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庆儿
(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广东 广州 510091)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繁荣发展,无论在车站、地铁还是在饭桌上,都可以看到几乎每人都拿着手机看微信、学英语、玩游戏,中国已进入全民微时代。在此环境下,学习也进入碎片化学习的微时代。微课,由于其短小精悍、针对性强和随时随地等特征,满足了个性化、碎片化和移动学习的需求而迅速走红,成为国内教育领域的新宠儿。自2011年胡铁生发表第一篇关于微课的文章,仅8年时间,国内研究者就公开发表了16583篇微课研究论文,教育界对于微课的研究热情不断高涨。
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微课将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应用,研究者们都应该从更深更广的角度开展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以支撑微课的发展和教育应用。未来研究方向和发展路径的明确,要以现有的研究为基础,有必要对其以往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本研究利用NoteExpress和Citespace软件,将2011—2018年微课出现以来的文献研究以最直观的形式进行总结和分析,对国内微课的研究阶段、研究视角、研究者、研究机构和研究热点等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微课研究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微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参考。
传统的文献综述主要采用个人主观归纳的方法进行,本研究利用NoteExpress和Citespace软件,将2011—2018年微课出现以来的所有相关文献研究以最直观的形式进行总结和分析,梳理我国微课研究的发展概况。
经过同词合并处理,如:把微课、微课程进行合并,把慕课、MOOCS和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合并后,本研究在中国知网上,从CSSCI、核心期刊等高水平期刊上以微课和微课程为关键词搜索相关文献,对其发文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等进行聚类分析,绘制出可视化图形,客观系统地展示微课研究发展的直观量化信息,进一步开展微课研究的详情分析和研究热点分析。
1.关键词确认
对于微课概念的确认,国内研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11—2012年,第二阶段为2013年之后。2011年,胡铁生首次提出“微课”的概念,2013年以前研究界对于“微课”和“微课程”是否为同一事物存在争论,直到2013年胡铁生确认“微课”和“微课程”为同一事物,研究界逐步减少争论,大多数研究者倾向于“微课”和“微课程”为同一事物。本研究亦基于“微课”和“微课程”为同一事物开展研究,同时以“微课”和“微课程”为关键词展开检索。
布拉德福的文献离散规律表明,绝大多数关键文献通常都会集中发表在少数核心期刊。[1]本研究从CSSCI、核心期刊等高水平期刊上同时以微课和微课程为关键词搜索到相关文献811篇,文献时间跨度为2011—2018年。经过同词合并处理,如:把微课、微课程进行合并,把慕课、MOOCS和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合并后,运用NoteExpress功能提取关键词1595个,3447词次。
2.文献数据来源
一般来说,与专著、研究报告等文献相比,期刊论文更能连续、敏锐、直接地体现研究热点和前言。[2]本研究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上同时以“微课”和“微课程”为关键词作为检索条件,检索时间跨度为2011—2018年展开高级检索,文献来源类别为期刊论文,共搜索文献16583篇,来自CSSCI和核心期刊的文献811篇,作为本研究的基本数据来源。检索时间为2019年4月18日。
1.NoteExpress
NoteExpress是北京爱琴海软件公司开发的一款专业级别的文献检索和管理系统,其核心功能涵盖题录采集、题录管理、题录使用、笔记功能等知识管理的所有环节。
2.Citespace
Citespace 是一款应用于科学文献中识别并显示科学发展新趋势和新动态的软件。利用Citespace可以寻找某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当前的研究前沿,及其对应的知识基础。
1.研究阶段分析
图1 微课研究总体趋势分析
从图1文献的发表时间和发表数量来看,国内对微课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兴起阶段(2011—2012年)。这个阶段中国知网上公开发表微课研究论文共22篇。2011年5篇,2012年17篇。CSSCI和核心期刊的相关论文数为2篇,其中,胡铁生在《“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一文中,首次提出“微课”的概念、组成、特点及分类。他指出,“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3]
第二阶段是快速发展阶段(2013—2015年)。在这个阶段,微课研究的论文迅速增加,研究论文数达到了4111篇,CSSCI和核心期刊的相关论文数为398篇。
第三阶段是迅猛发展阶段(2016—2018年)。研究论文数达到了12424篇,SCI、CSSCI和核心期刊的相关论文数为410篇。
2.研究视角分析
