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岗位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内涵构建研究

2020-06-01 07:47田玉凤陈泽新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价值

田玉凤 陈泽新

摘 要: 人文素质研究的首要问题就是人文素质内涵构建的问题。人文素质的内涵如何构成,由哪些必要的维度构成,这些构成维度因素的合理性以及应用价值的问题,是人文素质内涵构建的理论基础问题。而人文素质的实施必须找到合理的路径。内涵构建的瓶颈问题就是人文素质内涵维度的必要性及其合理性问题。

关键词: 人文素质;内涵构建;维度构成;价值

中图分类号: G641;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8153(2020)01-0005-04

人文素质概念虽然一直没有形成定论但是却有共识。医生人文素质的概念也没有统一的定论。医生人文素质与专业技能是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在专业技能之外的非技术因素泛称为人文素质。要明确定义人文素质概念,首先要界定人文素质的内涵与外延。从人文素质一词的流变看,有一个核心要素贯穿始终。这个核心要素就是对人的尊重。尊重人始终是人文素质要素的核心。医生人文素质概念的内容是在临床中表现出的对病人的关心、理解、尊重的认知、理解和表达能力。素质一词的内涵其实是在不断地变化的。素质基于知识而表现为能力。人文素质的内涵界定是人文素质研究的原点问题。

一、医生人文素质概念的特点

医生人文素质概念是一个虚拟的特定语境下的概念。人文素质研究的首要问题是什么?是对人文素质内涵的界定。有人称之为“元问题”[1],这样说也不为过。医生人文素质是一种应用中的期望的语义,隐含着人们对特定人群的期望。主要是在医疗服务领域中,人们对从业人员寄寓的一种期望。这种期望的实质是对服务对象的尊重、主动的殷勤的关切等。人们把这种关切定义为人文素质。其实,更准确地说,是人们对人文素质外显的浅层理解。因此,从现实以及应用的层面看,人文素质是有现实需要的。这个现实需要就是临床岗位的需要。这样的人文素质概念寄托了人们的美好预期,因此,人文素质这一概念原本是一个虚拟概念。

人文素质概念也是一个动态概念。人文概念在演变过程中其内涵是动态的。《易经》记载人文概念为“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是最早出现的有关人文的概念。其实人文是指人的思想及文化。而《辞海》中这样写道:“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其实质还是以人为本。为什么对人的重视被人所推崇呢?这是因为人类在长期的发展中将世界以及许多虚无的东西变成了生活的中心,那么人的地位被削弱,这就引发许多的困扰,因此启蒙运动以后,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被推崇。这种思想是人类思潮从神本转向人本的产物。这就是现代人文主义的源头。而现今对人文素质的关注则是基于人的地位在后现代思想的影响下再次削弱的反弹。

医生人文素质概念是一个基于临床岗位需要的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岗位需要决定了医生除专业技能之外的素质的合理构成。医生在临床岗位中需要对患者有准确的理解、主动的关心、敏锐的判断、精准高效流畅的表达、及时的灵活应对等等。

既然人文素质概念是虚拟和动态的,那么就可以重新建构。那么,对人文素质这一概念的内涵进行建构的时候,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呢?这个概念的内涵建构应该从哪些维度建构,为什么是这些维度?既然人文素质概念是现实中人们的期许,那么,从应用的角度,必然将这些期许融入其中使之成为维度的必须。

