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凯明
摘要:中国五千余年浩浩汤汤的历史孕育出了众多优秀的、灿烂的文化。语文教学既植根于这些文化之中,又发挥着传承文化的重要作用。在研读分析语文新课程标准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等制定印发的一系列关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相关文件后,简要对当代语文教学名家陈琴、王崧舟、董一菲、孙双金等人教学中的文化传承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得出语文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中进行文化传承的切实可行的一些方法,以期对今后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传承文化有所启迪。
关键词:语文教学名家 文化传承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7-0155-03
中国人的骨子里印刻的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积淀形成的文化印迹。这些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一颦一蹙、一言一动。但自1840年被迫打开国门,进入近代以来,国人就在半迷半惑中开始了向西方的学习,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文化交流是持续深入合作的基础,中西方文化之间多元的交流固然是好的,但在交流中却不能只一味地吸收,而抛下我们所拥有的厚重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中融入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将语文教学深植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实现文以化人、文以载道,是一名新时代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了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好地承担起这份重任,兹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一、语文教学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传统文化正在与我们渐行渐远。如今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热衷于吃“洋快餐”、看“洋动漫”、过“洋节”的青年人愈来愈多。细究其根,是我们的教育还没做到位。通过对大量的文献进行梳理我们不难发现:现今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上虽有所建树,但仍存在欠缺与不足。语文承载着几千年所积淀下来的民族文化的“灵与魂”,因而在语文教学中就应该有效地融入传统文化,从而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
1.从语文课程标准方面来看
进入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在新课改的过程中,语文课程标准也从“实验稿”过渡到2011年义务教育版和2017年普通高中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1]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到语文的核心素养之一就是“文化传承与理解”。
从语文新课标中我们不难看到,语文课程承担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责任。语文教学不能再只满足于知识技能的传授,与此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养成良好的语文素养。这也就对语文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
2.从新启用的统编版语文教材来看
教育部主持编写的统编版语文教材已投入使用。统编版教材中加入了大量的传统文化的内容,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的积累。如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日积月累”中就涉及了古诗词、先贤名言、成人故事、文人雅趣等四种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内容。新版教材传统文化内容的大量增加给传统语文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教材中所增加的传统文化的内容要想真正被学生所吸收和内化,离不开语文教师的正确引导。
3.从国家出台的关于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的相关指导性文件来看
自十八大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关于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相关文件,从中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国家一直在关注和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为广大教育战线的工作者,尤其是语文教师注入了“强心剂”。
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当前极为重要和紧迫的是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教育。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作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指导。
