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春红
未成熟的幼儿面对一些突发情况、一些尴尬,甚至是一些困境时,常常会显得不知所措:因为缺少社会经验,常常会以一些非理智的方式来应对。正如“小袋鼠”案例中的腾腾,面对自己的无意之过,面对小朋友的委屈哭泣,也不知道该如何处之,索性一拳头打了出去;再如在“过失者”案例中,朱细文老师的女儿在无意失手后的号啕大哭、又抓又踢。这些都是孩子们在面对尴尬和过失时,手足无措的表现。
在这些事件中,成人或教师该如何应对,才能既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又能帮助其学会正确处理困境,顺利渡过难关,尤其值得重视。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成人往往会站在道德的至高点上来“审判”孩子的行为——正如前面提到的两个案例中一般成人表现的那样,或急于安慰受害者,而忽视过失者的心理;或批评过失者,来安慰受害者。这些不恰当的处理,都会让孩子在一些事件中受到莫大的伤害,从而产生自责心理,形成消极的自我概念,认为自己永远是个“冒失鬼”或“不受人欢迎”。
成人如何在这类事件中妥善处理,化解困境和危机,是激励性评价关注的重要策略之一。本期系列文章主要谈的就是激励性评价中的“化解”之法。激励性评价中的化解,講究的是教师用智慧巧妙地化解孩子的尴尬,将孩子的危机和困境转化为成长和教育的契机,起到妙手回春的作用。
绘本《点》中的那位老师,就是用自己的智慧和幽默,化解了孩子的尴尬和困境,将一个叛逆、不爱画画的调皮鬼,激励成为一个对绘画自信满满且取得一定成绩的未来小画家。当艺术老师走近瓦士缇的身边时,尴尬的一幕出现了:面前还是一张白纸——因为他一节课什么都没有画。老师幽默地说看到了暴风雪中的北极熊,瓦士缇觉得很可笑,并且自认什么都不会画。老师笑着建议“那就随便画一笔,看看能画出什么”,瓦士缇就随意在纸上戳了一下,交了差。没想到,老师郑重地请他签名;更让瓦士缇意想不到的是,他发现自己的画被老师用波浪形的金色画框装裱好,挂在了办公室。于是,瓦士缇打开了从未用过的水彩颜料,因为“他还能画出比这更好的点”。后来的瓦士缇一发不可收拾,画了各种各样的点,老师还给其办起了“点”的画展……
可见,瓦士缇的老师是一个善于用“化解”之法的激励性评价高手。面对瓦士缇的白纸和尴尬,并没有“直抒胸臆”,直接呵斥瓦士缇一顿,而是幽默地将一张白纸说成是瓦士缇创作的“暴风雪中的白熊”——反正都是一片白;紧接着,建议瓦士缇随便画点儿什么。在面对瓦士缇随便狠狠地戳的那个“点”时,又是让其签上大名,不惜用高档画框将其装裱起来,并高高悬挂。这些幽默的智慧和大张旗鼓,不仅巧妙地化解了瓦士缇的尴尬,更激发了瓦士缇画画的动机。
而前文案例中提到了两个“以暴制暴”的“过失者”,也如当时交白纸的瓦士缇一般无所畏惧,抗争到底。其实,这些抗争都是孩子们在面对困境时的尴尬和无力挣扎。这些“过失者”的尴尬如若处理不妥当,不仅对事情的推进和处理于事无补,更有可能加深儿童的自责,在儿童的消极自我评价和反社会行为形成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那么我们该如何处理这些尴尬,运用教育智慧来化解这些“棘手”事件呢?从前文提到的案例中,我们总结出如下三个要点。
首先,要能设身处地理解身处尴尬、愧疚之时的心情。正如朱细文老师对此类“过失者”现象的儿童心理分析,他们自己是“紧张不安”的,但是这种紧张不安会转化为恼羞成怒的攻击行为。此时,成人更应该去体会孩子当下的心情,理解其真实的内心愧疚,而不是光看到他表现出来的那些“蛮横无理”。成人需要理解,这些“蛮横无理”其实是孩子面对自己过失时自我保护的“盔甲”。
其次,在理解孩子的尴尬或内疚时,要给予充分的尊重,倾听孩子的心里话。比如,在“小袋鼠”的案例中,在事件发生后,成人不该立马以说教的方式告诉孩子该怎么做,更不应该去指责孩子的过失,而是要给孩子解释、倾诉的机会,可以让他来描述一下当时的情形,而不是大人一味地关心受害者,指责过失者。
再次,成人要以激发孩子主动思考、主动向善为目标,巧用各种方法,在幽默和机智中化解孩子的尴尬或内疚。这是化解这些棘手事件最关键所在,比如在“小袋鼠”案例中,张老师事后用“横冲直撞的小袋鼠”故事,来激发幼儿的自省;瓦士缇的老师用“大张旗鼓”的尊重,去激发瓦士缇的绘画兴趣。
这些妙手回春的化解方法,不仅帮助孩子顺利地走出了尴尬和内疚,更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帮助其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使其有信心更好地面对未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