二、医生人文素质概念的内涵构建的维度

(一)人文素质形成的过程维度

从人文素质形成的过程维度来说,人文知识是人文意识形成的基础,在人文环境中形成人文精神,最终转变为人文关怀,是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外在表现[2]。人文關怀是医生人文素质的第一要务。人文关怀是什么呢?就是“爱人如己”。从形而下的角度来说,建立人文关怀理念的路径有人文知识的铺垫,理想信念教育,环境的熏陶。精神境界是医生人文素质形成的源动力。心灵是行为之源。从内心对病人表现出的关切、同情是医生人文素质概念内涵构建的基石。医生的人文素质要求医生本人必须在心灵层面里进行重建。如何重建心灵呢?知识与性格构成一个人的灵魂。当知识内化到人的思想中去的时候,就成为人的行为的动力之源。从了解病人到关心病人是精神上质的飞跃,也是思想境界缓慢地逐步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人文知识的积累,需要人文环境的熏陶,需要人文意识的建立,也需要人文精神的质的飞跃。这个过程也是“将人类优秀的人文成果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受教育者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3]的过程。每一种要素,都有相应的路径解决。解决人文知识的方法可以是阅读相关的人文文章、医学生必读人文读本。人文知识能够帮助建立人文意识,但是不足以触动人文关怀的主动性的积极行为。解决人文环境的路径是在环境中得到熏陶。营造人文环境的主要路径有两个,一个是建立传帮带的结对帮扶途径,表现为:在传帮带过程中的职业精神的传导与影响,先进人物的人格魅力的感染以及其事迹的影响;另一个途径是大力宣扬正面的典型,推出一批真正有技术有关怀之心的医生作为榜样。并且将身边的典型事迹以各种形式传递出去。在此基础上可以举办各类论坛、座谈等。

(二)人文素质形成的要素维度

从人文素质形成的要素维度来看,人文素质在情境中以任务的形式呈现。医生人文素质概念内涵构建的现实合理性与必要性是基于临床岗位需要。人文素质是在工作岗位上的预期。岗位决定了人文素质的任务性、情境性和可操作性。因此,从岗位的需要来说,医生人文素质一定是具有任务性的特点。这个任务表现在接诊、问诊、术前谈话、解答病人疑问等各个任务中对病人的关心上。因此,人文素质不能只停留在思维与观念的层面,必须与现实对接,必须以外显的形式表现,必须被人感知、被人衡量,甚至能够有被评价的操作指标。医生的脸色是人文素质的底色,医生的眼色是人文素质的试纸,医生的语气是人文素质的试剂,医生对病人的及时回应是人文素质的风向标。医生的脸色、眼色、语气、回应等,这是人文素质的生动体现。情感体验永远比理论对人的影响大[4]。如何检验这些可以被感知的素质呢?这就引发人文素质评价的指标问题。工作任务是可以分解的。按照事件进展的程序,按照医生接待病人的一次完整的接诊过程来看,每一个阶段的任务是可以分解的。因此,人文素质也是可以在诊治的阶段性中得到序化和分解为步骤的。在技术的操作过程中,技术的客观需要一定要满足病人的主观感受。技术总是可以因为人的感受而被改变和修正。这是确立病人在诊治过程中处在中心地位的意思,也是以病人为中心的体现。这是人文素质情境性的具体要求。

人文素质可操作性的体现是,这些能够被感知的要素可以作为人文素质的一级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将能够被感知的要素具体分解为各种程序化的要求,成为二级指标。比如,在回应病人的时候,一要问候有回应,能够记住对方的姓名,对病人提出的问题必须及时有效地回应,做到有问必答。这样就可以编纂医生人文素质操作的手册,这个手册可以把人文关怀的行为按照医疗程序进行界定。思路是化虚为实,虚的可以从实际的层面去考量,采取虚拟化的技术或者模糊手段来衡量,让虚的人文素质变得清晰可见,让对医生的人文素质的管理可以操作。

(三)人文素质的应用维度

从人文素质的应用维度来看,人文素质包括对病人的理解能力和沟通能力。医生的人文素质不是无限扩大化的宽泛概念。有许多观点认为,医生必须具备法律素质、审美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5]等等。这些观点其实不够精准。因为这些泛化的素质不具备医生人文关怀的显著性特点。换句话说,这些泛化的素质是针对所有职业的普遍性的素质,不是医生人文素质的独特素质,只有独特性才能体现本质特点。医生人文素质独特性的体现就是理解病人以及与病人进行沟通的能力。认知能力主要是对病人心理的理解。医生的岗位需要对病人进行人文关怀,在具体的岗位中具体的任务中面对具体的个别的人。因此,面对不同的病人决定了人文素质的关怀必须有个别的差异性的体现。认识到病人的文化程度、理解能力、耐受性、心理承受力、性格特征是各不相同的,所以针对不同的病人采取不同的沟通策略,因人施策。沟通能力则表现为对口头表达的能力,理解病人的能力。和蔼的态度,及时的回应,积极的心理暗示,倾听与沉默等等沟通技巧的掌握都是沟通能力的表现。病人的需要是客观真实的,医生的人文关怀必然需要得到具体的体现。病人因为对疾病的无知而恐惧。医生工作任务的多重性体现在医治生理疾病的同时需要对病人的心理情绪进行安抚,坚固病人的信心,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转移病人的注意力,保护病人的尊严与隐私,防止过度医疗,切实降低医疗费用,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等方面。医生的沟通能力有一项显著而独特的内容就是解释疾病。医生工作时间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花在给病人解释疾病上面。因此,解释疾病或者说卫生宣教应当引起医生足够的重视,这也是引发医患纠纷的潜在原因。如果医生希望能够很好地预防医患纠纷,那么就必须对解释疾病这一能力引起足够的重视。而站在医院管理的层面,就必须对解释疾病作出硬性规定。

