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嵇康《声无哀乐论》的核心观点,之后分析了音乐思想带给当代教育的重要启示,旨在于通过此次论述分析,为当代音乐教育提供一定的新思路,使音乐教育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关键词】嵇康;《声无哀乐论》;当代音乐教育;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7-0140-02
【本文著录格式】王泳丁.嵇康《声无哀乐论》给当代音乐教育带来的启示[J].北方音乐,2020,04(07):140-141.
引言
嵇康作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在文学和音乐领域都有着非常高的造诣,是魏末著名的古琴演奏家和音乐理论家。其音乐思想在后世流传极广,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声无哀乐论》是嵇康所创作的最伟大的音乐论著之一,文章长度虽然只有七千多字,但是却涵盖了大量与音乐相关的知识,全文采用问答题的形式,秦课和东野主人在问答过程中深刻地阐述了自身的音乐美学思想。《声无哀乐论》虽然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但是对当代音乐教育依然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下文中笔者将对此展开进行论述。
一、《声无哀乐论》所阐述的核心观点
《声无哀乐论》全文所阐述的核心观点为“声音在物,哀乐在人,声无哀乐,理所当然”。嵇康在自身音乐创作过程中领悟到,声音本身并不能表现某一种特定的情感。他在文章中明确指出“声之与心,殊途异轨,不相经纬。”嵇康认为,心和物属于不可分割的两个整体,二者并不存在直接的关系。嵇康这种思想也可以视为一种二元论,音乐在人们主观情感的外部存在[1],呈现一种自然化态势,与人情之间不存在关联性。具备客观性的音乐并不带有任何人的主观情感,因此音乐也就没有“哀乐”这一说法,哀乐重点体现的是人们的主观情感,因此才有了“声无哀乐”这一说法。
从具体意义来说,音乐在本质上属于自然的整合,是独立于个人的客观存在。天地万物皆生于道,声音仅仅是自然万物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声音的来源在于自然,音乐同样也出自于自然。在审美的层面上,音乐和普通声音最明显的差别就是给人们带来的感受不尽相同,但是这种界定出自于人的主观情感层面,在客观层面上,声音作为一种自然的产物,是在某种特征的作用下才将其转化为音乐,这种特征就是音乐的本质,也是音乐客观存在的重要基础。嵇康在音乐理论研究过程中始终认为,所有声音的组合就是旋律,旋律就是音乐的本质。音乐之所以在听觉方面给人们带来和谐之感,归根结底就在于旋律的影响,优美的旋律必定会给人带来强烈的审美快感,曲调和乐器的合理应用同样会给人的音乐美感带来一定的影响。这一系列情况都说明了音乐本身的外在性与美感的主观性,快感属于人本身的一种感受,而音乐则是外在于物的存在。
针对于哀乐情感的本质,嵇康在《声无哀乐论》当中并没有明确说明,但是从其所讨论的内容来看,嵇康音乐认知中的哀乐情感具备两个非常鲜明的特征,第一是主观性,第二是社会性[2]。嵇康所认为的哀乐主观性与音乐本身的客观自然性是相对立的,声音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所组成的音乐代表的是旋律的声音,自然的和声就是人们在音乐的刺激下所产生的一种和谐感受,这就是通俗意义上的美感。这种美感虽然是音乐的主体,但是却并不代表着真正的哀乐之情,哀乐情感当中的社会意义,实际上指的是儒家学者一直以来研究的一种人的特殊情感。人作为一个主体,在社会当中生存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哀乐之情,音乐在其中起到的是一种引导的作用,在这种引领作用下,人们会产生一种抒发哀乐的情感。但是这种社会层面的哀乐之情和道德之情并不在音乐范畴之内,而是在于个人,音乐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同样也无法展现人们带有的主观哀乐情感,嵇康的这种音乐思想在当时儒家礼仪文化为主流的社会背景当中可以说是标新立异的,充分展示看艺术与社会政治的相对独立诉求。这也是嵇康《声无哀乐论》价值思想中最为宝贵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后世在音乐理论方面重点研究的对象。
二、嵇康《声无哀乐论》音乐思想对于当代音乐教育的重要启示
(一)在音乐教学中更多地表达“人性”
