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摘要】小学美术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可以促进小学生智力成长,促进小学生身体素质开发,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随着小学美术教学意义逐渐凸显,寻找更适宜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
【关键词】非遗;点米成画;美术教育
非遗点米成画能更好地融入小学美术教育中,它是最适宜采用小学美术教学游戏化的方式。它将小学美术教育的课程内容、作品评价等方面进行转变、整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小学美术教育活动对学生成长的促进作用,从而使小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游戏过程中感受美术,乐于尝试美术活动,极大激发小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小学美术教育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来激发小学生对美的感受,让他们能够对美进行想象,进行一些创造活动,引导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表现美,进行美的创造,从而能够更好地感受这个世界[1]。在进行美的表达过程当中,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表达,让美术活动开展得更有成效。此外,在小学教育活动过程当中应该让小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遵循他们的身心特点与规律。那么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如何推动非遗点米成画的进行呢?
非遗课程近些年在校园中获得了一定的认可和重视,这和其文化内涵是分不开的。非遗课程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传统文化。非遗进校园将极大程度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实现立德树人的发展要求,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责任感,对学生“三观”建设是很有帮助的。
一、关于非遗点米成画
“点米成画”是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孟连村那莲街古老的民间传统美术。据史料记载,清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83年),那莲北帝庙建成竣工,“点米成画”成了当时至吉至祥之祭品和至精至巧之传统美术制品,在“那莲赛巧节”中成为最主要的竞赛制品。至今,“点米成画”已有230多年的历史。
“点米成画”以“五谷”种子为主要原料,蘸糨糊(现或用胶水)点画出“六畜”等内容的制品。进行点米成画时,先将画纸或画布覆盖在竹筛等圆形器物上晾干,再用铅笔在上面勾勒出“六畜”(马、牛、羊、猪、狗、鸡),或民间传说中如牛郎、织女等人物草图,再根据草图内容的需要,用手指撮取事先染成各种颜色的稻米、黍子、高粱、麦子、豆类等“五谷”,蘸糨糊或胶水逐粒逐颗粘上,最终得出立体感强、层次感丰富、五彩斑斓的图画。因其内容涵盖“五谷”“六畜”和“牛郎织女”等吉祥内容,成了吉祥的象征物,既可用于当地每年一度的赛巧节的竞赛作品,又可挂于厅堂或马车、舟船上,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和吉祥平安。
在进行美术教学活动过程当中,重点和难点是通过多样化的形式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活动。在点米成画教学活动当中,给学生创造一种轻松自由的环境,灵活使用材料,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美术活动的积极性,让他们更好地投入到美术教学活动中。
二、让点米成画融入小学美术教育的方式
1.对美术教学进行游戏化设计
小学生好奇心都比较强,他们不喜欢枯燥乏味的学习活动,更喜欢有设计感的形式。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可以进行游戏化设计,将美术和游戏进行结合,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2]。因此,教师在将非遗点米成画运用到美术教学过程中时,可以设定特定的课程,让学生了解点米成画,了解点米成画的练习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点米成画的兴趣,让他们更好参与到美术活动当中。
2.引导学生参与美术活动
教师要有目的地对小学生进行美术活动指导,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采用游戏化的形式来引导他们掌握美术活动需要的操作技能等,从而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关注,也能够让他们更好地掌握美术技能。
在传统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都是起示范作用,让学生跟着一起操作。教师采用各种各样的美术教学语言,一般都是一些比较枯燥乏味、难以理解、不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的,所以小学生很难接受。长期这样下去,小学生对美术活动就不再感兴趣。所以教师要通过积极创新游戏来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掌握相应的美术技能。比如可以设计点米成画的学习环节,采用游戏的方式,将主题进行改编,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导小学进行学习,让他们掌握相关的技能。可以采用讲童话故事的形式,让小学生一边听故事一边进行绘画。在绘画过程中,学生整体都是比较欢快愉悦的,整个氛围也是比较轻松的。
3.了解点米成画历史,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
随着小学美术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当下的美术教育活动已经不再局限于傳统的单一美术教学形式,教学内容要求更加广泛,包含很多东西。点米成画不同于以往的教育形式,要求从学校到教师都能够真正重视,从历史到当下的变迁,对点米成画形成更为系统的认识和了解。