从所有微课研究文献涉及的学科分类来看,主要分布在教育、语言、基础医学、计算机、工商管理、护理、体育、数学、物理、商业经济、电器工程、生物、美术、建筑科学和音乐等相关研究领域。从表1可见,仅教育学科方面开展的研究,就达15063篇,可见目前国内的微课相关研究,主要是在教育视角下进行的,从图2可见,研究层次方面主要围绕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
表1 微课研究文献学科分类
图2 2011—2018年微课研究层次分布
(1)研究者分析
在CSSCI和核心期刊中,发文数量最多的是陈琳(5篇)、余宏亮(5篇),按照以上规律和认证式计算得出,核心作者发表文献数最低值为M≈0.749×2.236=1.67,也就是说,发表文献数量大于或等于2的为核心作者。经过统计,共得到核心作者116位。这116位核心作者共发表核心论文270篇,占核心论文总数的33%,没有达到总论文数的50%,这表明现在我们在微课研究方面还没有形成一定规模的核心科研群体。
116位核心作者分别分布在20个省市,其中,吉林29位,江苏18位,北京11位,广东10位,湖北和辽宁各7位,陕西5位,安徽、上海和浙江各4位,山西和甘肃各3位,重庆、广西和福建各2位,海南、江西、山东、天津、海南各1位。从图3核心作者合作分布情况来看,发表论文最多的是陈琳、余宏亮、蒋立兵、卜彩丽、唐烨韦、胡铁生、李梁、张晓军和祝智庭等。通过图谱可以看出以蒋立兵为主,协同万力勇、余艳组建了一个研究小团队,其他合作比较密切的还有张晓君和丁雪梅、郑燕林和刘爽、王洪林和钟守满,董黎明和焦宝聪、唐烨伟和赵兴龙也有一定的合作关系。但是总体上来看,核心作者之间的连接线条数量不多,连接线不够粗,表明合作研究不多,各团体之间的交流也比较少,合作关系不够密切,不利于微课研究水平的提高。
图3 2011—2018年微课研究核心作者合作分布情况
(2)研究机构分析
从图4来看,发文数量较多的分别是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清华大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安徽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他们组成了国内微课研究的中坚力量。
图4 2011—2018年微课研究机构分布情况
从图5可见,各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研究比较分散,形成合作关系的只有6组,没有开展跨省合作。开展合作的6组机构都基本处在相同的城市或者同一个大学,如中南民族大学、武汉体育学院和武汉大学,浙江万里学院和杭州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教育学会,西北师范大学和兰州市第八十八中学,吉林大学农学部和动物科学学院等。
(3)微课文献关键词分析
图5 2011—2018年CSSCI和核心期刊微课研究机构分布图谱
关键词是论文中起关键作用的、最能说明问题的、代表论文内容特征的最有意义的词,能够准确反映论文的主题,是文章核心内容的浓缩和提炼,对CSSCI和核心期刊的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对微课论文研究主题进行细分,分析微课研究主题的特征、结构和变化,总结其所表征的研究领域,进而寻找微课研究热点。
本研究将CSSCI、核心期刊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的微课研究论文,运用NoteExpress功能提取关键词1595个,3447词次后,用EXCEL功能对所提取的关键词进行词频统计,取词频大于5的关键词汇总如表2。
表2 2011—2018年CSSCI及核心期刊微课文献高频关键词统计(频数≥5)
从表2可以看出,CSSCI、核心期刊来源排前20的高频关键词,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微课的教学探讨,如: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教学改革;第二类是微课建设和应用的技术条件,如:翻转课堂、慕课、教育信息化、互联网、信息技术等;第三类是微课特色分析,如:微视频、知识点、课堂教学、移动学习、自主学习等;第四类是微课的实践探索,如:职业教育、高职院校等。
对高频关键词的分类固然可以反映微课研究的主要方向和内容,但不能体现其演化过程和趋势。本研究还通过绘制微课高频关键词聚类图谱(如图6),进一步得到国内微课研究的四大研究热点:微课的理论研究、微课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微课的设计、开发与应用、微课的教学探索与实践。
图6 2011—2018年CSSCI和核心期刊微课研究关键词聚类图谱
2011年黎加厚提出,电子设备和信息载体微小化,信息内容和思维跳跃的微小型化趋势将逐步影响生活、工作和教育。胡铁生在调研和总结我国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建设进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微课的概念以及“主题突出,指向明确”、“资源多样,情景真实”、“短小精悍,使用方便”、“半结构化,易于扩充”等特点,能满足传统教学和教研方式革新的需求,应该是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新方向。[5]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焦建利、黎加厚、张一春、郑小军、吴秉健等都在2012—2013年之间对微课进行了相关的定义。胡铁生也在2012和2013年对微课进行了2.0和3.0版的定义,在3.0版本的定义中,强调微课程等同于微课。此后,研究者通过“知识点、碎片化、学习方式、微视频、资源建设、移动学习、自主学习、混合式教学、在线学习、个性化教学”等关键词对微课的概念、特点、资源构成、支撑理论基础等开展研究,为国内微课的研究、建设和实践等奠定了理论基础。
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和应用大力推动了微课的产生和发展,也为微课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们进一步探讨微课建设的技术条件。该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翻转课堂、慕课、教育信息化、互联网+、信息技术、微信、教育技术、信息化、创新”等关键词。