2017年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明确提出在国民教育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将贯穿全程。在这一文件出台后,教育部修订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时,在语文科目中增加古代文化常识内容就被特别提出。
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指出,爱国主义情感培育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对祖国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的理解与接受。泱泱五千年古国,积淀了悠久的文化,引导一代代人们跨越历史的鸿沟,理解经典、传承文化,语文教师责无旁贷。
二、当代语文教学名家的文化传承
教育与文化休戚相关、密不可分,是亘古不变的。语文教师是文化的点灯者和传承人。在当代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在文化传承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并在课堂中坚持实践,取得了斐然的成绩。
下面选取部分当代语文教学名家进行简要分析,以期为下文更好地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文化传承的策略提供帮助与借鉴。
1.陈琴的经典“素读”
陈琴老师被称为“中华经典素读教学法”第一人。陈老师首次将经典“素读”这一概念引入了小学语文课堂,并在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与可接受性的基础上,凭借自己从小所积淀而成的深厚文学素养,在浩如烟海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筛选出了一批经典,制作成了经典“素读”的教材。在每周一次的“经典诵读课”中,“素读”便正式进入了课堂。为了将“素读”搬入课堂,陈老师承受住了来自家长和“素读”效果未知等多方面的压力,一直秉持“要做好垫底的精神”。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们积累的经典越来越多,成绩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在同年级中处于优势。这就有力地回击了各种质疑。
陈琴老师的经典“素读”,也是有层次的。一、二年级以韵文为主,如《三字经》《声律启蒙》等;三、四年级主要是古典诗词和一些经典篇目,如《孟子》《古文观止》(内篇)等;五、六年级则主要是中华文化集大成的经典著作,如《老子》《詩经》等。陈老师在将优秀传统文化引入课堂的同时,还注意到了当下语文教学应具有时代性的特点,在诵读经典的同时引入了大量的近现代中外名著供学生通读,如《小王子》《林肯传》《童年》《繁星·春水》等。
在陈琴老师经典“素读”的指引下,大部分学生在小学六年的时间里阅读了大量的书籍,记忆了几十万字的内容,学生知识视野更为开阔,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王崧舟、董一菲的“诗意语文”
何为“诗意语文”?王崧舟与董一菲这两位“诗意语文”的代表人物都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在两位名师的心目中,“诗意语文”是一种精神上、理念上的追求。但这并不代表“诗意语文”就是空洞的、华而无实的。虽然两位老师所教的学段不同,对于“诗意语文”的理解也有一定的差异,但都有着对于传统文化的探索与在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共同旨归。
王崧舟老师在“诗意语文”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向我们展示了六种策略——举象、造境、入情、会意、求气、寻根。如王崧舟老师在执教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时,通过渲染、层递、造境将“情”展开,以“作者身在哪里”,引导学生去想象,然后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在想象中感受作者行军途中翻山越岭,与家乡渐行渐远的凄凉;又以“作者心在哪里”发问,引导学生发现作者实际上心系的是故园;再引导学生对作者身之所处与心之所在作比较。王崧舟老师就在一步步的教学中将学生的情感引入到了作者那种心系故园但身在征途的无奈之中。到此王崧舟老师的课堂并未结束,他又引导学生分设角色(父、妻、子),在不同的情境之中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这一节充满诗意的课堂中既学到了文化知识,又领略到了传统文化中的“思乡之情”和“家国情怀”。又如王崧舟老师《枫桥夜泊》的教学,王老师通过“钟声”这一线索串联起了不同朝代的多首经典诗歌;引导学生分析“愁眠”一词时也是通过千百年来的众多经典加深学生的理解与思考。在《枫桥夜泊》的教学中,王崧舟老师以“以诗释诗”“以经典解释经典”,学生全程都浸润在传统经典文化之中。在这两首古诗的教学中,运用了大量的诵读。纵观王崧舟老师的其他教学实录,亦是如此。
董一菲老师不仅将文化内化,更渗透在了语文教学的实践之中。“语文课承担着传播文化的历史重任,应该有更为深邃和广阔的文化视野。”[2]董老师如是说,也是如是做的。她的“诗意语文”在诗意的情怀与课堂中引导学生置身于文化浸润之中,与此同时关照学生的语文形象、概括、发散、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与培养,从而一步步带领学生走进“诗意生活”。董老师执教罗兰的《秋颂》时,对散文中所承载的文化因素进行了深入的挖掘。讲到叠词时董老师迅速引入李清照《声声慢》中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来加强学生的感受与理解;品读到秋的神韵时,董老师又将《货殖列传》信手拈来,引导学生品味出了秋日的“淡泊名利”。观董一菲老师的教学,其一言一行都渗透着一份优雅与诗意。这离不开她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入把握与理解。
3.孙双金的“情智语文”
