训,使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时俱进,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法治课堂教学效率。逐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找准道法课教师“角色”,以身作则,保持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为学生传播正能量,感染学生,真正提高学生对道法课程的重视, 营造高效的道法课堂,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点燃学生思维火花,让学生真正成为道法课堂的“主人”。还可以模拟道法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实际情况,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充分发挥道法课程的现实意义。

2.提高道法课教师地位,克服职业倦怠

首先,国家应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改善教师政治经济待遇,提高教师的社会和经济地位。二是政府通过政策导向和舆论引领,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应对教师建立合理的期望。三是政府和学校应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实行开放、民主的管理,聆听教师的心声,让教师参与进来并采纳教师合理的建议,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归属感,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动力。四是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如学校教师的职称晋升、评优评先、考核与评聘等方面,加大操作过程的透明度,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提高教师的满意度、幸福感。五是搭建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专业培训和理论学习,通过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增强教师适应新课改的能力,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从而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搭建道法教师展示才干的舞台,开展道法教学技能竞赛、才艺大比拼、演讲比赛等活动,发现人才,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提高道法教师队伍整体的业务素质。此外,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在精神和物质方面给予鼓励,也是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有效策略。

3.加强道法课师资队伍建设,构建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部、中组部等五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切实加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配备管理,全面提升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素质能力,不断创新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评价激励机制,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名师辈出的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提升思政课“铸魂育人”质量,加强道法课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加快步伐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是重要手段。政府每年应向农村薄弱地区倾斜,招聘一批真正能够根据课程需要和帮助教学发展的专业教师,使其教师队伍逐步壮大,专业人才逐步丰富。教师培训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道德与法治教师培训对于提高我国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的水平和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充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示范引领和教研组的作用,师徒结对,“老带新,师带徒”,开展集体备课、说课、公开课观摩等活动,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各种问题,确保道法课的教学质量。道法课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要有严谨的教学态度,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欣《网络环境下学校思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

[2] 李海生《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洋溢生活的阳光》,《新课程(中学)》2016年第12期。

[3] 张蓉《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的探讨》,《学苑教育》2017年第4期。

[4] 王孙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误区与对策》,《新课程导学》2017年。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教学农村中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
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和有效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浅谈道德与法治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
刍议农村中学写作教学
农村中学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探析
陕南农村普通中学体育实践课实行选课制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