国内早期的微课产生于区域教育对教学资源的需求,胡铁生认为微课的开发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经过“宣传发动、技术培训、选题设计、课例拍摄、后期加工、在线报送、审核发布、评价反馈”等工作环节,同时还要建设微课平台,促进微课的日常建设、管理、应用和研究,形成微课的“一站式”服务。[6]与微课同时火热的还有慕课和翻转课堂。微课与现代教育技术的融合,使翻转课堂和微课、慕课和微课的相互促进作用最明显。从教学实施过程来分析,微课以其“短小精悍”的特征,使学习更加灵活地发生,支撑着翻转课堂[7];微课质量决定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翻转课堂又成为微课程的评价实体,翻转课堂上教师通过设计答疑解惑、反思知识点、问题大讨论等活动来充分检验学生课外的学习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反馈信息,有助于微课程的不断改进。[8]国内一些学者对Coursera、EDx、Udacity等三个当前最大的MOOC平台分析发现,微课是课程中最常见的资源形态,慕课扩充了参与课程的人数,慕课中的微课真正促进了学习的发生,伴随着二者的不断发展,呈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9];
国内研究者主要对“设计、应用、资源建设、课程资源、微课制作、课程设计”等关键词,开展对微课的设计、开发与应用方面的研究。
研究者们结合各种新媒体、新技术和学习理论,从多个角度开展研究。乐会进,贺胜,王丽红,刘俊生等通过分析人工智能支持的微课自动生成过程及相关技术,设计了一款基于人工智能的微课自动生成系统——智慧微课;[10]姜宛彤、王翠萍、唐烨炜、吴靖等在克努兹全视角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构建了包括“微课程内容”“微课程动机”和“微课程互动”的CMI微课程设计模型;[11]刘亚娟开展了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课程设计研究;梁斌、李世平开展了基于微博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李政开展了基于图式理论的职业技能教学微课程设计;李小刚、王运武、马德俊、靳素丽开展了微型学习视野下的微课设计和教学应用研究;陈晓姣、杨智英、严永旺开展了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微课设计研究;隋勇开展了翻转课堂理念下的微课设计;陈明选、胡月霞、张红英开展了理解取向的微课设计分析;蒋立兵、万力勇、陈佑清开展了面向用户体验的微课设计框架构建与应用研究;刘军开展了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职英语微课设计与开发研究;蒋立兵、陈佑清开展了面向深度学习的微课设计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陈晓燕开展了基于核心知识的微课设计;陈琳、王运武开展了面向智慧教育的微课设计研究;马宇东开展了基于Snap!by Lectora等工具的微课设计开发策略探析;余胜泉、陈敏开展了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微课设计研究;韩中保、韩扣兰开展了基于Blending Learning的微课设计研究。
当微课的理论、微课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等研究准备得比较充分后,研究者结合教育教学改革,以“教学改革、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混合式教学、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教学效果”等为关键词,对微课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的教学探索和实践开展研究。
研究者们将微课比较充分地运用到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中。探讨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和教学模式研究。应用的范围比较广,包括基础教育领域的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生物、化学、体育、信息技术等课程,以及高等教育领域的外语、计算机、心理健康、医学统计、动物寄生虫、摄影基础等专业课以及数字系统设计和兽医寄生虫实验课等。
1.研究呈现多学科交叉渗透,应用领域不断拓宽
随着国内研究者对微课的认识不断加深,研究的开展不断深入,国内微课研究的学科范围不断扩大,多领域应用不断加深(表1和图2)。从教育学科辐射到工程技术、信息通信、艺术、纺织等学科,从教育领域扩展到商业经济、文化、文艺和公安等领域。
2.研究呈现不断深化、逐层推进的动态过程
从图6可见,微课关键词之间的连线密度较大,表明国内微课研究的关联性和传承性比较强。当微课的某一问题得到关注和解决后,会衍生出新的研究焦点,并与原来的研究焦点互为关联。微课已经成为教育领域普遍关注的主题,助推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对于微课的研究不断深化,逐层推进。从“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到“慕课”“翻转课堂”,再到“创客教育”“创新”和“智慧教育”。
3.研究范畴不断拓宽,层次不断深入
从关键词的年度统计来看,国内微课研究的焦点呈现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研究到实践研究的发展变化。如关键词从“微课”“新特点”“对策”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教学设计”“教学模式”,到“翻转课堂”“慕课”“在线教育”再到“教学改革”“高等职业院校”“智能手机”“移动学习”,反映出国内微课研究发生着从理论分析到实践研究,研究从浅入深,在教育领域不断实践和拓展的过程。