孙双金老师作为“情智语文”的创始人,他认为“情智语文”是“情感语文、智慧语文”“人文语文”“儿童语文”。在“情智语文”的基础上,孙老师开始了自己情智课程的不断开发与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孙老师指出儿童“12岁以前”是人文教育的黄金时间,人文教育的主轴仍然是传统文化,有着“压箱底”的三大石块——国家经典、诗歌经典和儿童文学经典[3]。在“12岁以前”的语文这一概念上孙双金老师和陈琴老师有些观点是一致的,都认为是暂时不求甚解的,重在熟练记忆与背诵,是为今后终生发展奠基的。孙老师将经典诗文的诵读带到了课堂之中,使学生在优秀的传统文化浸润之中茁壮地成长与发展。如孙老师执教《儿童论语》一课时,用儿童世界的语言和儿童所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学生去感悟千年前圣人的思想,并启发学生去思索和探讨自己的未来。孙老师以儿童所喜爱与可接受的方式将优秀传统文化搬进了儿童的课堂与世界,使学生能够在传统文化的浸染下快乐地学习语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并且也习得了可以受益终生的智慧与技能。
除上述当代语文教学名家外,像北京四中已经退休的老教师李家声,持语文教育民族化观点的张翼建老师(已故)、张玉新老师等都在语文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做了思考、探究与实践。这些都为新时代语文教师如何更好地在语文教学中传承文化提供了借鉴与指导,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
三、语文教学中文化传承的策略
一般认为,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是构成教育的三个不可或缺的要素,在语文教学中三要素亦是必不可少的。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得出了文化传承中语文教学是不可替代的结论,并对当代一些语文教学名家的文化传承做了一定的分析与解读。由此得出,在语文教学中将文化进行传承,教师是最为关键的一环。下面,笔者主要对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进行文化传承提出一点浅显的看法。
1.厚积方能薄发,博学方能为师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从陈琴老师到王崧舟、董一菲老师再到孙双金老师,无一例外,知识视野极其开阔。他们之所以能在语文教学中信手拈来地引经据典,出口便是诗意般的语言,离不开大量的读书与学习。读书已经成为陈琴老师生命的一部分,走路的时候在读,做家务不能读书时便吟诵。也正是这样,陈琴老师才能对四百余首古诗,以及《老子》《论语》等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张口即来。
在新时代,学生知识学习的来源和渠道更加繁多和快捷,得到的知识也是呈现出爆炸式增长。语文教师只有广泛涉猎,不断开阔自己的文化视野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方能更好地用学生最易接受的方式和方法引导其学习和训练思维、开阔视野,进而在教学中传承文化。教师自我的提升应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片沃土,同时还应注意语文教学的时代性,适时对知识进行更新换代。
2.立足教材、挖掘教材、拓展教材
王尚文先生曾說过:“教什么远比怎么教更为重要。”上述分析的几位语文教育名家的文化传承都是立足于当前语文教材和课程标准基础之上,进而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的。
统编版语文教材中虽加入了大量有关传统文化的知识与内容,但教材毕竟是教材,还需要关照其他方面的知识与内容。作为一名新时代语文教师,如何在有限的内容里带领学生去感受和体悟蕴含在其中的无限的文化内涵与底蕴就显得极为重要。孙双金老师执教的《推敲》一课由《寻隐者不遇》的故事引入;在课中,学生复述课文故事后孙双金老师适时引入了《题李凝幽居》,帮助学生理解文中“推敲”二字的来由;课堂即将结束时,孙双金老师又补充介绍了“王安石炼字”“纪晓岚对对子”“林则徐对对子”等文学佳话。整堂课孙老师立足于教材,挖掘了教材,拓展了教材。并以适合学生的方式将传统文化传输给了听课的学生。纵观整课,学生无时不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之下。在孙老师的课堂中,我们总是能看到其将语文教材的文本内容与相关的文化文学知识精心组织与结合后引入到课堂之中。
3.丰富语文教学实践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1]2。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不断地在实践中提升语文素养,发展自我,在语文教学传承文化时亦是如此。在此仍旧以孙老师执教的《推敲》为例:孙老师在课堂中引领学生不断地进行课文的朗读、古诗的吟诵与故事的复述。学生的听、说、读、写和语、修、逻、文等能力就在孙老师的课堂中得到极大的提高。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和课文需要来设计互动与表演环节,如在教学《鸿门宴》时,指导学生进行舞台剧演出。随着国家、社会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中国谜语大会》《一本好书》等高质量电视节目层出不穷,语文教师可借助多媒体等手段将其引入课堂,并可以在教学中借鉴“飞花令”的形式,设置类似的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将地方民俗、地方文化编写为校本教材,并带领学生实地考察与体验,等等。这些都是在语文教学中传承文化的有效策略。
除上述策略外,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如VR、飞屏等也可以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当然,对文化传承也是有所增益的。
四、结语
目前,从国家到社会再到个人层面都认识到了我国千年孕育和积淀下来的优秀文化的重要性。但在文化的实际传承中做得还并不那么尽如人意。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应自觉承担起为民族复兴培养人才的重任。这就需要全体语文教师共同坚持不懈地努力,在语文教学及文化传承中不断出谋划策与真切实践。相信,在全体语文教师的不断探索与追求下,新时代的学生会在优秀传统文化浸润的语文课堂上茁壮成长并成才,从而更好地助力“中国梦”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徐书明.当代名师智慧课堂教学艺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305.
[3]孙双金,朱萍.12岁以前的语文:学校课程文化建設与思考[J].江苏教育,2017(58):46-48.
责任编辑: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