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物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一是“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它提出“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本文重点把初中生物学理论知识和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重于启发引导学生,做个生活的有心人,用生活实例解释生物学知识,让生物学知识指导生活,达到学以致用。
关键词:生活经验;课堂教学;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杜威强调“教育即生活”,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这一思想在《生物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已经凸显。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将生物学基础知识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做到趣味学习,是我思考的问题。教学中我发现,充分挖掘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或者创设生活情景,灵活学生的思维,并促进他们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课堂学习和生活领域的有效统一。
一、 让课堂洋溢生活气息
学生衣食住行所形成的家庭生活体验,构成了无形的课程资源。在教学中,我注重挖掘并利用这些资源,营造生活气氛,设置生活疑问,让学生置于生活情境中,使他们感到既熟悉又亲切,引导他们在情境中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避免了课堂死板的理论化教学。
(一)从生活实际走近课堂教学
生活化教学的课堂导入,一般是以鲜活、紧贴现实的生活体验导入课题,通过设置生活中的疑问,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例如在学习《合理的膳食》这一课时,如果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就会让理论知识变得无趣无味。所以我从生活故事《“小鬼”当家》开始:爸爸妈妈不在家,我打算为他们准备午饭和晚饭的食谱。同学们结合家长的生活习惯和食物营养表,为爸爸妈妈准备食谱,“小鬼”们各抒己见,气氛热烈。我们把生活问题用到教学中,避讳了学习的生硬和勉强,创设的是一种润物无声的感觉。
在学习《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和无机盐》这节内容时,结合俗语“大树底下好乘凉”,炎热的夏天从树下穿过,我们有怎样的感觉?“移栽植物为什么最好选择在阴天或傍晚?”“移栽后的植物为什么要遮阴?”等等,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再现生活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二)让课堂知识服务实际生活
生物学知识源于大自然,服务于大自然,为了让学生亲近大自然,走进大自然,我会常常利用各种时机,创设情景,主动为学生们搭建这种生活和生物学相联系的条件,在情景中帮助学生获得生物学知识。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植物的生长发育》中有一个重要的活动——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针对这一活动,结合生活实际,设置一些疑问,譬如农民在播种前如何筛选种子;为什么有些种子在播种前需要浸泡;为什么有的种子需要深播,有的种子是浅播,等等,基于这些问题,帮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使他们能更好地理解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因素有水分、温度和空气,但是阳光是一个很大的干扰因素。结合学生的已有认知,我把这个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由他们讨论开展这一活动,但提醒他们做好记录和拍照。活动汇报中,有一组的活动很新颖,材料和用具来自生活中的矿泉水瓶,方法也避开传统模式。他们把矿泉水瓶装置做了如下操作:取瓶子的两头,把瓶盖端倒扣在瓶底端,在瓶盖端放置纱布,使纱布能接触到瓶底,再取一块纱布平铺其上,以备放置种子,然后在瓶底放置10粒黄豆种子,纱布面放置10粒种子,再向该装置注入清水,水的量能使瓶盖端的纱布湿润即可,再准备同样装置在外面套上黑色塑料袋,三天后发现两组装置中浸没在水中的种子种皮撑破,没有发芽,而纱布面的种子大部分已发芽。学生介绍,这一活动的思想来源于妈妈的盆栽绿萝,妈妈在盆底下又放置了一个托盘,每次在托盘里注满水,而不用经常给绿萝浇水。有了这一灵感,可以保证纱布面的种子始终处于湿润状态。在这一活动中,该同学发现浸没在水中的种子种皮撑破,没有发芽,纱布面的种子大部分发芽,有的种子结构不完整不能发芽,即使套有黑色塑料袋,纱布面的部分种子依然能够萌發。
结合学生们的活动,大家达成共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与光照没有关系,结构完整,有活力的胚是种子萌发的内在因素。活动并没有停止,过了一段时间,有同学把种子的幼苗带进课堂,帮助大家再现植物种子萌发和生长的过程,还有同学提议把装置再做优化,希望培育种子幼苗作为美食。
我想如果把这一活动停留在播放视频、展示实验,将失去学生对认识种子萌发条件的直观感受,也不能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意义,更不能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优化课堂知识,拓宽生活探究