作为教师,要能够与时俱进,给小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材料,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激发他们的想象,使他们更好地进行创造活动。可以播放邕宁区蒲庙镇孟连村那莲街七夕“赛巧节”活动的视频,让孩子们初步认识点米成画的历史由来,提高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每年的8月6日是赛巧节,可以建议家长带孩子去感受一下节日的气氛。这样能够让小学生感受到点米成画发展的历史,充满成就感,也能够让小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这个活动当中,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小学生本身是天真无邪的,他们喜欢愉悦的氛围。在这个过程当中,小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也能够获得更多的快乐,体现了整个美术教学活动的精髓。
4.组建点米成画社团,以点带面,带动全校学生的学习
在发展点米成画的过程中,可以在校内组建点米成画社团,号召广大师生参与。在社团内部应该设立一系列符合小学生发展要求的课程,形成一整套系统的学习流程,让小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活动当中,提高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性。让小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参与社团活动,指定教师带队。同时,以手册和规章等规范社团活动的秩序,设置一个固定的点米成画活动时间,让学生在社团内参与各项活动,真正做到以点带面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班主任在班级中宣传,发动学生报名,按年级分批进行训练,选定参与人员之后,请当地非遗传承人来学校讲课。我们学校课程设置的方式是固定一个时间段,每周连上两次课,17周为一期。在非遗进校园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是材料的准备,学校提供染料和画框,学生自备米、棉签、牙签等工具。针对课程计划,应该进行更为详尽的解释,例如:第一、二周为染米教学阶段,第三、四、五周为创作草图阶段,第六到十二周为如何进行点米阶段,第十三、十四周是作品调整阶段,十五周为评价阶段,十六、十七周比赛展览,每个课例都收集好材料,学期结束进行整理,做成校本教材进行推广。
在点米成画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专注细致有耐心,花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作品,有时候难免会失去耐心和信心。对此,我们在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拓展画面表现的内容。传统的点米成画表现的内容多以动植物为主。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让孩子表现自己喜欢的主题,比如动物卡通动漫、人物卡通动漫形象或者自己喜欢的偶像、景物、风景、建筑等内容,丰富画面表现的内容。
(2)选择制作点米成画的底部材料丰富一些,比如可以在纸盘上、方形或圆形的相框里、废旧的塑料瓶子上、手机壳上、废旧的皮包上、盒子上进行点米,既可以装饰生活用品,又可以增强制作的乐趣。
(3)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非遗的魅力。艺术来源于生活,通过创设情境,将点米成画的创作情景与所学内容沟通起来,增强学生情感体验,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美的形式的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第一,有时可以让学生穿上汉服,播放中国的古典音乐,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点米成画,感受点米成画的发源地南宁市蒲庙镇孟莲村那莲古圩“赛巧节”的节日氛围。在学生完成作品后,让每位学生讲述画面的故事并分享自己的创作体验,然后从作品的不同层面进行评比,调动学生创作的积极性。
第二,借助文学作品展示情境。优秀的文学作品与优秀的美术作品之间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美的。讲一些有时代代表性的英雄故事,用点米的形式展现与故事相关的内容,传承民族精神。
第三,利用舞蹈效果渲染情境。让学生尝试用舞蹈的形式来表现点米成画的主题,加强美术与音乐舞蹈的融合,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只有在详细的课程和周密的安排之下,非遗进校园才能得到长久的发展。
5.组建点米成画工作室,传承发扬非遗文化
中国非遗文化是中国历史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这是伴随着历史发展的过程形成和发展的。点米成画作为中国非遗文化的一部分,其作用不可小觑。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组建点米成画工作室的方式,讓点米成画在社会上得到更大程度的宣传,让更多的人认识与认可点米成画。
三、结语
点米成画教学要求具备与时俱进的思想、独树一帜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需求来进行四核游戏的选择,从而更好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求,也能够增强他们的求知欲望,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探索活动。在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人们的教育观念也在不断转变,对于美术教学有了一个新的认知,因此我们要不断地激发小学生对点米成画的参与兴趣,从而达到促进小学生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秀丽.小学美术教育的教与学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 何立群.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探讨 [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