这里所说的“人性”指的是人本身的属性,这取决于人本身的自然特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人后天的发展,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变化性。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强调了和谐是声音不由外界条件而改變的一种明显特性,这种自然之和表现了自然的特性。因此在当代音乐教育中,我们需要二者进行深度结合,遵循“自然之和”的原则,将音乐变为一种“人性”的音乐。
在音乐欣赏教学的过程中,音乐的旋律、节奏以及音色等因素并不仅仅是一种感性材料,而是通过理性组合才形成为审美的体验载体的。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始终以审美为教学主线,精心挑选教学资源,选取古今中外思想性表达最全面,具有高度艺术性和高度审美价值的音乐作品来全面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从根源上提升其音乐审美素养。
音乐审美修养也是学生个人修养和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不仅需要具备文化修养,还要具备扎实的理论修养。音乐作为艺术领域中非常典型的模式,是人们艺术创作的结晶。具备优秀审美素养的音乐作品能够完成人与人之间的精神对话,展现了人优秀的创造力和精神理想,包含着极为丰富的“人性”内涵,鉴于目前部分青少年存在审美失调,片面看重流行元素的现象,教师需要有目的地开展一些音乐审美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电影欣赏影视作品中的音乐,例如姜文电影《邪不压正》片头所引用的肖斯塔科维奇所创作的《第二号爵士组曲》当中的“第二圆舞曲”,还有《海上钢琴师》的经典曲目“1900s Theme”。教师在学生观影过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说出对影视作品音乐本身的理解,并适当予以学生指导,帮助学生实现情感的净化和人格的升华,全面激发对美学的追求,使学生在音乐教育这一具备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过程中,将理性概念转化为生动和直观的感性方式,对个体人格进行进一步完善。
(二)全面雕琢音乐的自律性
音乐的自律性指的是音乐本身所具备的美学特性,也就是音乐的自然属性,重点表现的是音乐的众多要素。音乐的他律性指的是音乐所具备的情感性特征,也就是音乐的社会属性。音乐的自律性和他律性自古以来都是业内讨论的重要问题之一。但是嵇康在《声无哀乐论》当中明显可以看出,所追求的是一种自律和他律的结合,这也是嵇康在音乐领域的重要创新性研究[3]。嵇康认为,音乐应当以自律为主,他律为辅,进而实现音乐的完整性。因此教师在开展音乐教育的过程中也要重点实现音乐的自律性,之后再实现音乐的他律功能。
音乐作为一门学科,有其本身的科学规律,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基本音乐知识的学习。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音乐的他律功能,过于重视“寓教于情”,但是却没有察觉到这种情来自于音乐的自律性。因此教师需要在了解音乐自然属性的基础上实现寓教于情,在寓教于情的过程中再实现寓情于教,这种教学模式最符合音乐的本质特征,还能够使寓情于教的效果更加突出。
三、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声无哀乐论》作为一本著名音乐专著,作者嵇康虽然没有在文章中明确地展示自己的音乐教育思想,但是从实质性上来看,音乐教育本身就是以音乐理解为基础的,优质的音乐思想会给予音乐教育一定程度上的启示和借鉴。因此音乐教学人员需要从这一目的入手,对《生无哀乐论》这一音乐专著进行详细分析,全面发挥教学价值,进而为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提供全新的发展思路。
参考文献
[1]周旷怡.嵇康《声无哀乐论》对当代音乐教育的启示[J].大舞台,2014(4):181-182.
[2]刘娟.嵇康《声无哀乐论》对当代音乐教育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18,463(10):24-27.
[3]秦太明.嵇康音乐美学思想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简谈嵇康《声无哀乐论》音乐美学思想的当代思考[J].剧影月报,2015(2):75-77.
作者简介:王泳丁(1988—),女,汉族,山西太原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中国音乐文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