让生活和课堂学习相结合,不是仅仅流于一个情景的创设,一个活动的开展,而需要学生领悟知识和生活结合的内涵,让生命科学的理念渗透入生活中,真正体现生物科学素养的精神所在。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25章第3节《远离烟酒 拒绝毒品》,课本的内容在安排上是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图文资料,帮助学生了解烟草的成分、尼古丁的毒性以及吸烟对青少年的危害。对于吸烟为什么有害,有怎样的危害,为什么很多人不能抗拒,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迷恋抽烟,这些问题还不能理解。
“吸烟有害健康”,这句话对中学生来说,只能停留在表层的理解,没有深入的认识。因此我对课本的内容安排做了改动,用探究香烟浸出液(取使用过的香烟过滤嘴50支,放在500mL烧杯中,加入清水,浸泡一夜,过滤取其溶液为母液,再根据需要兑清水稀释,配制出高浓度浸出液和低浓度浸出液)对植物生长和对动物生活的影响,来间接反映烟草对人体的危害。
1. 探究香烟浸出液对植物的影响
(1)香烟浸出液对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我们选取大小相同的3个培养皿,在里面铺上3层纱布,各放入40粒绿豆种子,每天向培养皿滴加培养液,使其保持湿润,然后观察它们的生长状态。
我们看到培养液下的绿豆种子萌发情况。
(2)香烟浸出液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原先都是5片叶的绿萝,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清水中已经长了6片完整的叶子,浓绿很有生机,也有了新的根须;而香烟浸出液中的依然是5片叶子,整体耷拉着,有的叶片已经严重发黄,根尖出现腐烂现象。
结论:香烟浸出液抑制植物的健康生长。
2. 探究香烟浸出液对金鱼生活的影响
探究材料:金鱼(3条)、烧杯、网兜、清水、香烟浸出液母液
探究方案:各小组根据活动需要,利用香烟浸出液母液配制出高浓度香烟浸出液和低浓度香烟浸出液。
探究步骤:
a. 用网兜轻轻地从装有清水的塑料鱼缸中捞出另外两条小金鱼,各放入装有低浓度浸出液和高浓度香烟浸出液的塑料鱼缸中;
b. 先观察状态变化情况,待其安静,小组成员计数1分钟内金鱼的呼吸次数;
c. 小组一成员做好记录;
探究记录表:
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随着身体上产生的变化,心理上也发生很多变化,而对于现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很多家庭难以关注这些变化。结合青春期的一些现象和初中生喜欢探究的心理,用活动丰富学生的探究,用实践验证理论,切实明白“吸烟有害健康”,做身心健康的中学生。
二、 架构生活与课堂学习的措施
教学手段是对教学过程中知识落实而采取的教学方法,有效的教学方法,不僅能帮助完成教学任务,更能做到事半功倍。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针对课堂和生活相结合开展的几点措施。
(一)组织开展“生物学与生活”知识竞赛
学生的学习热情有一定的“保质期”,需要刺激和调动,于是,围绕生物学与生活的关系,我常在课堂上开展一些知识竞赛,激发他们的学习乐趣,并用积分换礼物的形成保持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热情。
围绕生活,教学中会有很多疑问,譬如“晚上睡觉时,为什么我们不建议在卧室放置很多植物”“我们经常看到有人大清早在公园跑步,你觉得什么时候最适宜锻炼”“炎热的夏天,为什么大树不会被灼伤”“小明每次上完体育课,都喜欢喝碳酸饮料,说说你的观点”“请你谈谈你对蒸馏水、纯净水和矿泉水的认识以及它们与我们生活的关系”等等,这些生活中的问题,学生都很感兴趣,踊跃抢答,不甘落后。在激烈的抢答过程中,学生们提升了语言的表达和概括能力,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也巩固了知识,参与者为小组赢得积分,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二)学做生活知识小卡片
虽然初中生物学的很多内容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很紧密,但学习有个遗忘过程,学做知识小卡片,可以加深印象,在某种方面真正服务于生活,譬如:①家中储存水果为什么要装入塑料袋,并放入冰箱?②储存鸡蛋时,为什么我们建议把鸡蛋的大头朝上?③为什么要定期给花盆的土壤松土?④为什么提倡慢跑?等等,这样的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为将来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参加科学研究和生产劳动时能灵活应用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物学是一门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发展密切联系的学科,而生活存在丰富的教学资源等待开发,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充分挖掘并利用这些资源,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活动,活跃课堂学习氛围,使其与书本知识相融通,激发他们的学习乐趣,提高生物学习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钟倩萍.农村高中生物教学注重与现实生活联系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22-24.
[2]匡廷云,曹慧玲.生物学八年级上册[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
[3]匡廷云,曹慧玲.生物学八年级下册[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
作者简介:
糜金燕,江苏省句容市,句容市崇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