三、内涵构建的逻辑起点

(1)人文素质的形成过程、形成要素与应用的三個独特维度都是围绕临床岗位这一中心的。临床岗位的预期和现实的需要,也满足了各种现实的需要,体现了“以人为本,医者仁心”的基本理念。人文素质重在应用。没有用的素质最终会被抛弃。有用并不意味着低级的功利。医生在医疗过程中满足“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本思想,正是人文素质的表现。临床岗位需要决定了医生人文素质的特殊性和内容上的局限性。

(2)“生理—心理—社会”的现代医学模式的实质与人文素质的精神高度契合,是源与流的关系。现代医学模式其实是解释疾病病因、治疗疾病的世界观,而人文素质中的沟通能力则是方法论。它们在解释疾病过程中共同作用,相互契合。现代医学模式体现了一个宏观性、综合性的人文观念。

(3)医生人文素质的内涵既体现了医德的具体内容,也是具体可操作的。基于临床岗位的医德,需要按照现代科学思想进行具体化、可操作性。

四、内涵构建的临床意义

(1)医生人文素质的三个维度是临床岗位需要的体现,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人文素质需要内化也需要外显。人文素质建设最终体现理解和关心病人,与病人进行高效的沟通。医患关系沟通好了,人文素质就是有效的素质。

(2)为临床管理提供了一套医院管理的可操作的办法。长久以来的医患关系内在的原因还是医生的人文关怀不够。而人文关怀是可以被评估的。只要建立起一套与人文关怀相匹配的支撑指标,人文关怀就能够被量化。

(3)基于临床岗位的医生人文素质内涵的构建有利于医生人文素质的形成过程的路径建设。人文素质的知识、人文关怀的观念、人文环境的熏陶、人文精神的冲击都能够不同程度地干预到价值沉淀中去深刻地影响着人。因为,知识一旦建立在人的观念之中,迟早要影响人的行为。并且,人很多时候,不仅仅受到知识的影响也受到情绪的影响。比如,在一对一的导师制的实施中,导师的人格魅力、人文关怀的情势必定深刻地影响着被帮扶的医生。

医生人文素质的内涵建构一定要结合临床岗位需要。岗位需要决定了医生人文素质的知识、人文素质的能力,从岗位中体现人文素质的任务性和可操作性,在岗位中评价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陈梦圆,王柳行.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元问题研究[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8(4):275-276.

[2]任志英,邵越英.把握人文素质教育内涵 探索护生人文素质培养模式[J].护理研究,2006(11)2996-2998.

[3] 彭恩胜,袁霭凤.论医学人文素质培育的四个维度[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8 (6):772-774.

[4]贾启艾.护理学的人文底蕴[J].护理研究, 2002 (2):63-65.

[5]刘国政,张振建,等.临床医生人文素质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院管理:2012(4):17-19:

Abstract: The primary problem of humanistic quality research is the construction of humanistic quality connotation. How the connotation of humanistic quality is constructed, what necessary dimensions are constituted, and the rationality and application value of these dimensional factors are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of humanistic quality. The implementation of humanistic quality must find a reasonable path. The bottleneck of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is the necessity and rationality of connotation dimension of humanistic quality.

Key words:  Humanistic quality,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Dimension, Value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价值
践行初心使命的价值取向
价值3.6亿元的隐私
一粒米的价值
“互联网+”环境下理工类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与重构
校园文化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作用
校园文化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
“给”的价值
高职高专院校养老服务类人才人文素质的缺失及对策
大学英语课堂中以语篇材料为载体的人文素质培养
南通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调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