1.对微课学习相关因素的研究
微课不仅是一种特色数字化资源,还是深化课程与教学变革,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然而,很少研究涉及学生利用微课开展自主学习方面的研究,也缺乏对于学生利用微课开展学习效果的研究,这与不断涌起的微课热不太协调。
建议从学生的学习观念、观看微课的设备、微课学习行为、微课质量以及有效监督等方面对微课学习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加强教学活动设计和环境支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有效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发生。
2.对微课建设新模式的探讨
“高投入、低产出”一直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主要矛盾,同时由于经济发展差异导致东西部和城乡之间出现明显的“数字鸿沟”,影响了国家提倡的教育均衡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互联网+”新时代的微课建设,要从“资源共享”到“资源共生”发展。在“资源共生”的新格局中,人人享有高品质的资源服务的同时,也可以自由参与资源的设计、创作和传播,学习者通过参与微课资源的开发,主动构建知识,通过与教师和其他学习者的交互,实现知识的内化,再构建出新的微课,形成新的共享资源,从而实现“共建共享再生”的闭合循环,实现教师和学习者在知识构建上的“创新共生”,开创数字教育资源供给、教学组织、服务方式和管理手段的新模式。
3.创新微课服务教学模式的研究
“互联网+”为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带来了新的契机。“互联网+教育”不再仅仅是将互联网技术引入到教育中,而是工具、技能和知识经验的综合,除了为学习者提供学习资源、预设学习环境外,还重构教学的基本要素,动态生成学习者的学习过程。
基于“互联网+”的微课服务与教学模式创新研究,在微课设计方面,可以研究除了通过数字、图片和文字等提供有意义的信息外,还需要设计师生、生生交互、学习者与资源的深度交互环节,帮助学习者通过有效交互,融入新意义,形成新知识。同时引入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技术,收集和监测师生的教学行为,为教学评估和诊断提供依据。在教学设计方面,注意“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相结合,教师做好教学和学习支持服务的顶层设计,引导学习者开展个性化的深度构建学习。
4.对微课应用效果测评体系的研究
虽然微课已较大范围进行应用,但是,对于微课的应用是否有效果、效果如何、那些方面有效果,哪些微课适用哪些教学内容等都没有相关的研究给予明确的答案。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应该通过内容分析、实践研究、实验对比、经验借鉴等,构建微课应用效果测评体系,加强对微课适应内容以及微课教学效果方面的研究。
5.微课可持续建设发展研究
微课核心作者发表的核心论文量不到50%,没有形成一定规模的核心科研群体。这些群体中的合作研究也不多,各团体之间的交流也比较少,合作关系不够密切,不利于微课研究水平的提高。同时,当前对微课的研究,多数是微课的理论研究、与现代教育技术的融合发展、微课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以及微课在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但是,在微课建设方面,多数是对微课数字资源库的建设,多数的微课缺乏交互,可修正性和动态管理方面都比较差。另外,对于微课资源的共享机制和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研究不多,容易造成微课的重复建设问题,不利于微课的可持续建设发展。
因此,要建立各种机制体制,建设相关的平台,引导和为研究者们开展合作研究提供便利和政策保障,形成一定规模的,以微课建设和研究为内容,由学科领军人物为核心,以科研骨干为主体,专业人才和科研辅助人员相配合,优势互补、团结协作,为共同科研目的、科研目标而相互承担责任,具有可持续创新能力的稳定的核心科研团队,紧密交流与合作关系,推动微课研究工作的发展和提升。
其次,要加强微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研究。2017年,国务院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强调:整合各类优质教育资源,推进资源普遍开放共享,鼓励师生共建共享优质资源,加快推动教育服务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为了避免微课资源的重复建设,应加强以资源“共建、共享、共用”为核心,以“创新、优质、实用、易用”为标准,以“创新资源建设模式、促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为目的的微课资源建设和共享机制研究,通过各种大赛以及区域内的微课资源协调共享实践以及经验总结提升,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总的来说,虽然国内对微课的研究历时不长,但已迅速进入研究的高产阶段,而核心期刊发表的相关论文只占4%,研究成果的质量有待提升;研究者数量众多,但缺乏合作,而已开展合作的研究者也多限于团队内部;师范类高校成为微课研究的主力,但合作研究开展偏少,其他类型的高校研究相对落后;从研究的主题来看,研究集中在四个方面,有理论研究也有实践研究,对微课的应用研究范围也不断加深和扩大,有必要对微课的应用效果进行实证分析和反思研究,更好地发挥微课对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作用。